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立新,王新芳,孔軍令,楊黎明,任麗麗
(首都醫科大學燕京醫學院,北京 101300)
生物醫學實驗教學中心形態學實驗教學過程規范化管理
劉立新,王新芳,孔軍令,楊黎明,任麗麗
(首都醫科大學燕京醫學院,北京 101300)
通過加強實驗教師隊伍建設,建立健全實驗室運行機制及各項規章制度,構建實驗教學內容體系,實現教學方法與考核形式多元化,建設實驗教學信息化平臺,加強實驗室檔案建設,對形態學實驗教學過程進行規范化管理。
生物醫學;實驗教學;形態學;規范化管理
優良的教學過程是優質教學質量的保證[1]。實現形態學實 驗教學過程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規范化管理,需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胡錦濤在2011年7月13日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指出:教育大計,教師為本。為提高實驗教學人員素質,以適應醫學科技的飛速發展,我校通過培訓、考核、校際交流等形式培養知識全面的實驗教師及實驗技術人員,逐步建立一支潛心實驗教學研究,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互通,業務素質高,教學效果好,相對穩定的實驗教師隊伍。從而更好地為基層和社區培養高素質應用型醫學人才,為首都醫藥衛生事業做出貢獻。
遵循教學規律,建立切實可行的實驗教學管理體制和機制,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從教學準備(教學組織與管理、集體備課、課程準備會、教案的撰寫、教學課件的制作、青年教師試講、預實驗、課堂教學儀器標本準備、學生預習內容),教學實施(授課要求、板書要求、觀摩教學、教學質量評價、考試測評、第二課堂、師生聯席會),教學總結(教學總結、工作量統計、資料匯總)等方面實施教學全員(教師、技術人員、學生),全過程,全方位的規范化管理。制定實驗教學工作管理細則、實驗室工作規程、實驗室工作總則、實驗室實驗教學管理制度、實驗中心獎懲制度、實驗室學生守則、實驗室安全管理制度、實驗室及其環境衛生管理制度、實驗室開放制度、實驗儀器設備管理制度、實驗室信息和檔案管理規章、實驗垃圾處理規章、儀器設備維修管理辦法、危險品存放和使用管理制度。
實驗教學改革的核心是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綜合素質和創新意識。
(1)圍繞改革的核心,實驗教學中心不斷探索、研究形態學實驗教學的基本規律、特點,吸收實驗教學改革的新成果,打破傳統的課程與學科界限,將原有的實驗課優化重組,交叉融合,增加綜合性、創新性實驗[2],針對不同專業、不同層次學生,設置不同的教學內容,構建一個完整的分層次的實驗教學內容體系。該實驗教學內容體系與理論教學既有機結合又相對獨立,以學生的能力培養為主線,增加學生在實驗課上的動手機會及師生互動,突出經典實驗方法與現代實驗方法的有機結合。在基本技能訓練中,保證實驗質量,更新實驗內容,選擇開設學科發展前沿的相關實驗,使學生感受科技前沿的脈搏。
(2)在實驗教學內容、手段、方法改革的基礎上修訂實驗教學大綱,規范實驗教案、實習課件,充分利用實驗室標本、切片等資源編寫實驗教材。
(3)鼓勵開展第二課堂和實踐創新項目,開放實驗室,實現“課內教學向課外拓展、向科研實踐滲透,科研成果向教學轉化”,形成“規范基本操作、提高綜合能力、培養創新思維、促進個性發展”的教學新體系[3]。
