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亮
前些日子,從鄉下來了一位老同學,他說:有了一些閑錢,就想去各處玩兒玩兒,去外地的車票不好買,只有進京的票還行,所以就迎著霧霾來了。
我倆嘮起農村老家的變化。他說,現在農民收入提高了,但這不是最重要的。我問:最重要的是啥?他說:是敢說話了,敢當“釘子戶”了。還有,干部的態度也好多了,強加于人的事情少了。
我讓他舉個例子。
他說,就拿土地轉讓承包的事兒說吧。我問:是農地流轉嗎?他說是。我問他對這政策滿意嗎?他說現在好些了。前些年都打著流轉的旗號,強行征地搞所謂招商引資。如果真的搞農業項目,村民還是能接受的,實際上,大多是變相賣地搞房地產,一些項目甚至還有高污染。你不同意轉讓,村干部就讓你少數服從多數,你要還是不干,就用各種手段對付你。
我說,把地轉包出去不是挺好嗎,反正種地也賺不了幾個錢。他說,話雖這么說,但各人的想法不同,有人說自己有地想種啥就種點,有人說咱不會干別的所以土地不能丟,還有人說,土地的含金量越來越高了,現在簽這么長期的合同就吃大虧了!我想想也是,多數農民還是離不開土地的。
他說,即使愿意轉,但補償金也得合理吧?以前為這事老是鬧矛盾,打架斗毆的和上訪被抓的都有。現在仍然存在這些問題,但還是好了不少。比方吧,去年春上有個搞有機農業的項目要用地,讓我們流轉幾百畝給投資商,村干部給大家開會,決定要跟人家合作。雖然有人不愿轉,也有人不同意流轉條件,但干部們讓大家都得簽字,說是要顧大局,你說這里面是不是有強迫的意思?我說當然有。后來雖然漲了一點兒價,仍有十幾戶不同意,有人就說去上面告狀。他說:“我的想法就是堅持一下,實在不行就轉了算了。”沒想到秋收后村干部說不難為你們這些“釘子戶”了,就把我們幾家的地調換到項目用地的外面了。為這事投資商還給村民道了歉并給了一些補償。
聽了這些,我說,這個很好呀,這在以前根本不敢想吧?維權的“釘子戶”有尊嚴了,這是不小的改觀。他說,尊嚴不尊嚴的咱也不講究,不受強迫就好。不過,強迫的事情現在還是不少,有些干部把低保、扶貧資金還有危房改造款都當成自己的了,不給好處就不給你辦。他說得很是激動,我也沒什么好建議,只好說反腐拍蒼蠅就是要整治這個的。
我問他知道“十八億畝紅線”嗎?他說以前聽說過,不過忘了是啥意思了。我告訴他,至少得有十八億畝農業用地,才能保證十三億人的吃飯安全。他說,每人平均一畝多了,去掉城里的人,農民得平均兩畝以上,可現在村里也就每人一畝來地,差得太遠了。我說,所以啊,如果有人要把基本農田轉到別的事情上去,就該毫不猶豫地抵制。他認真地點了點頭。
臨走時他說,政策是好政策,看來被一些歪嘴和尚斷章取義,把經念壞了。我告訴他,不能讓和尚念好的經,一定算不上什么好經。
他走后我看到新聞,農業部發出通知叫停“大躍進式”農地流轉。這個得告訴他一聲。不過他家里都裝寬帶了,也許比我知道的還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