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鈺鳳
【摘 要】“同課異構”教研活動,在現行教學科研中異軍突起。本文通過對旅游專業《服務禮儀》同一課程內容,不同教學設計的對比描述,對教學流程的不同設計意圖進行解讀,用實際的案例剖析“同工異曲”的課堂教學流程,最終都達到各盡其妙的效果,本文提出相應的教學目標和內容設計方法等。
【關鍵詞】同課異構;服務禮儀;教學流程
2013年4月初,教研室開展各中職校旅游專業教師“同課異構”課堂教學評比活動,來自全市的九位專業教師參加比賽。此次評比課題選自浙江省新課程改革核心課程《服務禮儀》中“項目八任務三”中的《國旗懸掛》。相同的教學內容,不同的教學設計,不同的教學風格,呈現出課堂教學的多元化。
一、課堂導入——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
一節課的導入,就如一出話劇的序幕一樣,好的開始能更有效地吸引更多的“觀眾”。課堂導入是課堂教學中的第一環節,設計得恰到好處,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以至影響整堂課的教學質量。
【課堂再現】
W教師的課堂導入:(4分鐘)
課前播放各國國旗圖片,大部分為學生較為熟悉的國家國旗,伴隨著孫楠的《五星紅旗》音樂,同時引出學生最為熟悉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設置“國旗知識過過關”環節,繼而導出新課。
S教師的課堂導入:(9分鐘)
課前播放汶川地震、釣魚島事件中愛國行為的圖片,然后向學生提問:1.剛才的圖片中,有什么共同特征?2.在這些事件中你有什么感受?而后播放在日常生活中錯誤使用國旗的圖片,引出本堂課的主旨——國旗的使用是最為莊嚴的禮儀。
C教師的課堂導入:(7分鐘)
課前播放各國國旗,組織小組競賽,讓學生來認識各國的國旗,然后播放北京天安門的升旗儀式,讓學生說說對國旗的理解和升旗儀式的感受,繼而導出新課。
【情景掃描】
以上三位教師的課堂導入都是經過精心的設計,有的簡潔有效,有的形式多樣,雖然導入方式不同,但是出發點只有一個,用最短的時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有效地融入課堂。
【理念分析】
課堂導入是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這部分必須成為其他部分最自然、最恰當和最精彩的開端,導入主要起到溝通、引趣、設疑、激情四個方面的作用。
二、教學流程——春風吹皺一江水,無限風光無限情
一節課的導入恰似“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而一節課教學流程的設計卻是“春風吹皺一江水,無限風光無限情”,教學流程是這節課的主要環節,是教師教學理念、教學目標得以實現的過程。
【課堂再現】
【情景掃描】
課堂教學過程是教師教學智慧的體現,充分展示了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風格,兩位教師精心設計環節,雖然處理方式各異,但都很好的落實了教學中的重難點,整個課堂充分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和參與性,給予學生充分自我發揮與探究的空間,在整堂課中,學生積極參與,情緒高漲。
【問題聚焦】
W教師對教材內容進行了重新整合,設置五個環節的教學流程,教學設計清晰明了。通過“談”“說”環節的理論學習到后面“演”的練習實踐,體現了職業教育從理論到實踐,培養學生實際運用能力的目標,很好的完成了教學目標。
Y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實施“主動、探究、合作”的研究性教學模式,將兩個不同的任務設置進一步深化、鞏固,將熱點問題引入課堂,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開闊學生視野。
【理念分析】
教師在設計教學流程中應該明確目標重點、選擇合適的方法、設置課堂拓展,適當引出小組間學生的競爭機制,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三、“同課異構”課堂教學設計引發的思考
(一)教學目標設計——“發展性”與“契合性”融合
其中,“發展性”要求教學目標的高低程度,要適合中職學生的發展需要,過高或過低的教學目標都不能滿足學生的發展需要,只有處于“最近發展區”的教學目標才能發揮教學的最大效益,促進學生的最大發展。
(二)教學內容設計——“問題性”與“應用性”結合
“問題性”是指教學內容應以問題為中心來組織,激發中職學生對所學內容的趣味性,對分析問題的挑戰性,對操作實踐的精密性。“應用性”是指教學內容應與實踐應用相結合。教學內容與實踐應用的結合主要有兩種方式,即“應用問題教學化”和“教學內容實踐化”。教學內容與實踐應用的融合,有利于中職學生在真實情境中掌握教學內容,學會運用知識解決問題。
【參考文獻】
[1]康貽軍.推行“同課異構”教學模式的必要性及策略——以高等師范院校為例[J].安徽農業科學.2010(7)
[2]唐劍嵐,黃麗玲.“三課活動”讓同課異構更加有效[J]. 教學與管理(中學版).2012(3)
[3]孫永清.課前導入的魅力[J].學問:現代教學研究.2010(12)
