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曹素妨
“微信紅包引爆的社區表明騰迅的移動互聯網船票開始啟航了……”
“一個微信公眾號一天拉幾千萬用戶綁定銀行卡,發出紅包幾個億,激活幾億微信用戶儲值賬戶。在這個維度下,其他的商業模式都成古董了……”
“紅包大戰中,巨頭血拼到底、媒體爭相報道、民眾不亦樂乎,不僅為馬年增添了許多新媒體特色年味兒,也給業界帶來了諸多思考:新年紅包紅在哪里?紅包大戰中微信勝在何處?個中經驗可否加以借鑒?”

“搶紅包、發紅包、曬紅包”一炮走紅,并一發不可收拾,讓本就紅的發紫的“微信”再次被閃光燈聚焦。“微信紅包”就這樣應景的上了馬年春節的頭條。
從1月25日晚,“新年紅包”悄然上線,發紅包和搶紅包的功能開始在微信朋友圈病毒式傳播并迅速躥紅,朋友圈里的狀態被“新年紅包”擠滿,好像你不曬一下自己的紅包就會落伍了似的。曬紅包、新年紅包攻略、做夢搶紅包、起早貪黑搶紅包等等占據了微信朋友圈狀態的大半壁江山。
年三十和初一,新年紅包真正大爆發。騰訊官方數據顯示:除夕夜參與紅包活動的總數達482萬,最高峰瞬間峰值達到每分鐘2.5萬個紅包被拆開。從除夕開始,至大年初一16時,參與搶微信紅包的用戶超過500萬,總計搶紅包7500萬次以上。領取到的紅包總計超過2000萬個,平均每分鐘領取的紅包達到9412個。內部消息稱,馬化騰希望低調,所以公布的數據要比實際數據少。
“微信紅包”的一夜走紅,似乎也讓“拿著望遠鏡都看不到對手”的馬云開始忐忑了,他在“來往”上說“此次珍珠港偷襲計劃和執行完美。幸好春節很快過去,后面的日子還很長,但確實讓我們教訓深刻”。搶紅包、AA收款、代付等一系列產品不算是互聯網的新鮮產品,微信紅包之所以能夠火爆,根本原因還在于微信的6億用戶及其中的賬戶關系。微信紅包之于其他紅包的最大區別在于它的“社交基因”,可以說關系鏈是其最大的殺手锏。
“微信紅包”火了,關于“微信紅包”相關話題討論的交響曲也交織唱響了起來:
微信紅包引爆的社區表明騰迅的移動互聯網船票開始啟航了,成功在于社交領域導入支付:1)移動電商和O2O要開始爆發了;2)微信流量要開始變現了;3)微信支付將取代手機支付;4)bat將變成t-one,三國時代將結束,進入微信一統江湖時代;5)微信將使智能手機管道化,騰迅產業鏈將正式超越蘋果產業鏈。
一個微信公眾號一天拉幾千萬用戶綁定銀行卡,發出紅包幾個億,激活幾億微信用戶儲值賬戶。在這個維度下,其他的商業模式都成古董了。
微信超過支付寶只是時間問題。大家可以去看下我之前的微信支付寶大戰的文章。我一直在說這不是一場對稱戰爭,支付寶構建一條極長的瑪奇諾防線,的確抵擋住了很多支付公司的進攻,正面打,無人有勝算。但是微信不是跟你正面進攻,人家采取迂回戰略,直接超(抄)你后路。你還手余地都沒有,連對手是誰都不知道!
一幫人說騰訊和阿里傻,給出租車和乘客貼錢是冤大頭。殊不知,微信游戲、滴滴打車最大的價值是推廣微信支付。接下來,你不僅打車、玩微信游戲用微信支付,手機購物和吃飯理發等都用微信支付的日子也不遠了。支付寶的護城河瞬間就……另外,銀行新獲得一個忠實的信用卡用戶的成本是多少?騰訊花多少錢?關鍵是O2O也搞定了。餐廳、理發店等不但可以直接微信支付,還可以很方便的用微信管理會員。消費者再也不用帶一大堆沒用的會員卡了。
【搶“微信紅包”當心被“釣魚”】 2014年伊始,網上掀起一場搶“微信紅包”的風潮。不過這塊“餡餅”中,有時也暗藏“陷阱”。近日,安徽警方發布相關預警。“微信紅包”是一種金融創新,因“搶紅包”而大量新增的微信支付客戶,其潛藏的風險也應當引起重視。
微信紅包在春節期間大出風頭,而近日余額寶推出保險(行情 專區)版的消息又再次引起廣泛關注。新年伊始,互聯網金融的熱潮已經撲面而來。 昨日(2月11日),《華爾街日報》引述消息人士言論稱,中國央行正牽頭制定監管規定,防范快速發展的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行情 股吧 買賣點)日漸增加的風險。
關于“微信紅包”的討論和猜想還在繼續,熱議的領域也一直被開疆擴土……
一個不費一槍一彈、一兵一卒就讓全國的微信用戶為之“瘋狂”的小小“微信紅包”,數日之內引發的“蝴蝶效應”可見一斑,這場互聯網震動還在持續,移動支付革命、傳統商業邏輯顛覆、互聯網金融爆發等也成為其余震話題。我們也被“微信紅包”引發的“蝴蝶效應”所震動,就“微信紅包”進行了我們關于新媒體產品和即時通訊平臺化的猜想和思考…… ■

“微信紅包”引發的“蝴蝶效應”

新媒體研究
聚焦傳播秩序與傳播治理

……這年,涵蓋手機、電視、閱讀器、可佩戴設備等在內的智能終端的發展趨勢倍受關注,微博、微信、微電臺、微電影等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典型應用方興未艾,移動互聯網的深度發展使得新媒體傳播的社會化趨勢日益強勁……
P21
微訪談:融合新媒體 提升傳播力
隨著傳媒技術的日新月異、媒體轉型進程的如火如荼,傳統媒體產業的曙光依稀可見……所以“今天”是個好日子,無論從政治、經濟、技術角度還是市場環境都為傳媒人提供了大展拳腳的機會。傳媒業經過近幾年變革的洗禮,也已經初具規模,相信在今后以及更長的時間里會為我們創造出更加深刻的“時代印象”。吃完大年初一的餃子就又是新的一年。新的開始,我們也需要對過去這一年或兩三年的工作進行一次“碎片化的整理”,以更準確的游戲的玩法應對傳媒業“洗牌”后的游戲規則。
P48
從“信息舢板”到“數據之舟”
……今天,當網絡越來越具象,虛擬空間與現實世界越來越同步,搜索引擎對日常生活和社會發展中的影響力也在不斷加強;未來,我們將能夠更加深刻地體會到這種影響帶來的力量,見證搜索引擎新的成長和突破,真正實現從“信息舢板”到“數據之舟”的蛻變。
P56
環境傳播中的融合思維和媒體“云”策略
……2013年以來,全國多地PM2.5指數爆表、常態性的霧霾天氣即成事實、權威部門宣布“PM2 . 5顆粒致癌”、霧霾災害分級標準將升級等等。不僅霧霾,各類矛盾集中爆發,危機事件在新的媒介生態環境中借助互聯網加快傳播,呈現出“網絡新媒體驅動”的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