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蓓蕾,吳國華
(鄭州大學護理學院,河南 鄭州 450052)
臨床實習期間本科護生職業情感變化及對護理教學的啟示
林蓓蕾,吳國華
(鄭州大學護理學院,河南 鄭州 450052)
目的 了解臨床實習階段本科護生職業情感變化,提出針對性的護理教學對策。方法 采用目的抽樣法,選取實習結束的本科護生15名進行半結構式訪談,圍繞情感發展、職業認同、職業發展、職業規劃等主題展開;采用內容分析法對訪談內容進行分析整理。結果 本科護生實習階段職業情感發生顯著變化,從實習初期的激情與迷茫共存,實習中期的失落絕望,到最后實習結束時對護理職業的認同和熱愛。實習期間院前職業教育、帶教教師的言傳身教、病人的鼓勵支持、臨床真實經歷都有助于護生從無知、無助變得成熟、獨立且有擔當。結論 臨床實習可從行為、心智、情緒等方面促進護生職業情感發展,護理教學應重視護生職業情感教育、死亡教育及人文關懷能力培養等。
實習;本科護生;職業情感;護理教學
職業情感是指人們對自己所從事職業具有的穩定態度和積極體驗。職業情感具有三大特征,既是一種簡單化的主觀體驗,是一種外在化的情緒表現,又是一種內省化的心情心境[1]。對于臨床護理人員來講,情感控制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專業行為[2]。臨床實習是促進護生向臨床護理人員轉變的必經階段,也是學校護理教育的深化與延展[3]。實習開始,意味著學生必須經歷身份轉變、生活環境轉變及接觸對象轉變三大主要改變。有研究[4]顯示,護生在臨床實習期間會經歷不適應—適應—失落—再度認可等職業心理轉變階段。還有學者認為臨床實習期間多種因素對培養護生職業情感起到關鍵作用[5]。因此,了解臨床實習期間本科護生職業情感變化,分析職業情感教育中存在的不足與缺陷,可為進一步完善教學工作提供借鑒。
1.1 研究對象
選擇2012—2013年我校畢業實習本科護生15名,年齡21~24歲,其中女生12名,男生3名;省內醫院實習10名,省外醫院實習5名;實習期9~10個月;實習單位為5個附屬醫院,上海、深圳實習單位3個;實習科室包括內、外、婦、兒、精神科及社區等。受訪對象均有良好的溝通能力,為最大限度獲取全面信息,選擇不同實習單位護生。樣本量以資料達到飽和,不再有新的信息出現為準[6]。
1.2 研究方法
自行設計訪談提綱,對受訪者實施半結構式訪談,訪談前告知其研究目的及意義,并解釋訪談過程中會錄音,取得受訪者同意。訪談時間平均30~45分鐘,最長達1小時。訪談以“談談你實習生活的最大感受”為開場白,訪談過程中逐步深入并不斷追問,緊緊圍繞護生實習過程中情感發展、職業情感、職業認同、職業規劃等主題。
1.3 資料分析
訪談結束后由研究者和兩名本科護生將訪談錄音形成文字稿,隨后將文字稿發給受訪者,核對資料的真實性和準確性。之后分別由兩名研究者仔細閱讀文字稿,逐步深入分析、提煉主題、編碼分類等[6]。
15名受訪者中有12名是被動調劑或被動報考護理專業,這一結果說明護生在選擇護理專業之初,已經存在不穩定的職業心態。有研究顯示[7],經歷過學校教育、臨床實習以及工作之后,大多數護生能夠逐步從失落、失望轉變為認可、適應護理專業。訪談結果也顯示護生實習初期會出現各種情感體驗,但帶教教師言傳身教、病人認可和鼓勵等顯著促進了其對護理職業的角色適應,促進其護理職業情感積極發展。
2.1 實習中護生遇到的各種心理問題
2.1.1 實習初期滿懷激情與迷茫無助心理并存 護生滿懷憧憬和期待的心情開始臨床實習,同時也伴隨著迷茫與擔憂,不知道該如何應對臨床實習生活、如何做好身份轉變、如何應對病人的各種問題、如何溝通,擔心技術不過關等,這些問題都成為護生實習初期的障礙。有護生說“實習開始了,我對未來充滿憧憬,但卻不知如何下手”。“剛踏進這個醫院實習的時候,我似懂非懂,想到未來漫長的實習生活,心里一片迷茫,只有一股沖勁拼勁?!币幻茉L者還說:“自從報了護理這個專業就幻想著有一天能夠穿著潔白的護士服,行走在病房中,用自己所學的知識減少病人的痛苦,用自己的行動溫暖那被疾病折磨的脆弱的心。但是開始實習后,接受了醫院培訓,卻恍恍惚惚、跌跌撞撞地進入了實習的第一個科室?!庇纱丝梢?,在剛剛走出校門時,護生處于激情高昂狀態,但是卻普遍存在不知道如何開始實習的問題。