(作者單位:麗水市職業高級中學)
【摘 要】“同課異構”教研活動,在現行教學科研中異軍突起。本文通過對旅游專業《服務禮儀》同一課程內容,不同教學設計的對比描述,對教學流程的不同設計意圖進行解讀,用實際的案例剖析“同工異曲”的課堂教學流程,最終都達到各盡其妙的效果,本文提出相應的教學目標和內容設計方法等。
【關鍵詞】同課異構;服務禮儀;教學流程
2013年4月初,教研室開展各中職校旅游專業教師“同課異構”課堂教學評比活動,來自全市的九位專業教師參加比賽。此次評比課題選自浙江省新課程改革核心課程《服務禮儀》中“項目八任務三”中的《國旗懸掛》。相同的教學內容,不同的教學設計,不同的教學風格,呈現出課堂教學的多元化。
一、課堂導入——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
一節課的導入,就如一出話劇的序幕一樣,好的開始能更有效地吸引更多的“觀眾”。課堂導入是課堂教學中的第一環節,設計得恰到好處,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以至影響整堂課的教學質量。
【課堂再現】
W教師的課堂導入:(4分鐘)
課前播放各國國旗圖片,大部分為學生較為熟悉的國家國旗,伴隨著孫楠的《五星紅旗》音樂,同時引出學生最為熟悉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設置“國旗知識過過關”環節,繼而導出新課。
S教師的課堂導入:(9分鐘)
課前播放汶川地震、釣魚島事件中愛國行為的圖片,然后向學生提問:1.剛才的圖片中,有什么共同特征?2.在這些事件中你有什么感受?而后播放在日常生活中錯誤使用國旗的圖片,引出本堂課的主旨——國旗的使用是最為莊嚴的禮儀。
C教師的課堂導入:(7分鐘)
課前播放各國國旗,組織小組競賽,讓學生來認識各國的國旗,然后播放北京天安門的升旗儀式,讓學生說說對國旗的理解和升旗儀式的感受,繼而導出新課。
【情景掃描】
以上三位教師的課堂導入都是經過精心的設計,有的簡潔有效,有的形式多樣,雖然導入方式不同,但是出發點只有一個,用最短的時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有效地融入課堂。
【理念分析】
課堂導入是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這部分必須成為其他部分最自然、最恰當和最精彩的開端,導入主要起到溝通、引趣、設疑、激情四個方面的作用。
二、教學流程——春風吹皺一江水,無限風光無限情
一節課的導入恰似“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而一節課教學流程的設計卻是“春風吹皺一江水,無限風光無限情”,教學流程是這節課的主要環節,是教師教學理念、教學目標得以實現的過程。
【課堂再現】
【情景掃描】
課堂教學過程是教師教學智慧的體現,充分展示了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風格,兩位教師精心設計環節,雖然處理方式各異,但都很好的落實了教學中的重難點,整個課堂充分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和參與性,給予學生充分自我發揮與探究的空間,在整堂課中,學生積極參與,情緒高漲。
【問題聚焦】
W教師對教材內容進行了重新整合,設置五個環節的教學流程,教學設計清晰明了。通過“談”“說”環節的理論學習到后面“演”的練習實踐,體現了職業教育從理論到實踐,培養學生實際運用能力的目標,很好的完成了教學目標。
Y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實施“主動、探究、合作”的研究性教學模式,將兩個不同的任務設置進一步深化、鞏固,將熱點問題引入課堂,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開闊學生視野。
【理念分析】
教師在設計教學流程中應該明確目標重點、選擇合適的方法、設置課堂拓展,適當引出小組間學生的競爭機制,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三、“同課異構”課堂教學設計引發的思考
(一)教學目標設計——“發展性”與“契合性”融合
其中,“發展性”要求教學目標的高低程度,要適合中職學生的發展需要,過高或過低的教學目標都不能滿足學生的發展需要,只有處于“最近發展區”的教學目標才能發揮教學的最大效益,促進學生的最大發展。
(二)教學內容設計——“問題性”與“應用性”結合
“問題性”是指教學內容應以問題為中心來組織,激發中職學生對所學內容的趣味性,對分析問題的挑戰性,對操作實踐的精密性。“應用性”是指教學內容應與實踐應用相結合。教學內容與實踐應用的結合主要有兩種方式,即“應用問題教學化”和“教學內容實踐化”。教學內容與實踐應用的融合,有利于中職學生在真實情境中掌握教學內容,學會運用知識解決問題。
【參考文獻】
[1]康貽軍.推行“同課異構”教學模式的必要性及策略——以高等師范院校為例[J].安徽農業科學.2010(7)
[2]唐劍嵐,黃麗玲.“三課活動”讓同課異構更加有效[J]. 教學與管理(中學版).2012(3)
[3]孫永清.課前導入的魅力[J].學問:現代教學研究.2010(12)
(作者單位:麗水市職業高級中學)