(1)近幾年,通過政府采購項目和實驗室質量工程建設項目,加強了實驗室建設,安裝了顯微數碼互動系統,接通了互聯網,購置了大量的標本、切片,并組織教師編寫實驗教材,使教師不斷探索、創新,實現了“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多元化教學方法[4],如正常與異常形態對比法、角色互換法、任務驅動法、PBL和TBL法等,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2)實驗教學評價是學生獲得肯定的重要途徑,也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加油站和維修站[5]。改革當前教學實驗考核和評分方式,注重對實驗全過程的考核,建立更加有利于學生知識、技能、綜合能力全面發展的綜合考核評價體系,制定各項考核評分標準。形態學實驗教學考核采用平時成績(包括實驗態度、實驗預習、實驗操作、實驗報告),實驗設計和期中、期末考試相結合的形式,從知識、技能、綜合能力和創新能力方面對學生的綜合素質作出全面評價。考核貫穿于實驗教學全過程,有利于實用型醫學人才的培養。
根據課程目標要求,以網絡學習特點為基礎,研究制定實驗教學信息化平臺的框架模式、內容布局等。平臺一、二級菜單設置為:首頁(中心簡介、消息發布、新聞動態、教學日歷、友情鏈接),實驗室設置,實驗教學(教學體系、教學方法與手段、實驗教案與課件、實驗教材、實驗考核、第二課堂),實驗條件(儀器設備、標本、模型),實驗管理(學校文件、學院制度、實驗室守則、環境安全、應急預案),交流互動(在線交流、實驗查詢、實驗室預約、成績查詢、實驗報告、在線評價),學習園地(精品課程、網絡課程、圖片資料庫、病例資料庫、動畫集錦、題庫、實驗網絡考試與練習)。通過多媒體、網絡、顯微互動技術使實驗教學向微機化、網絡化、師生互動、人機互動方向發展,拓展學生的自學空間,從而不斷提高其自主學習能力。
為了實現實驗室管理的規范化、科學化,保證實驗室資料的完整性和工作的連續性,必須做好實驗室檔案資料的管理工作。實驗室檔案管理工作由實驗室主任負責,指定專人進行檔案的收集與管理。檔案資料收集、管理范圍包括:(1)實驗室建立的論證、研討資料和審批文件。(2)實驗室發展規劃、計劃,實驗室工作會議記錄、決議和決定,實驗室工作總結等文件和資料。(3)實驗室的各項管理規章制度。(4)實驗教學任務、進度,預實驗,實驗教案與課件,實驗報告,實驗教材,第二課堂,教學資源,實驗日志等資料。(5)實驗室建設及經費使用情況。(6)實驗室儀器設備使用、保養、維護情況記錄和設備的相關資料。(7)實驗室各項管理規章制度執行情況的檢查記錄,實驗室考核、評比情況記錄,實驗室及實驗室人員的獎懲決定等記錄,實驗室人員管理情況及人員培訓情況記錄。(8)實驗室建設、管理、改革等方面的文件資料及日常工作中的重要文件資料。
綜上所述,實驗教學規范化、標準化建設是實驗教學與實驗室一體化管理創新體系的重要支撐,通過規范化、標準化以及相關政策的實施,可以整合優質資源,激活運行機制,顯著提高教學效果,充分發揮實驗教學在人才培養中的重要作用[6]。
[1]劉娜,王昊,劉麗,等.人體解剖學教學過程規范化的研究[J].首都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增刊):241-243.
[2]孟桂霞,任麗麗,楊黎明,等.以病理學為中心的形態學實驗教學的優化與整合[J].醫學信息,2010,23(11):4147.
[3]戴蔚荃.藥學專業化學實驗教學內容的改革初探[J].藥學教育,2005,21(5):411-412.
[4]孟桂霞,張丹丹,楊黎明,等.病理學實驗課多元化教學法的探索與實踐[J].現代醫藥衛生,2012,28(7):1102-1103.
[5]莊麗莉.形態學實驗教學體系改革初探[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0,31(14):2303-2304.
[6]王小燕,戴蔚荃,章玲,等.標準化建設對基礎實驗教學影響的實證研究[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2,31(7):149-152.
G420
A
1671-1246(2014)05-0100-03
注:本文系首都醫科大學校長基金資助課題(13JYY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