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睿+楊宏
摘 要 本文綜述了國內外與學習投入的相關研究,從研究背景,概念的內涵與結構,調查工具及國內外發展現狀,目前階段存在的問題及未來的發展趨勢對其展開論述。最后對學習投入國內外發展狀況進行總結,以期對日后的研究工作做出貢獻。
關鍵詞 學習投入 行為投入 情感投入 認知投入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Review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Learning Investment
SUN Rui, YANG Hong
(Northwest A & F University, Yangling, Shaanxi 712100)
Abstract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relating research about study engagement. The discuss is from the aspect of connotation and structure of study engagement, the research instrucment of study engagement as well as the current situation, the current problems and future trend. Finally, summarize the development both in China and abroad, hoping to make contribution to further research.
Key words learning engagement; behavior engagement; emotion engagement; cognition engagement
1 學習投入的內涵及結構
1.1 學習投入的內涵
對學習投入的研究始于20世紀30年代。Tyler首次提出任務時間的概念,指學生在學習中投入的時間越多學到的東西就越多。此后開啟了對學習投入的定性與定量研究。1968年Jackson又提出學習的投入不僅表現在學習行為上,其后還應該有一種更深層次的投入。①此后,Pace 又提出了“努力質量”理論,Astin提出“學生學校投入理論”這兩種理論都認為,學生的學習投入不光包括學習時間還應該包括學習的努力程度,學生的學習是由這兩種因素共同決定的。②1992年Newman提出學習投入是指掌握知識和技能的心理投資和努力。他強調學生心理和情感上的體驗。③Ericoson強調將學生的學習投入與課程經驗聯系起來。Skinner,Wellborn,Connell 認為,學生的學習投入指學生在學校生活中的行為,努力程度以及積極的情感。④Schaufeli 從心理學的視角研究學習投入,指出學習投入指個體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的對學習的積極和熱情,有充沛的精力,良好的韌性,能充分沉浸于學習之中。我國學者則把學習投入界定為在學習的過程中耗費的金錢時間精力的總稱。⑤
1.2 學習投入的結構
國內外學者大都將學習投入分為三個維度:情感投入,認知投入,行為投入。⑥Connell,Skinner認為;學習投入是指學生參與學校的活動時的強度和情感品質。將情感投入定義為學生在學校的活動中伴隨的積極情感。Pintrich主要是將認知投入定義為與學習策略相關的問題,Meath認為學生的認知投入包括既包括了認知策略,也包括了自我監控。Partric,Skinner,Connellren認為行為投入就是指在學校的行為是否積極。Marx認為,行為投入包含課內和課外兩個部分,主要是課內的努力程度,還包括了課外的投入。
2 學習投入測量量表的編制
2.1 國外學生學習投入量表的編制
1999年12月,由美國皮尤慈善信托基金會發起針對全國范圍內四年制本科院校學生投入高層次學習和發展制定了一項年度調查,編制了“全美大學生學習投入度調查表(NSSE)”目的是提高學校對學生學習質量的重視,提升教學質量。2002年,Schaufeli編制了學習投入量表(UWES—S),此量表以大學生為樣本,⑦分為三個核心因素:活力,奉獻,專注。印第安納大學根據“全美大學生學習投入調查(NSSE)開展了高中生的學習投入調查,該調查工具與NSSE的問卷基本一致,均包含兩方面內容,一是學生在學校投入學習及各項活動的時間,二是學生學習的感受。主要用來考察學校環境對學生學習的促進程度。