2.1.2 實習中男護生明顯出現激情消退、失落和失望心理 隨著工作時間的延長,職業倦怠成為護理行業的一個共性問題[8]。在訪談過程中發現護生實習中也遇到同樣的問題,而男護生更為明顯。一位男護生提到“操作基本熟練后,每天都是重復性的工作、重復的技術勞動,感覺非常失落和失望”。另一名男護生沒有表達明顯的失落,但是在問及實習經歷時說:“護士真的很偉大,無私奉獻,帶教老師懷孕了還每天積極上班,再苦再累也要微笑面對?!彪S后卻說:“可是,護士工作在很多人看來,卑微、繁瑣,意義不大。”女護生實習過程中的這種情緒變化沒有男護生明顯。
2.1.3 直面死亡經歷對護生心靈觸動最大 12名護生均不同程度提到了“死亡”話題,也談到了自己直接面對死亡時的心理波動。訪談發現,通過經歷“死亡事件”,可以加深護生對護理工作內涵的認識,對做人做事的理解,對生命及關愛的感觸等。一名男護生說自己在QQ空間里寫過這樣一句話“陳**,我會永遠記住,這個名字會讓我想起很多,也會一直激勵我”。后來訪談中得知,陳**是一名他見過的8月大死亡的小女孩。另一名護生說:“那天,我在搶救完老伯伯后,徹底崩潰了,從入院到死亡僅僅7天,生命怎么可以如此脆弱。搶救完淚水奔涌而出,讓我想起了遠在家鄉的爸媽,真應該給他們更多的關愛?!?/p>
2.2 臨床實習促進護生產生積極職業情感體驗
2.2.1 院內職業教育有助于調動護生工作積極性 護生臨床實習前都會接受醫院開展的院前培訓。通過訪談發現,不同醫院培訓重點不同,對護生工作積極性及職業榮譽感影響差異較大。某護生在上海某醫院實習,院前培訓對其影響非常巨大。她說:“剛來的時候,醫院開展了培訓,介紹了當前醫院護士的職業發展現狀,護理部主任在攻讀博士后學位,護士長在攻讀博士學位,好多護士在不斷提高自己的學歷。她們每天工作很累,但是一直微笑著,因為生活有目標很充實?!蓖ㄟ^培訓讓其堅定了考研的決心,最終也被國內一所重點高校錄取。實習期間醫院提供的各種講座及鍛煉機會也會讓護生對專業有更深入的理解,3名受訪者都提到“科室內的小講課鍛煉了我的能力,也讓我認識到護理更重要的是健康教育和關懷”。
2.2.2 帶教教師的工作方式及學習行為對護生職業認同的影響深遠 護生實習過程中,對其職業思想形成、職業情感發展最為重要的就是帶教教師[9]。一位好教師不僅能從技術上促進學生成長,更重要的是從思想上指導學生成熟、成長,培養學生愛的能力。有護生說“我的帶教老師講解知識很細致,還很耐心,從來不對我們發脾氣,并且還利用自己的下班時間,為我演示肌肉注射的操作步驟。她是唯一一個每次下雨都會問我有沒有帶傘的老師,唯一一個每天都問我怎么吃飯的老師”。還有護生說“帶教護士長說學無止境,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充分提升個人能力,為護理專業做更多更大的貢獻。”在訪談中該生提到“同學覺得我是變化最大的一個人”,更加說明在實習過程中,帶教教師的職業態度和學習行為對培養和提升護生的職業情感至關重要。帶教教師的言傳身教會讓護生更加珍惜、珍愛即將面對的工作。
2.2.3 照顧病人及其家屬的成就感可提升護生職業信心 訪談中,護生都不同程度地提到了病人或其家屬的激勵作用,這對實習初期的他們具有明顯的正性作用?!八≡浩陂g一直都親切地稱呼我‘小侯’,這讓我感覺很有成就感,至少我的病人給予了我極大的鼓勵?!薄坝幸淮螢橐晃皇迨逶?,第一次沒扎上,那位叔叔卻鼓勵我說,沒事姑娘,這點疼不算什么,再來一次,你別急,慢慢來。當時真的覺得既感動又自責?!薄坝形徊∪撕芨屑の遥€特意在病人留言薄上表揚了我,我真的非常開心,感覺自己學到的東西真正幫助到了病人,也加深了對護士這個職業的理解。”“有一個小男孩,每次給他換藥,他總是對我說:‘謝謝阿姨!’”
