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一下
1 領導喊我到他辦公室,說我近期表現不錯,準備漲我的工資。我心想自己也沒有為單位做多大貢獻,于是對他說:“工資就不用漲啦,把其他人的工資降降就行!”
2 鄰居老王沒事在小區里溜達,見到一個孩子,那孩子給老王二百塊錢,讓老王假裝他的家長。老王想,反正沒啥事就答應了。到了那孩子的班主任那里,老王當場就膝蓋一軟跪了下來:“老婆,你聽我解釋……”
3 一女剛生了孩子,奶水太充足,脹得疼,無奈兒子早已睡熟,她又找不到吸奶器。情急之下,她叫丈夫幫她吸奶。恰巧一實習男醫生看到,說:“不好意思,太太,我想您是不是抱錯了孩子。”
巴黎美女當街“偷桃”
抓“蛋蛋”籌款捐防癌
法國干洗手產品公司為了推銷新產品,請了三位美女在巴黎街頭,以呼吁男性防治前列腺癌的名義,當街伸手抓男人的睪丸,被“偷桃”成功的男子要捐出10歐元給相關的防癌機構。三名女子最后成功抓到43位男性的“蛋蛋”,共募得430歐元。
——網友木木回應:被公然猥褻還要交錢……令人費解的行為藝術?真是閑得“蛋痛”。
繼空姐以后,醫生護士也開始習武了
接二連三的刺醫事件,讓醫患矛盾愈加緊張。于是,一些醫院組織各種自衛培訓班,吸引了大批醫護工作者。
——網友COOK回應:這年頭,學氣功的去行醫。行醫的去學武。學武能防身,還要警察干什么?
——網友上肥回應:醫患本屬“命運共同體”,當彼此理解,多些信任,如今卻各種警惕和防備,何嘗不是一種悲哀!
長壽之鄉:
巴馬:生活簡單 沒有奢望
巴馬是一個藏在廣西壯族自治區群山中的國家級貧困縣,也是世界第五大長壽鄉。據統計,生活在其中的每10萬人,便擁有30.98位百歲老人,當地人幾乎沒有發生腫瘤的,多數老人無疾而終。
當這些傳奇被越來越多的外人所傳揚時,另一景觀出現了——數萬在醫學上已被宣判死期的腫瘤患者,以及一些糖尿病、高血壓患者,放棄了醫院的治療,朝圣般地集聚于巴馬,希望通過喝長壽鄉的山泉水、呼吸充滿負離子的空氣,以改善病體,延長壽命。
“候鳥人”公益組織“藍色紐帶”的核心人物崔學東,被切除了40%的肝,他得的是肝癌里的“惡中之惡”——膽管細胞癌,醫學教科書上沒有活過5年的案例,他迄今活了2年半。
失敗案例也有,一位患乳腺癌8年的患者,到了巴馬,每天爬山7~8次,體重從150斤減至120斤。但最終,癌癥還是復發了。
崔學東作過粗略統計,去那里的患者,10人中平均有6人留下來,他坦言:“你看到的都是留下來的,都是正面、積極的案例,但實際上無效離開的人數絕對也不少。”
要把成功的功勞全部都記到巴馬的頭上,似乎有點不妥。日本是個長壽大國,他們本土的研究也認為,長壽者幾乎都是心平氣和、粗茶淡飯就能滿足的人。
其實,這個標準放之四海而皆準。連在巴馬取經的外地人也說,此地長壽的秘訣就是生活簡單,沒有奢望。
如果可以的話,貼近自然地生活,少點不良嗜好,多些適量運動,加上有規律的起居,以及最重要的豁達心態。這樣,即使居住在任何一個城市,也能給身體一個健康良好的環境。
放棄醫院,真的是明智之舉嗎?在合理治療的同時,給自己創造一個簡單又有規律的生活習慣,貼近自然地生活,會不會有更好的效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