【摘 要】“同課異構”教研活動,在現行教學科研中異軍突起。本文通過對旅游專業《服務禮儀》同一課程內容,不同教學設計的對比描述,對教學流程的不同設計意圖進行解讀,用實際的案例剖析“同工異曲”的課堂教學流程,最終都達到各盡其妙的效果,本文提出相應的教學目標和內容設計方法等。
【關鍵詞】同課異構;服務禮儀;教學流程
2013年4月初,教研室開展各中職校旅游專業教師“同課異構”課堂教學評比活動,來自全市的九位專業教師參加比賽。此次評比課題選自浙江省新課程改革核心課程《服務禮儀》中“項目八任務三”中的《國旗懸掛》。相同的教學內容,不同的教學設計,不同的教學風格,呈現出課堂教學的多元化。
一、課堂導入——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
一節課的導入,就如一出話劇的序幕一樣,好的開始能更有效地吸引更多的“觀眾”。課堂導入是課堂教學中的第一環節,設計得恰到好處,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以至影響整堂課的教學質量。
【課堂再現】
W教師的課堂導入:(4分鐘)
課前播放各國國旗圖片,大部分為學生較為熟悉的國家國旗,伴隨著孫楠的《五星紅旗》音樂,同時引出學生最為熟悉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設置“國旗知識過過關”環節,繼而導出新課。
S教師的課堂導入:(9分鐘)
課前播放汶川地震、釣魚島事件中愛國行為的圖片,然后向學生提問:1.剛才的圖片中,有什么共同特征?2.在這些事件中你有什么感受?而后播放在日常生活中錯誤使用國旗的圖片,引出本堂課的主旨——國旗的使用是最為莊嚴的禮儀。
C教師的課堂導入:(7分鐘)
課前播放各國國旗,組織小組競賽,讓學生來認識各國的國旗,然后播放北京天安門的升旗儀式,讓學生說說對國旗的理解和升旗儀式的感受,繼而導出新課。
【情景掃描】
以上三位教師的課堂導入都是經過精心的設計,有的簡潔有效,有的形式多樣,雖然導入方式不同,但是出發點只有一個,用最短的時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有效地融入課堂。
【理念分析】
課堂導入是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這部分必須成為其他部分最自然、最恰當和最精彩的開端,導入主要起到溝通、引趣、設疑、激情四個方面的作用。
二、教學流程——春風吹皺一江水,無限風光無限情
一節課的導入恰似“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而一節課教學流程的設計卻是“春風吹皺一江水,無限風光無限情”,教學流程是這節課的主要環節,是教師教學理念、教學目標得以實現的過程。
【課堂再現】
【情景掃描】
課堂教學過程是教師教學智慧的體現,充分展示了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風格,兩位教師精心設計環節,雖然處理方式各異,但都很好的落實了教學中的重難點,整個課堂充分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和參與性,給予學生充分自我發揮與探究的空間,在整堂課中,學生積極參與,情緒高漲。
【問題聚焦】
W教師對教材內容進行了重新整合,設置五個環節的教學流程,教學設計清晰明了。通過“談”“說”環節的理論學習到后面“演”的練習實踐,體現了職業教育從理論到實踐,培養學生實際運用能力的目標,很好的完成了教學目標。
Y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實施“主動、探究、合作”的研究性教學模式,將兩個不同的任務設置進一步深化、鞏固,將熱點問題引入課堂,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開闊學生視野。
【理念分析】
教師在設計教學流程中應該明確目標重點、選擇合適的方法、設置課堂拓展,適當引出小組間學生的競爭機制,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三、“同課異構”課堂教學設計引發的思考
(一)教學目標設計——“發展性”與“契合性”融合
其中,“發展性”要求教學目標的高低程度,要適合中職學生的發展需要,過高或過低的教學目標都不能滿足學生的發展需要,只有處于“最近發展區”的教學目標才能發揮教學的最大效益,促進學生的最大發展。
(二)教學內容設計——“問題性”與“應用性”結合
“問題性”是指教學內容應以問題為中心來組織,激發中職學生對所學內容的趣味性,對分析問題的挑戰性,對操作實踐的精密性。“應用性”是指教學內容應與實踐應用相結合。教學內容與實踐應用的結合主要有兩種方式,即“應用問題教學化”和“教學內容實踐化”。教學內容與實踐應用的融合,有利于中職學生在真實情境中掌握教學內容,學會運用知識解決問題。
【參考文獻】
[1]康貽軍.推行“同課異構”教學模式的必要性及策略——以高等師范院校為例[J].安徽農業科學.2010(7)
[2]唐劍嵐,黃麗玲.“三課活動”讓同課異構更加有效[J]. 教學與管理(中學版).2012(3)
[3]孫永清.課前導入的魅力[J].學問:現代教學研究.2010(12)
(作者單位:麗水市職業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