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宏 張潤芳 周俊林
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泌尿外科,內蒙古呼和浩特010050
護理干預對術后留置導尿管減輕尿路感染的研究
張 宏 張潤芳 周俊林
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泌尿外科,內蒙古呼和浩特010050
目的觀察護理干預對術后留置導尿管減輕尿路感染的控制效果。方法選取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醫院2010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460例術后留置導尿管的患者,并隨機分為兩組,每組230例。對照組患者給予一般的護理干預,治療組患者在一般護理的基礎上應用全面護理干預措施,觀察兩組患者的尿路感染率、住院天數及臨床滿意度,并進行統計學分析。結果治療組護理工作滿意率(87.4%)、護理干預的效果(95.7%)、患者尿路感染發生情況及出院時間均明顯低于對照組護理工作滿意率(73.0%)、護理干預的效果(62.6%)、患者尿路感染發生情況及出院時間,兩組數據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結論實施全面護理干預,預防尿路感染對于提高泌尿外科留置尿管患者有明顯的臨床效果,值得臨床上推廣應用。
護理干預;留置導尿管;尿路感染
留置導尿管是一種常見的引起尿路感染的原因,也是泌尿外科患者就診的主要原因。在我國的大部分院內感染中尿路感染僅次于肺部感染,位于第2位,而在泌尿外科住院的患者中尿路感染占院內感染的首位[1],其原因是泌尿外科的各種侵入性操作(如術后留置導尿管),使得尿路感染的發生率增高[2]。尿路感染已成為當前醫學領域又一難題,逐漸引起了專家和學者的重視[3]。本臨床研究選取了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醫院(以下簡稱“我院”)泌尿外科的部分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其進行了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效果比較滿意,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選取2010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患者460例,所選病例均行手術治療,其中男221例,女239例,年齡22~68歲,平均(40.0± 7.2)歲。將其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230例,前列腺摘除術84例,膀胱腎臟腫瘤切除術71例,泌尿系結石取出術35例,腎積水、腎切除術或腎盂造瘺術21例,外傷腎修補術19例。對照組230例,前列腺摘除術86例,膀胱腎臟腫瘤切除術69例,泌尿系結石取出術37例,腎積水、腎切除術或腎盂造瘺術20例,外傷腎修補術18例。兩組研究病例術前檢查均無泌尿系統感染,排除其他全身性疾病及感染性疾病,兩組的基礎資料,如年齡、性別、病情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所有入選患者均符合原衛生部規定的《醫院感染診斷標準》[3]。
1.3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外科護理,治療組在留置導尿管前采用全面護理干預。具體的全面護理干預內容如下:
1.3.1 術后導尿前干預為了讓患者的心理恐懼降到最低,醫護人員應該對留置導尿管的患者進行必要的解釋說明,使他們明白留置導尿管的意義,讓他們保持一個積極向上的心理狀態。有的患者對疾病認識不了解,或恐懼或煩躁,不配合行導尿術。醫護人員應于留置導尿管前向患者或其家屬闡明留置尿管的目的以及必要性,使其患者能積極地配合。
1.3.2 留置導尿管時的護理干預醫護人員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嚴格按照留置導尿管操作技術行插管術,操作時需技術輕柔熟練,使患者感到舒適。在行留置導尿管操作之前,需要進行必要術區的清洗與消毒。男性和女性因為生理結構的不同,存在著一定的差別,男性選用較細的導尿管,經充分潤滑導尿管后,將導管插入氣囊分叉內,注入5~10mL的生理鹽水或空氣,使氣囊固定在尿道內口上,對尿道、膀胱的刺激性較小,患者的舒適度增加[4]。女性患者選用粗一些的導尿管,一次性注入10~20mL生理鹽水或空氣。男、女待導管妥善固定后,正確連接引流袋。
1.3.3 留置尿管后護理干預留置尿管期間,鼓勵患者多次飲水,這樣起到了自然沖洗膀胱的作用,告訴患者這是留置尿管期間預防尿路感染最簡便、可行、有效的方法,指導患者養成多次飲水的習慣,每日飲水量控制在2000~4000 mL,保證尿液流出的量和速度,以減輕患者的膀胱刺激征[4]。
1.3.4 拔除尿管時的護理干預處理當患者自覺有尿意時,應先拔除導尿管,借助已經建立的排尿反射,只需稍加協助便能立即排出尿液。首次成功排尿者應給予鼓勵,以后排尿就能順利進行。也有部分患者不能順利排尿,家屬和護士也要給予鼓勵,增加他們的信心,直到能順利排尿位置。
1.4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經不同的護理方式治療后,兩組的尿路感染率、住院天數、總有效及滿意度等。其中總有效=治愈+好轉。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統計軟件SPSS 13.0對實驗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數據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比較
對兩組患者進行對護理人員滿意度測評,統計結果顯示治療組護理工作滿意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護理干預措施均有效消除了患者的焦慮心理,復發率減少,患者舒適度增加。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滿意度比較(例)
2.2 兩組患者臨床護理干預效果比較
結果顯示,治療組護理干預的效果優于對照組護理干預的效果,兩組患者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臨床護理干預效果[n(%)]
2.3 兩組患者尿路感染發生情況及住院時間對比
治療組患者尿路感染發生情況及住院時間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數據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尿路感染發生率、住院時間比較[n(%)]
臨床上造成泌尿外科術后尿路感染的原因有很多,留置導尿管是主要的因素,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預后[4-15],本研究采取了系統化的護理干預措施,對460例患者通過醫護人員的護理干預,降低了尿路感染發生率(治療組僅0.3%)。其次,護士在實施護理干預前主動同患者及家屬溝通與交流,闡述護理干預的目的,盡可能取得患者的積極配合,達到一次插管成功避免引起尿路感染。從表1中能看出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均有效消除了患者插管時的焦慮心理,使患者舒適度增加。患者對護理干預的滿意度較好且治療組的滿意率達到87.4%。
本研究對全面護理干預的效果進行了觀察,從表2中可以看出,治療組護理干預的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的護理干預的效果,治愈率達83.5%,總有效率達95.7%。表3中可以看出治療組患者尿路感染發生情況及出院時間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顯著(P<0.05),說明護理干預對于預防留置導尿管后,防止尿路感染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值得臨床關注與重視。
