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芳
(惠州學院音樂系,廣東 惠州 516007)
如何有效的設定高師鋼琴即興伴奏課的教學目標及教學方案
方芳
(惠州學院音樂系,廣東 惠州 516007)
高師鋼琴即興伴奏是一門實用性較大的課程,針對不同的學生群體應該有不同的教學目標及教學方案。如何有效的設定高師鋼琴即興伴奏課的教學目標及教學方案是以下將探討的中心問題。
高師鋼琴即興伴奏課;教學目標;教學方案
鋼琴即興伴奏編配課堂上,學生的鋼琴演奏水平存在較大的差異。從專業方向看,不僅有鋼琴主修生,還有大量聲樂主修生及器樂主修生。開課前,應了解所有學生專業方向,如:2013-2014年度第一學期對惠州學院音樂系11級鋼琴即興伴奏課學生專業進行了初步調查,班級學生鋼琴水平處于分化狀態:40個學生中13個為鋼琴主修生,3個器樂主修生鋼琴鍵盤熟悉程度較低,剩下的都是聲樂專業。此班鋼琴即興伴奏課不僅需設置整體目標,還需根據不同人群安排分級目標。
整體目標:18周課程想要達到的目標是人人都敢彈(3個升降號以內的調),即興伴奏之所以為即興,就是要拿譜即彈。為了達到這一目標,首先是學生一個學期應掌握以下技能:對3個升降號以內的調位置熟悉,能在調上彈出主旋律和骨干和聲。其次是學生掌握自己較固定的織體模式,每首樂曲分為主題段和高潮段選擇至少兩種織體,建立自己擅長的兩種以上織體模式。
分級目標:由于鋼琴即興伴奏課堂上學生鋼琴演奏程度不一,只有整體教學目標無法發揮所有學生的潛力。針對鋼琴主修生可以有較高的要求,如:必須在織體模式上多樣化,能在較多的調上配彈,可加入一些具有技術難度的華彩等。針對非鋼琴主修生則可較低要求:運用能掌握的簡化織體區分出不同段落的情緒狀態,完成即興伴奏配彈。
(1)以調的增加推廣配彈模式。先把要配彈的樂曲在沒有升降號的C大調上演奏,C大調學生都比較熟悉,先配彈好和聲級數并設計好織體,在C大調上演奏好了,就可以開始把這一模式推廣至其他調上演奏。以大調的調號為例,可從調號較少的調依次向調號較多的調上推廣。如:先推廣至調號較小的調:C大調及關系小調a小調,調號為一個升降號的調:F大調的關系小調d小調,G大調的關系小調e小調,調號為兩個升降號的調:D大調的關系小調b小調,降B大調的關系小調b小調以及調號為三個升降號的調:A大調的關系小調#f小調,降E大調的關系小調c小調。也就是說每配好一個歌曲,就把這一模式移至其它調進行調性練習。這樣經過十八周的重復和強化,就能較好的把握三個升降號以內的調性骨干和弦的位置,熟悉的配彈。
(2)建立擅長的織體模式。伴奏織體雖然可以有成千上萬種,但是每個人以實用性和適用性為中心則應建立起自己較擅長的伴奏織體。教師也可在課堂上從簡到繁做出配彈示范供不同程度的學生選擇。例如:《沂蒙山小調》的配彈中建議非鋼琴主修專業的學生以較固定和簡單的和弦織體,四分音符為單位組織和弦甚至一個小節運用一個柱式和弦琶音。程度高一點的學生可采用密集的半分解和弦,以八分音符為主。鋼琴主修生可以采用較華麗的伴奏織體形式作為常用模式。如:開放式的全分解和弦及快速跑動,雙手交叉式的伴奏型等。
(3)設置段落對比模式。每一首歌曲都有不同的段落,也涉及到不同的情緒變化。在即興伴奏教學中,提醒學生感受不同段落間的對比,并把它從伴奏的織體及演奏中表現出來。例如:教會學生在配彈歌曲時根據音樂的特點設置一個較平靜的主題段織體模式和較熱情的高潮織體模式,或是激情的主題與柔美的中段等等。即興伴奏編配過程中,伴奏者從織體上體現出不同段落間的對比非常重要,通過織體區分和演奏對比可以鋪墊和凸顯出歌曲的高潮,有效烘托演唱者的歌唱。
(4)伴奏中華彩的潤色。對于鋼琴主修生來說可以很好的發揮自身鋼琴演奏技術優勢來給鋼琴伴奏潤色,這種華彩潤色也可以有一些固定模式。例如:在高潮的長音處對于音響的填充可以運用自己較擅長的技術進行配彈:快速跑動的音階,華麗的琶音,雙手八度托卡塔式的演奏及震音等形式。
(5)和聲配彈的漸進學習模式。即興伴奏對于和聲的安排應當遵循由簡到繁的漸進學習模式。即興伴奏教學目的是培養即興配彈能力,即拿到樂譜就能彈,要敢動手彈。如果一開始就要求學生編配完美的和聲,估計大多數人都無從下手。鋼琴主修學生尚且有對首調概念模糊和對和弦位置不熟悉的情況,非鋼琴主修學生就更不用說了。鋼琴即興伴奏是一門實踐性強的課程,如果總是要等到完美和聲配彈才敢動手彈的話,學生們可能很難擁有自信去嘗試即興了。因此,首先我們找出骨干和弦Ⅰ、Ⅳ、Ⅴ級,用這三級和弦配完整首樂曲,并在每個調練習這三級和弦配彈。等到一首樂曲已經能順利配彈這幾級和弦后完成伴奏,可以再增加Ⅱ、Ⅲ、Ⅵ級等色彩性副和弦以及七和弦、重屬和弦等。但是,不能很快找到每個調的骨干和弦進行即興配彈的學生,建議先不考慮其他和弦,而以簡單的骨干和弦完成鋼琴伴奏配彈。
(6)特殊情況特殊指導。對于更特殊的情況,程度很淺或程度較高的學生應給予單獨指導。例如:有一位聲樂專業的學生表示不會配彈,在要求盡其所能演奏時,她左手只能彈奏出低音。她能完成最簡單的骨干和弦低音配彈的方式。這時,可以在她演奏的基礎上,指導其把左手低音轉為和弦,即添加根音上的和弦音。
綜上,高師鋼琴即興伴奏課的教學目標及教學方案設計要根據學生的演奏水平進行靈活的調整,建立漸進的學習模式,特殊情況具體指導,提高有效性。
G64
A
1005-5312(2014)05-024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