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慧青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發自發性氣胸臨床護理分析
祝慧青①
目的:探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發自發性氣胸臨床診治效果。方法:對經常規檢查和影像學檢查確診的5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發自發性氣胸患者給予常規治療,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所有患者分為對照組和干預組各25例,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干預組給予護理干預措施,觀察比較兩組的臨床效果、患者滿意度及并發癥發生情況。結果:干預組的并發癥發生率12.00%明顯低于對照組的40.00%,且患者滿意度10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6.00%,總有效率92.0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8.00%,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發自發性氣胸經有效的護理干預,其臨床治療效果明顯優于常規護理方法,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自發性氣胸; 護理干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屬于常見呼吸系統疾病,自發性血氣胸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常見的急癥之一,是指非外傷情況下發生的胸腔內積氣和積血,在臨床中發病急驟,病情發展快,必須積極地進行治療,若診斷和治療不及時可產生嚴重的后果,影響心肺功能,重者可至死亡[1]。本院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發自發性氣胸的臨床診斷和治療上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本研究中筆者重點探討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發自發性氣胸的相關護理,提高護理效果,促進患者恢復,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5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發自發性氣胸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39例,女11例,年齡37~80歲,平均(65.46±7.64)歲。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關診斷標準,且經常規影像學檢查確診為并發氣胸,臨床主要表現為胸悶、呼吸困難、咳嗽、胸痛等,CT圖像顯示氣管向健側偏移,患側叩診鼓音和呼吸音消失[2]。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所有患者分為對照組和干預組各25例,其中對照組25例患者,年齡37~80歲,平均(64.71±9.15)歲,閉合性氣胸22例,交通性氣胸2例,張力性氣胸1例。干預組25例患者,年齡37~80歲,平均(64.71±9.15)歲,閉合性氣胸23例,交通性氣胸1例,張力性氣胸1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均給予常規綜合治療,包括持續低流量給氧、保證呼吸通暢、止咳、化痰、平喘、緩解氣道痙攣等。使用抗生素預防感染,使用前進行痰液藥敏試驗。根據患者臨床癥狀使用強心劑、利尿劑、抗凝劑以及呼吸興奮劑等。根據患者氣胸類型及嚴重程度予以處理:其中氣胸面積不超過30%且臨床癥狀較輕的患者采取對癥支持治療,氣胸即可自然吸收;氣胸面積超過30%或雖未超過30%但臨床癥狀十分明顯的患者采取胸腔穿刺放氣或行胸腔閉式引流治療;而胸腔閉式引流治療效果不佳的患者需行手術治療[2]。
1.3 護理方法
1.3.1 對照組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方法,觀察患者呼吸、血氧飽和度等情況,如有異常應配合醫生給予急救等有效措施,對于實施胸腔引流的患者應定時清理傷口以及引流瓶,并記錄引流液以及排除氣泡、膿液等情況,患者實施手術后應鼓勵患者多食用含蛋白較高的食物,來提高自身免疫,同時應多食助消化食物,減少便秘及胃腸道壓力,在恢復期應指導患者進行有效的咳嗽排痰及深呼吸等運動來促進肺泡的擴張,以免導致肺萎縮及感染。
1.3.2 干預組
1.3.2.1 一般護理 在對照組護理方法的基礎上,干預組采取持續性的低流量經鼻導管吸氧,給氧量一般在1~3 L/min。同時在給氧過程中應密切觀察患者的血氧飽和度以及有無發紺以及神志方面有無異常等情況。一般自發性氣胸患者的血氧飽和度控制在90%左右,而血氣氧分壓在55~60 mm Hg最為理想[3]。如果血氣氧分壓過高很容易導致二氧化碳潴留從而引發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并發肺性腦病的危險,但如果血氣氧分壓過低,很容易引起心衰。嚴重患者應給予胸腔引流以及氣管插管配合呼吸機來糾正缺氧。
1.3.2.2 急救處理 急救以抗休克、通氣、預防感染為重點,應根據患者病情給予藥物、補充血容量、吸氧,以穩定病情再進一步治療,當紅細胞比積<25%時要考慮給予補充全血治療,因為給予補充全血可提高血液中的攜氧情況,可從血液中有效改善缺氧狀態[4]。同時在給予患者吸氧的同時,應給予濕化,防止分泌物干燥。同時在患者急救期中應隨時準備胸腔閉式引流包,氣管切開包,氣管插管包以及胸腔穿刺包等必要急救設備,以保障給予患者及時有效的治療[5]。
