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荔
(昌吉學院 新疆昌吉 831100)
新疆少數民族大學生模糊容忍度調查研究
張 荔
(昌吉學院 新疆昌吉 831100)
本文以新疆少數民族大學生為研究對象,對其模糊容忍度水平進行調查,以期對新疆的少數民族英語教學提出針對性建議。
少數民族大學生;模糊容忍度
英語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經常不可避免的接觸到各種語言層面的歧義現象,如詞匯、句法等層面。在這種情況下學習者對陌生的、有歧義的或復雜的學習內容表現出不同的容忍度。模糊容忍度可以用來衡量學習者在面對模糊現象時的心理變化,在英語學習中發揮著積極作用。
1.研究對象。本研究的實驗對象是來自于新疆四所高校的123名分別來自物理,計算機工程和護理專業的少數民族非英語專業二年級大學生。他們中的大多數在進入大學時未學習過英語。
2.研究工具。本研究采用了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研究。為了研究少數民族學生的模糊容忍度水平,本文使用了Ely (1986) 的第二語言歧義容忍度量表(Second Language Tolerance of Ambiguity Scale)。此量表由 12 個調查項目組成,分別從聽,說,讀,詞匯和語法學習方面對被試的模糊容忍度水平進行調查并具有很高的信度 (內部一致性信度=0.84)。同時采用李克特五級量表計分法, 從“非常同意(1分)” 到“非常不同意(5分)”。學生得分從12分到60分不等,12 分為最弱模糊容忍度, 48 分為最強模糊容忍度, 得分越高表示模糊容忍度越高。
3.數據收集和分析。問卷作答過程均在正常課堂時間進行,任課教師協助完成。學生被告之答案只作為研究使用且沒有對錯之分后均能認真完成。問卷回收后對每一題進行分類整理,所有研究數據由SPSS17.0進行統計分析。
4.調查結果和分析。根據問卷回收統計,123名學生中最低分18分,最高分46分,平均分為30.6分。從量表12個題目來看,模糊容忍度最高的為第12題,均分3.407,即“在閱讀英語材料時,我不喜歡去猜測材料的意義”,這說明教師在授課時較為強調聯想猜測這一策略。而模糊容忍度最低的為第三題,均分2.114,即“在寫英語作文而不知道如何準確表達自己的思想時,我會感到煩惱。”這也說明對于少數民族同學來說,基礎差,英語學習中注重聽說,而在詞匯積累和寫作應用上有較大的困難。

依據學生可能得得分情況,將學生模糊容忍度水平分為三組,得分在12-28為低模糊容忍,29-44為中模糊容忍,45-60為高模糊容忍。學生的模糊容忍度分級水平如下:

從該表中可以看出,近37%的學生處于低模糊容忍度水平,61%的學生容忍度水平處于中等地位,而高容忍度的學生僅占2%。這一結果表明,少數民族學生總體模糊容忍度水平不高,有相當一部分(37%)同學需要通過策略培訓來提高容忍度水平。
通過上述調查發現少數民族大學生的模糊容忍度水平較之預期結果要高。外語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的模糊容忍度水平,有意識的對學生進行策略培訓。針對低模糊容忍度的同學,有意識的幫助他們緩解焦慮情緒,積極引導他們了解西方文化,鼓勵他們的冒險和創新精神。對高模糊容忍度的同學進行語用意識的培養,進一步增強他們的語言準確性。當然,模糊容忍度水平并不是越高越好,文秋芳(2003)研究表明,模糊容忍度極高的同學在英語學習中更愿意去猜測詞義而不是查找準確含義,由此增加了懶惰情緒不利于深入學習。
對模糊容忍度的探究,有利于教師“如何教”與學生“如何學”,尤其考慮到少數民族學生水平差,成績提高期望高等綜合因素,此類研究可以幫助教師有針對性的進行課程設計,做到因材施教。
[1]Еlу, С. М. Аn Аnаlуsis оf Disсоmfоrt, Risk-tаking, Sосiаbilitу, аnd Моtivаtiоn in thе L2 сlаssrооm [J].Lаnguаgе Lеаrning,1986(36).
[2]文秋芳.英語學習的成功之路[М].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3.
[3]張慶宗.歧義容忍度對外語學習策略選擇的影響[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4(06).
Research on Xinjiang minority students' ambiguity tolerance
Zhang Li
(Changji University, Changji Xinjiang, 831100, China)
In this paper, taking Xinjiang Minorities College Studen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ambiguity tolerance levels are investigated, with a view to Xinjiang's ethnic English teaching and offers some suggestions.
minority students; ambiguity tolerance
G75
A
1000-9795(2014)03-0012-01
[責任編輯:董 維]
2014-01-05
張 荔(1982-),女,新疆昌吉人,助教,從事應用語言學方向的研究。
昌吉學院科學研究基金項目(2012SSQD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