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爾遜古麗·艾比布拉
(新疆吐魯番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838000)
葡萄白粉病在新疆發生范圍廣、為害重,是造成新疆葡萄減產的重要病害之一。近年來該病的發生有日趨加重之勢,無論鮮食葡萄或釀酒葡萄均受害嚴重,且在不少地區始發期直接侵染果實,易造成誤診,導致明顯減產,甚至毀園絕收。2011年~2013年發生都較為嚴重,特別是2013年新疆各地不少品種果實平均受害率達40%,重者達 70%以上。因此有效控制葡萄白粉病是葡萄豐產、豐收的重要措施之一。因此,筆者選擇了幾種高效藥劑,對葡萄白粉病發病前和發病初期進行藥劑防治試驗,為大田防治提供依據。
試驗田在新疆吐魯番地區吐魯番市葡萄溝葡萄村內葡萄試驗田進行。供試葡萄品種為20年生本地無核白,株距2.5m~3.0m,行距4.0m,棚架栽培,常規管理。
處理1:10%苯醚甲環唑(世高)WG2000倍液(0.05g/L),瑞士先正達作物保護有限公司;
處理2:15%三唑酮WPl000倍液(0.15g/L),江蘇劍牌農藥化工有限公司;
CK:空白(清水)對照。
共3個處理,每處理重復3次,共計9個小區,小區面積50m2,小區間及試驗田四周設保護行。
本試驗于2013年5月23日發病前第一次施藥,此時葡萄為開花坐果期。試驗采用TY-16AZ型背負式手動噴霧器,每667m2兌水60kg常規噴霧。重點噴施在噴葡萄株中上部新梢葉片正反面,以葉片兩面均勻潤濕藥液不淌為度。
調查新梢15個葉片,藥前調查發病基數,施藥后1d、3d、7d分別調查病情,計算病情指數和防治效果。
參照《農藥田間藥效試驗準則》,根據調查數據計算病情減退率和防治效果。

表1 不同藥劑對葡萄白粉病的田間試驗效果
試驗結果分析見表1。試驗表明,兩種藥劑處理對白粉病均表現理想的防治效果。藥后7d, 10%世高的防效為89.53%,15%三唑酮的防效為77.45%。
據觀查,供試藥劑對葡萄無明顯藥害,對葡萄白粉病的防效較好,建議可作為防治葡萄白粉病的推薦藥劑在生產上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