齊子濤
(龍煤集團七臺河分公司新強煤礦,黑龍江七臺河154600)
雙風機、雙電源、風電閉鎖、監控組成,如圖1所示:

圖1 雙風機、雙電源、風電閉鎖、監控組成
雙風雙電由電源甲、乙、丙,饋電1、2、3、4,礦用隔爆型多電源多回路組合開關(簡稱風機開關),礦用局部通風機A、B,電源斷電器1、2,分站電源轉換器、饋電傳感器、礦用井下分站、礦用阻燃電纜、通信電纜等組成。
雙風機分別由變電所風機電源甲、乙引入到饋電1、2的電源側,再由饋電1、2負荷側分別向風機開關電源側引入電源,然后再由風機開關負荷側分別向局部通風機A、B的電動機引入電源。
生產動力電源由變電所動力電源丙引入到工作面動力電源總控饋電3的電源側,再由總控饋電3負荷側向閉鎖饋電開關4電源側引入電源,然后再由閉鎖饋電開關4向被控工作面負荷供電。風電閉鎖是由風機開關的輔助觸點對工作面的閉鎖饋電開關4的控制回路進行閉鎖控制。即風機開時,閉鎖饋電開關4方能送電工作,風機停機時閉鎖開關4不能送電,工作面沒有電。
礦用井下分站的電源是由饋電1、2電源串線嘴,分別向分站的電源斷電器1、2引入電源,再由電源斷電器1、2的負荷側分別向分站電源轉換器電源側引入雙電源,然后再由分站電源轉換器的負荷側向分站引入電源。礦用井下監控分站對雙風機的監測是通過其本安電流型開停傳感器分別卡在雙風機開關的負荷側風機電纜線上,通過監測風機電動機啟動時的負荷電流來對雙風機工作狀態進行監測的。
甲烷電閉鎖是通過井下監控分站的3、4路斷電繼電器,經分站隔爆電源箱的斷電喇叭口,對閉鎖饋電開關4的控制回路進行閉鎖控制的。井下分站把風機開停傳感器、采集的數據信息通過分站處理后上傳到地面中心站,同時在分站顯示板上顯示出來,分站根據設定對傳感器的輸入進行自動判斷,并控制相應的開關量輸出信號,實現自動聲光報警,自動完成實現風電甲烷閉鎖功能。
我們當前在煤礦井下掘進工作面局部通風廣泛使用的雙風機雙電源自動相互切換,風機開停傳感器監測井下局部通風機運行情況的管理方式來保障局部通風安全可靠,但在我們的現實工作中還是會不時地出現停風機事故。究其原因有如下幾個方面:
第一,安全監控系統的風機開停傳感器只能監測到是主風機開,還是副風機開,何時開,何時停,但不能監測到備用風機是否具備互換條件。
第二,安全監控系統的風機開停傳感器只能監測到開啟的風機運行狀態,不能監測到備用風機的電源狀況,以及備用風機預備階段風機開關各繼電器是否能夠正常工作。
第三,每天日檢有大量相關人員檢查雙風機互換,造成風機開關電器元件加速老化,加大故障概率機會。檢查雙風機能夠自動互換,但并不代表本次檢查完之后,雙風機開關、雙電源就不會出現故障。
第四,因為安全監控系統的風機開停傳感器不能監測處于備用狀態的某一臺風機電源狀況,而我們既不能保證電源和風機開關每天24h都無故障,又不能在每臺風機的饋電開關旁邊,24h都安排一名電工或機電隊長、機電區長看守。
第五,由于安全監控系統的風機開停傳感器只能監控到本臺開啟風機運行狀態,對備用風機的電源狀況不清楚,這就難以避免在相互作業時,誤停電造成停風機事故的發生。
第六,由于備用電源停電或故障不能及時發現處理,主風機發生故障而造成停風機事故也就在所難免。
綜上所述,就決定了我們現在使用的雙風機、雙電源,風機開停傳感器監測管理手段,不能保證不停風機,只能做到盡量減少停風機事故的幾率。為保證井下局部通風的安全可靠,最大限度避免停風機事故的發生,我們對現有的雙風機、雙電源、風機開停傳感器監測運行管理手段做如下補充:增設風機電源安全狀況、風機開關完好狀態監測傳感器(簡稱電源開關傳感器)。增設電源開關傳感器后,我們就可以時時連續地監測到每個工作面主、副風機的電源狀況,使雙風機開關呈現完好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