護理行為如果患者能夠積極配合對于提高護理的效果具有積極的作用,例如導尿前適當利用患者休息的時間進行說教和鼓勵,說明操作的原因和配合處理的好處,患者即可有效地配合操作,提高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在置管時要充分考慮男女性別差異,進行充分的準備,以免導致患者不適,導尿期間要鼓勵患者多次飲水,并解釋其緣由,這樣可以得到患者有效的配合,減輕膀胱的不適。在為患者拔除導尿管時,要有效鼓勵患者建立自我排尿的信心,指導患者能順利排尿。
總體來講,此次的臨床護理干預研究,對預防尿路感染發生率以及減少住院天數等方面,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值得在相應的臨床科室中開展。
[1]葉光前.泌尿外科醫院感染管理工作探討[J].中醫藥管理雜志,2008,18(8):621-622.
[2]康信瑤.泌尿外科合并尿路感染的臨床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2,22(21):4774-4775.
[3]翟梅青.泌尿外科患者尿路感染的原因與護理[J].中國民康醫學,2009,21(18):2248-2249.
[4]王芬,徐永蘭.護理干預對留置尿管患者尿路感染的影響[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1,20(30):3883-3884.
[5]曾秋菊,羅衛芳,何燕平.腦卒中尿失禁患者留置尿管的原因分析[J].廣州醫藥,2011,10(4):75-76.
[6]王俊,李晉芳,田芬芬.如何做好剖宮產患者留置尿管的護理[J].基層醫學論壇,2011,15(30):977.
[7]韋淑龍.留置導尿患者尿路感染的原因分析及預防研究進展[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1,24(14):1662-1663.
[8]袁平西,張雪琴.泌尿外科感染的原因與解決對策探討[J].中國中醫藥咨訊,2012,4(5):456.
[9]黃金平.泌尿外科感染特點及病原菌耐藥性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0,20(7):949.
[10]何敏.人性化護理在泌尿外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探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23):708-709.
[11]陳世清,張曉容,唐亞瓊,等.績效管理在泌尿外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現代臨床護理,2013,12(7):677-690.
[12]葉惠連.健康教育及護患溝通在泌尿外科護理中的應用[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2,23(12):2295-2296.
[13]叢媛,張淑琴,高欣.情景式健康教育在泌尿外科護理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3,27(5):1501-1502.
[14]李娟,陸皓,喬夠梅,等.全軍泌尿外科護理示范基地績效考核指標體系的構建與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2,9(20):48-50.
[15]李麗,龐蘭,黃琨,等.優質護理中泌尿外科護理帶教方法的探討[J].全科護理,2012,10(12):3233-3234.
Study on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postoperative indwelling catheter to reduce urinary tract infections
ZHANG Hong ZHANG Runfang ZHOU Junlin
Department of Urology Surgery,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Inner Mongolia Medical University,Inner Monggol Autonomous Region,Huhhot 010050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ontrol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postoperative indwelling catheter to reduce urinary tract infection.M ethods 460 patients of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Inner Mongolia Medical University with postoperative indwelling catheter,from March 2010 to March 2013,and they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230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general nursing intervention,230 cases of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comprehensive care interventions on the basis of general care,these were observed and analyzed with urinary tract infection,the number of days of hospitalization and clinical satisfaction.Results Nursing job satisfaction rate in treatment group(87.4%),the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s(95.7%),and the incidence of urinary tract infectionin patients discharged from hospital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of time nursing job satisfaction rate(73.0%),nursing intervention effect(62.6%),the incidence of urinary tract infections inpatients and discharge time(all P<0.05).Conclusion Implementation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can improve the prevention of urinary tract infections in patientswith indwelling catheter urological.It should bewidely applied clinically.
Nursing interventions;Indwelling catheter;Urinary tract infection
R472
C
1673-7210(2014)02(c)-0121-03
2013-10-13本文編輯:衛軻)
內蒙古自治區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編號2013MS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