1.3.2.3 胸腔引流術護理 在手術實施前應詳細核對患者病情、血氧飽和度等情況,充分準備好搶救器材,在手術過程中以及術后都應密切進行心電監護,如有異常,應及時通知醫生。術前胸腔引流術后應保持引流管的通常,以及是否與引流瓶正確連接。防止引流管發生扭曲、擠壓、脫落的情況,以免導致引流的血塊等物體堵塞[6]。對胸腔穿刺部位每日進行消毒,防止引發感染,每日應更換一次引流瓶,在操作過程中應注意無菌操作,以免導致細菌侵入胸腔,引發胸腔內感染的并發癥發生。當引流瓶中無氣體溢出,24 h的引流液小于50 mL,經胸部X線顯示恢復較好,符合拔除引流管指征時,可給予拔管,拔管后24 h內應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如有異常應立即采取急救措施[7-8]。
1.4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觀察統計患者在護理過程中發生的并發癥情況,包括管周疼痛、皮下氣腫、導管滑脫等。同時,在護理結束后對患者進行滿意度調查,采用問卷調查的形式來了解患者對護理服務質量的滿意情況。 同時經胸腔閉式引流的治療以及護理后創傷性氣胸患者胸片康復效果顯著,術后無需使用止痛藥維持正常生活,患者的住院天數短,為顯效。胸片檢查表明氣胸癥狀有所改善,患者無需大量使用止痛藥物維持正常生活,且住院時間較短,為有效。治療前后患者臨床癥狀無出現改善,需要服用止痛藥物維持正常生活,并需要較長時間留院進行繼續治療,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1.5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7.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采用 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的比較 經兩組不同臨床護理方法對比可見,對照組的并發癥發生率為40.00%,引發并發癥最高的為管周疼痛,占總病例的20%。而干預組的并發癥發生率為12.00%,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的比較
2.2 兩組護理后患者滿意度的比較 所有患者在護理后進行護理滿意度的問卷調查,其中干預組患者滿意度100%(25/25)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6.00%(19/2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兩組臨床效果的比較 兩組經護理后的臨床效果可見,干預組的總有效率92.0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8.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臨床效果的比較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發自發性氣胸是內科常見癥,患者臨床癥狀嚴重,病情進展迅速,如果能夠及時發現并采取有效處理措施,能夠降低死亡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長期氣道阻塞而導致肺組織變薄且彈性逐漸減弱,肺內含氣量逐漸增多而造成肺氣腫,隨著病情的進展,支氣管平滑肌和彈力纖維不斷受損和機化,管腔狹窄而肺大泡聚集大量氣體,發生破裂后引發自發性氣胸[9]。自發性氣胸臨床癥狀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具有相似性,由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本身具有胸悶、呼吸困難等癥狀,而并發自發性氣胸后臨床癥狀易被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癥狀掩蓋,易被誤診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而采取錯誤的治療措施。因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困難加重時需及時進行胸部X線或CT掃描確診是否發生自發性氣胸,對于病情較重不便移動的患者可在床邊攝片[10]。
自發性血氣胸發病比較急驟,短時間內可達到高峰,而患側突發的撕裂樣胸痛為其主要的臨床特征,一般需要持續2~3 d才能夠有所緩解,一般當胸壁和膈肌運動外力,容易使這些粘連條索帶出血,同時由于血液來自體循環,壓力高,加之胸膜腔內負壓,血管一旦破裂,可引起大量出血,從而引發休克[10]。發病后數小時或1~2 d內可出現氣胸和積液征象,而單純性氣胸一般在3 d后出現積液現象。因此,需根據患者的病情、病史、X線診斷和物理檢查來明確診斷,可通過胸穿來證實,若診斷疏漏,可產生嚴重的臨床后果。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發自發性氣胸除常規綜合治療外,還需要進行感染預防,盡量先取患者痰液進行培養和藥敏試驗再使用抗生素。同時注意原發病的治療。而強心劑、利尿劑、抗凝劑以及呼吸興奮劑等的使用需要根據患者病情酌情調整劑量[10]。另外,單純胸腔穿刺抽氣效果不佳,可以在此基礎上采取抽氣或胸腔閉式引流來改善患者呼吸困難癥狀。
綜上所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發自發性氣胸經有效的護理干預,其臨床治療效果明顯優于常規護理方法,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高素輝.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發自發性氣胸的診治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35):430-431.
