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春苑
(陽江職業技術學院,廣東陽江 529566)
高職院校創業指導建設初探
林春苑
(陽江職業技術學院,廣東陽江 529566)
加強創業指導課程建設,可以有效增強大學生創業能力。本文分析了目前高職院校創業指導課程現狀,針對現狀,提出應從加強創業指導課程師資隊伍建設、深化拓展創業指導課程教學內容、改進創業指導課程教學方法、優化創業指導課程考核方式等幾方面加強創業指導課程建設。
高職院校 創業指導 課程建設
高職院校開設創業指導課,不僅是深化就業教育的重要手段,更是提升學生創業能力的有效途徑。本文試探討如何有效建設創業指導課程,提高創業教育課程的教學質量和效果,增強大學生的就業創業能力。
目前,高職院校把創業課程獨立出來作為學生必修課的學校比較少,也沒有專門定制創業指導課程教材教學,創業指導課程一般跟就業指導課程一塊教學。由于高校有創業意愿的學生不多,所以教師也不大重視創業課程,覺得課程設置可有可無。創業教育更多地體現在創業孵化基地、創業大賽等方面。
高職院校的創業指導內容過于空洞,理論性太強,流于形式,對創業沒什么實際指導意義。講課內容多集中在創業成功人士案例講授,創業優惠政策等方面,而這些知識學生完全可以在互聯網上搜索到。創業指導課成為了許多學生眼中“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
由于創業經費投入不足,創業指導課程教學往往重理論輕實踐。創業指導課程教學方式單一,多采取“你講我聽”單向灌輸的授課方式。課程結束后往往簡單答幾道題,或者寫學習心得或論文作考核,考核方式極不嚴肅,整個教學過程無法激發學生參與的熱情。
創業指導課程一般沒有專職的講師,大多由從事就業指導工作的行政人員,輔導員或者少數專家、學者組成,因為授課教師大部分是兼職,平時對該課程的教學研究得不夠充分,所以很難進行該課程的建設和教學改革,課堂說教多,課外實踐少;授課內容“傳道”較多,“授業”較少,講“就業形勢”較多,講如何創業較少。授課內容含金量不高,很難從本質上提高學生的創業能力。
創業是個性化的活動,每個人的性格、創業優勢、劣勢不同,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個性特征和心理矛盾,不同專業對就業與創業課程有不同的要求,然而,許多高職院校在就業與創業課程內容設置上往往一刀切的面向全校學生。不考慮學生的興趣、性格、能力,在教學過程中只講共性,不講個性,影響甚至妨礙學生創業精神、創業能力的發展。
要加強創業指導課程建設,首先必須加大資金投入,加強創業指導課程教師隊伍的專業培訓力度。通過定期的多形式多途徑的課程師資培訓,為教師創造學習條件。鼓勵教師積極參與企業的經營管理,培養一批具有實戰經驗、雙師型創業指導骨干教師。其次構建由主講教師、專職指導教師、兼職教師組成的師資隊伍。吸收具有豐富就業指導實踐經驗的教師、輔導員、行政人員兼職教學任務,聘請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和創業成功的畢業生,及其它理論知識與實踐經驗和操作技能均十分優秀的人才來學校講課。進一步提升教學效果。最后建立有效的教學團隊管理制度。由于教學團隊成員大部分是行政兼職教師,在管理上造成許多不便,要進一步完善并嚴格貫徹執行教學反饋制度,集體備課制度等。同時,制定考核細則,明確目標和責任,加強教學過程的監督。引入有效的激勵機制,盡量滿足教學團隊的編制需求,建立穩定的、結構合理,互補性強的隊伍,促進教學團隊規范化、科學化。
創業指導課程應開發適合本校學生的創業教育課程教材。課程應該借鑒職業發展理論,采用“1+x”的教學模式(“1”是課程主體,“x”是圍繞主體的各種教學實踐活動,開展理論和實踐相合,基礎和專業相結合的具有針對性實用性的創業技能訓練,不斷深化拓展教學內容。在課程的教學內容設計上應立足學生的共性和個性,與專業教學相結合,與學生職業核心能力訓練相結合,在充分分析各專業相關職業崗位特點的基礎上組織教學內容,以培養學生的就業與創業能力為主線設計教學方案,強調學生知識技能的實用、夠用。
枯燥無味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是影響學生學習興趣和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應從三方面改進創業指導課程教學方法。
一課程應該嘗試借鑒項目教學法、行動導向教學法、參與性教法、等職業教育教學論中的新思想、新方法,打破傳統的教育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的指導和創設學習的資源、環境為輔助手段開展教學,提高課程實踐性、實用性、參與性。二注重課程的理論實踐結合,促進課程活動化。這可以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的平臺來推動課程的順利實施。學校可充分利用企業的資源為學生創造更多的實踐機會,讓學生了解企業的經營運作過程,直接感受企業的文化和氛圍,以此激發對創業的向往。三圍繞課程的主要內容,開發豐富多彩的實踐教學項目,通過理論+模擬+實戰訓練,實現對學生的全程教育和課程的活動化,提高學生實踐能力。
傳統的考核方式只關注反映學生學習結果的終結性評價,而忽略了學生能力的考核,不利于提高學生職業素質。課程應該“以學生發展為中心”,改變傳統的課程考核方式,探索過程性和終結性考核相結合的考核模式,做到“四重視”,即重視學生的學習結果,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重視學生的專業能力訓練,重視學生社會能力的培養。加強對學生的考核,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促進教學過程的優化。
開展高質量的創業指導課,是促進大學生就業的最有效方式之一,因此我們應該不斷加強創業課程師資隊伍和課程的建設,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使學生具有適應當前就業形勢的就業知識和技能,有效的提高學生就業競爭力。
[1] 許明,陳曉萍,論改進高職院校就業與創業指導課程建設策略[J].撫州師專學報,2011(6).
[2] 唐靜,丁立群,魯鳳宇,時莉.農業高職院校創業教育的背景與現狀分析[J].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5(3):3.
[3] 阮敏,屈凱萍,地方示范院校就業創業指導課程建設思路探析[J].職業時空,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