2.2 國內學生學習投入量表的編制
我國學者方來壇等引入⑧并修訂了UWES—S,據此編制出適合中國大學生的中文版UWES—S。李西營等人繼續對中文版UWES—S進行修訂,將學習投入分為動機,精力,專注三個維度。動機指個體對學習非常有興趣,能從學習中體會到成就與快樂。精力指個體在學習時具有良好的韌性,能夠吃苦耐勞,有克服困難的決心和毅力,時刻保持精力充沛。專注表現為在學習中非常認真,很少受外界干擾,能達到忘我的狀態。廖友國在文獻研究的基礎上,基于開放式問卷,訪談等方法,按照問卷編制的程序編制成適合我國大學生的“大學生學習投入問卷”。⑨將大學生的學習投入分為“行為投入,認知投入和情感投入三個維度。經檢驗信度效度良好,結果表明大學生學習投入處于中等水平,學習投入在性別,獨生與否,家庭來源和專業上存在顯著差異。我國學者羅燕等在2008年將NSSE引入中國,并對其進行漢化處理。⑩并分別在2008年和2009年對清華大學本科生進行抽樣調查,將其與美國頂尖學校的學生學習投入狀況進行對比。主要從五個維度進行,學業挑戰度,主動合作學習水平,生師的互動程度,教育經驗的豐富度和校園環境(下轉第65頁)(上接第46頁)的支持度。endprint
3 學生學習投入度狀況調查
國內外研究主要利用學習投入度量表學生的學習投入狀況進行調查。調查主要對象為大學生和中學生。李靜利用NSSE問卷對河南大學的本科及研究生的網絡學習投入狀況做了調查,并從學生教師學校三方面提出建議。王紓采用了2009年中國大學生學情調查的數據,通過建構結構方程的模型,討論了研究型大學中學生學習投入對學習效果的影響。國外方面,Peter .T.Ewell對NSSE進行介紹。(Steven M. LaNas)等人對NSSE的五個維度做了結構效度檢驗,目的是找出這五個維度的基礎結構和他們的相互依存關系。Adamc.carle等人從NSSE中選取部分題項,制定出了三個全新的量表。
4 國內外研究述評
將國內外的研究成果對比發現,國外研究明顯比國內更加成熟。但國內外在兩個方面是相似的。一是國內外學者都很重視學習投入測量量表的編制,因為它是測量學生學習投入的重要工具。無論國內還是國外,關于這方面的研究都已比較成熟。國外最有權威的量表是NSSE量表。而國內也獲得了唯一合法的NSSE —China量表。還有一個方面也是國內外學者都非常重視的,即利用學習投入量表進行實證研究,從國內外的文獻可以看出,國內外許多學者都以NSSE為量表,選取各自的樣本,對所要研究的學生的學習投入狀況進行描述與分析。但是從國內外的文獻看出,有一部分研究國外已相當成熟,而國內在這方面雖然也有相關文獻,但還不夠成熟完善與深入,即將學習投入作為一個變量,研究其與學習效果之間的關系。因此對學習投入與學習效果的關系研究,以及學習投入中各個因素對學習效果的影響將成為以后的發展趨勢。
注釋
① 石芳華.本科教育質量評價改革新視角:學習投入度[J].現代教育管理,2010(5).
② 廖友國.大學生學習投入問卷的編制及現狀調查[J].集美大學學報,2011(4).
③ 文雯,管瀏斯.大學自主招生學生學習性投入初探[J].復旦教育論壇,2011(9).
④ 羅燕,海蒂,羅斯,岑逾豪.國際比較視野中的高等教育質量測量[J].復旦教育論壇,2009.7.
⑤ 李西營,黃榮.大學生學習投入量表(UWES——S)的修訂報告[J].心理研究,2010.3.
⑥ 孔企平.“學習投入”的概念內涵與結構[J].外國教育資料,2000(2).
⑦ 張文毅,李漢邦.NSSE對我國本科教學工作評估的啟示[J].中國高教研究,2009.10.
⑧ 方來壇,時勘,張鳳華.中文版學習投入量表的信效度研究[J].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Vol.16.2008(6).
⑨ 畢家駒.逆向思維柳暗花明——關于中國的本科教學評估[J].中國高等教育評估,2009(2).
⑩ 李奇.試析美國本科教育質量評估中的問卷調查[J].比較教育研究,2008(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