[2] Kelly A M.Review of management of primary spontaneous pneumothorax:is the best evidence clearer 15 years on?[J].Emerg Med Australas,2007,19(4):303-308.
[3]蘇金萍,詹明萍.胸腔閉式引流的護理及健康教育[J].中國醫藥指南,2009,13(5):373.
[4]許圣威,劉飛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發自發性氣胸的臨床診治[J].中國醫藥導報,2010,7(11):159-160.
[5]張旭,岳世昌,劉長宏.9例自發性血氣胸的診治[J].中國醫藥導刊,2010,12(10):1809,1812.
[6]王娟.自發性氣胸行胸腔閉式引流24例臨床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12,18(30):67-68.
[7]王曉軍,張嚴,佟倜,等.胸腔鏡同期手術治療雙側自發性氣胸(附8例報告)[J].吉林大學學報(醫學版),2011,37(4):717.
[8] Kelly A M,Kerr D,Clooney M.Outcomes of emergency department patients treated for primary spontaneous pneumothorax[J].Chest,2008,134(5):1033-1036.
[9]明煒.自發性氣胸經手術治療后復發的相關因素分析[J].安徽醫藥,2011,15(10):1284-1285.
[10]孫希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發自發性氣胸的診治效果[J].中國傷殘醫學,2013,21(4):182-184.
醫學論文表與圖的寫作要求
一、制表的基本要求
1.重點突出,簡單明了,主謂分明,層次清楚。
2.結構完整,有自明性,表的內容不要與文字、插圖重復。
3.表中的量、單位、符號、縮略語等須與正文一致。
二、圖應具有自明性,即只看圖、圖題和圖例,不閱讀正文,就可理解圖意;內容不要與文字、表格重復;類型應與資料性質匹配。
1.線條圖要求線條均勻、主輔線分明,并使數軸上刻度值的標法符合數學原則。
2.照片圖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對比度,層次分明,反差適中,沒有雜亂的背景。
3.圖高度與寬度的比例一般掌握在5∶7左右。
4.圖中的量、單位、符號、縮略語等須與正文一致。
AnaIysis of CIinicaI Nursing Care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Imonary Disease CompIicated with Spontaneous Pneumothorax
/ZHU Hui-qing.//MedicaI Innovation of China,2014,11(23):098-100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mplicated with spontaneous pneumothorax.Method:Through the routine examination and imaging examination in 50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mplicated with spontaneous pneumothorax were given conventional treatment,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intervention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25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linical effect,patient satisfaction and complica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ResuIt: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intervention group was 12.00%,it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40.00% in the control group,patient satisfaction of intervention group was 100%,it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76.00% of control group,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intervention group was 92.00%,it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68.00% of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Iusion:The effec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mplicated with spontaneous pneumothorax patients,the clinical effect is better than the routine nursing care,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Spontaneous pneumothorax; Nursing intervention
10.3969/j.issn.1674-4985.2014.23.034
2014-03-06) (本文編輯:歐麗)
①山東省鄄城縣人民醫院 山東 鄄城 274600
祝慧青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PeopIe’s HospitaI of Juancheng County,Juancheng 274600,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