銳海拾貝
胰島素選擇應深謀遠慮
患者男性,50歲
主訴
乏力、煩渴多飲伴血糖升高3年。
現病史
患者3年前出現乏力、煩渴多飲,于外院被診斷為2型糖尿病,初診時空腹血糖9.8mmol/ L,糖化血紅蛋白8.2%。當地醫院給予二甲雙胍和格列本脲治療,前兩年血糖控制尚可,近一年血糖控制逐漸變差,當前口服降糖藥方案為二甲雙胍500mg Tid,格列本脲5mg Bid,阿卡波糖50mg Tid,血糖控制仍不達標,糖化血紅蛋白7.4%。患者自測空腹血糖波動在6.5~7.5mmol/L,餐后2小時血糖波動在11.0~13.0mmol/L,為求改善血糖控制,來本院就診。
既往史
否認其他疾病病史。
家族史
母親患有2型糖尿病。
個人史
從不吸煙,偶爾飲酒,每次飲白酒不超過150ml。
體格檢查
身高179cm,體重85kg,BMI 26.5kg/m2,血壓134/84mmHg,脈搏78次/分;心、肺、腹及四肢未見明顯異常體征,神經系統查體未見異常。
實驗室檢查
空腹血糖7.3mmol/L,糖化血紅蛋白7.4%。
病例特點
*患者為中年患者,糖尿病病程短,基本健康狀況良好,血糖應盡可能控制在正常范圍內。
*已聯用三種口服降糖藥,血糖控制仍較差,符合胰島素起始治療指征。
治療經過
向患者充分解釋啟用胰島素治療的意義,患者同意接受胰島素治療。充分考慮患者個人情況后,采用門冬胰島素30 15U晚餐前即刻注射,二甲雙胍和阿卡波糖用法用量不變,停用格列本脲。囑患者每周監測三天空腹血糖,每周復診一次,復診前一天監測七點血糖。根據血糖控制情況調整胰島素用量(表1)。三周后,患者血糖控制基本達標。囑患者每月門診隨訪,如出現血糖控制逐漸變差,需將門冬胰島素30改為每天兩次注射,同時可停用阿卡波糖,患者表示愿意接受。
治療體會
《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推薦的胰島素起始選擇有兩種——基礎胰島素和預混胰島素,并建議根據患者具體情況選擇。對于該患者,我們選擇了預混胰島素,這主要是從以下幾方面考慮:1)起始胰島素治療時,很多患者會存在一定的抵觸心理,選擇每日一次注射的起始方案會更容易被患者接受,而且選擇門冬胰島素30,可餐前即刻注射或餐后立即補打,無需餐前等待,更容易被患者接受;2)患者以餐后血糖升高為主,相比于基礎胰島素一針起始,門冬胰島素30一針起始不僅能改善空腹血糖,而且能有效降低晚餐后血糖;3)出于長遠考慮,患者隨著病程延長,胰島功能逐漸減退,單純補充基礎胰島素難以維持血糖的全面達標,而選擇門冬胰島素30起始,則可以簡單地通過增加注射次數,滿足機體對基礎和餐時胰島素的需求,無需更換胰島素種類和注射裝置,輕松實現血糖的長期達標。此外,臨床上有些患者即便已經接受了胰島素治療,但在讓其轉為基礎-餐時胰島素治療時,面對需要每天使用不同的注射筆注射兩種胰島素,也會“動搖”治療信心,影響依從性。

表1 血糖監測結果及方案調整
因此,對于胰島功能尚可,病程較短的2型糖尿病患者,門冬胰島素30每日一次是很好的胰島素起始方案。該方案注射次數少,劑量調整簡單,根據空腹血糖水平調整用量,而且需要強化治療時(如圍手術期、感染),只需增加注射次數而無需增加新的胰島素制劑。相比于將基礎胰島素作為起始治療,患者更加容易接受和長期堅持治療。
問題
1)采用門冬胰島素30的1-2-3方案,其優勢包括:
A.劑量調整簡單有效,便于患者操作
B.從每日一次開始,可讓患者逐漸習慣胰島素的應用,掌握劑量調整和自我注射
C.一種胰島素、一種注射裝置即可完成胰島素治療從起始到強化的升級,輕松實現血糖控制長期達標
D.門冬胰島素30可同時滿足餐時和基礎胰島素需求,實現血糖全面達標
2)采用門冬胰島素30每日一次注射作為胰島素起始治療時,給藥時間和劑量調整依據表述正確的是:
A.早餐前注射,根據早餐后血糖調量 B.早餐前注射,根據空腹血糖調量
C.晚餐前注射,根據晚餐后血糖調量 D.晚餐前注射,根據空腹血糖調量
答案提交截止日期為2015年3月15日。答案及獲獎名單將刊登在2015年第3期。
活動須知
1、請登陸www.tnb365.com“銳海拾貝”專欄提交答案或將答案寄至:北京海淀上地信息路甲28號科實大廈A-12A-2(郵編:100085)《糖尿病臨床》編輯部(收)。
2、每期評選6位獲獎者(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3名),獲獎名單將連同答案一起刊登,獎品由諾和諾德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