2.3 臨床實習促進護生外在職業行為表現發生變化
職業情感發展中有一項是外在行為表現,通過訪談我們發現護生在實習過程中的行為也發生了明顯的變化。有護生反映“通過實習我才發現,打針發藥只是臨床護理工作的一部分,溝通交流、健康教育也是護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內容,為其他護理工作的順利進行提供了保障,于是我開始積極提高自己的健康教育能力”“實習經歷讓我不僅做好了應做的事情,也有了一定的責任感,把自己當作是科室的一員,會操心很多事情”“一位未婚先孕的媽媽,因為雙胞胎都是畸形而流產,我盡我所能地開導她,她慢慢理解并轉變了心態,開始敞開心扉和我聊天,說很感激我”“其實護士真的不僅僅是做好護理操作就行,護士還可以在合適的時候給予別人想象不到的幫助”。由此可見,實習中積極的體驗也會促進護生主動學習及關懷病人。
2.4 臨床實習有助于護生心境心智逐步轉變并趨向成熟
職業情感發展還包括心境心智的發展與成熟。訪談發現,護生對責任、愛、關懷等有了更加深入的認識和理解。有護生說“10個月的學習,讓我感悟到了護理工作背后的責任,讓我由一個懵懂的學生成為一名即將走上工作崗位的護士。通過實習加深了我對護士職業的理解,知道作為一名護士要有奉獻精神。實習結束了,意味著我們即將踏上工作崗位,相信經過一年的鍛煉我們更加成熟,更加穩重,更能擔起做一名護士的責任”?!巴ㄟ^實習,我們深刻地認識到一名好的護士要踏踏實實地做好每一項工作,用心做事,因為一個動作、一件小事都可能會影響到病人的生命。”“對病人,我學會了真心;對家屬,我學會了耐心;對工作,我學會了責任心;對我自己,我擁有了信心;對護士,我始終有一顆崇拜敬仰之心?!?/p>
3.1 護理教學應重視臨床實習前教育
護生在實習之初的激情與迷茫共存等會影響其參與實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很多護生開始實習時不敢參與、不敢主動尋求機會,說明學校教育與臨床實習過渡環節仍需改進和完善。在護生臨床實習前開展不同形式的指導,如邀請臨床護理人員講解醫院情況;實習開始前由學院教師帶領,進行為期1~2周的臨床見習;請往屆實習生分享經驗;采用綜合情景模擬等方式,強化技能培訓。讓護生盡早了解臨床工作現狀,客觀認識工作現實以及自身存在的不足,從而以樂觀、積極、主動的心態開始臨床實習。
3.2 護理教學應加強護生溝通及健康教育等軟技能培訓
訪談中,受訪者不同程度地提到了人際溝通的重要性,也認識到護理工作更重要的是健康指導,但是掌握了知識不一定能夠為病人講解出來。且實習初期護生的恐懼、無助也和他們的溝通能力不強有很大關系。因此,學校應重視護生溝通能力以及健康教育能力培養,在關注各項護理操作技能培訓的同時,將護生軟技能作為護理教學的重點內容。
3.3 適度開展死亡教育,提高護生人文關懷能力
訪談中發現,死亡對護生心靈觸動較大,且多為正面的作用。國外早在1996年就開始對護士進行死亡教育培訓[10],近年來有不少學者開展臨床護理人員死亡教育的相關研究[11]。因此,學校應充分認識到死亡教育的作用和意義,通過死亡教育讓護生真正感受到生命的意義和價值,體會生命消逝對親屬及家庭的影響,培養護生人文關懷意識,提高其人文關懷能力。
臨床實習是護生蛻變成一名合格護理人才的必經階段,會讓護生更加深刻地了解和認識護理工作的內涵與價值,其中實習醫院的帶教制度、帶教教師素質等都會對護生職業情感的產生與發展起到重要作用。同時,實習過程中護生遇到的一些問題及應對措施也提示學校教育工作仍需進一步改進。因此,強化實習階段管理工作、重視學校人文素質教育對幫助護生順利過渡,進而促進其職業情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1]沈潔,陸箴琦,姜安麗.腫瘤護理人員職業情感體驗的質性研究[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3(1):11-14.
[2]Helmich E,Bolhuis S,Laan R,et al.Medical students’emotional development in early clinical experience:a model[J].Advances in health scien-ces education:theory and practice,2013(13):9477.
[3]姜金霞,彭幼清,蔡碧琴,等.實習護生對基礎護理真實感受的質性研究[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2(2):7-11.
[4]李紅芍,周慧潔,蔡志翔,等.高校護生實習體驗的訪談和分析[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1(11):24-26.
[5]劉彥慧,曹曉媛,張燕鳴,等.176名護理本科生臨床實習滿意度現狀及其影響因素[J].中華護理雜志,2011(3):61-64.
[6]陳向明.質的研究方法與社會科學研究[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0.
[7]陳愛萍.護理本科畢業護士從事臨床護理實踐的真實感受[J].中華護理雜志,2006(11):69-72.
[8]陳晶晶,宋錦平,楊靜.規范化培訓護士職業倦怠現狀調查及相關因素分析[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20):68-70.
[9]杜玉鳳.臨床護理帶教老師的選拔與培養[J].護理管理雜志,2004(7):44-46.
[10]沈峰平,趙繼軍,崔靜.運用Delphi法構建我國護士死亡教育核心知識體系[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3,29(18):208-231.
[11]Frommelt K H.The effects of death education on nurses’attitudes toward caring for terminally ill persons and their families[J].American Journal of Hospital Palliative Care,1991(5):37-43.
G424.4
A
1671-1246(2014)13-007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