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杏英,胡雪原
(重慶三峽醫藥高等專科學校,重慶 404120)
兼職教師是醫學教育的重要力量之一,對促進理論與實踐的融合,培養實用型醫學人才發揮著重要作用。針對醫藥高職院校兼職教師隊伍普遍存在的教學意識不強、整體教學水平不高等問題,我校中醫系在中醫專業師資隊伍建設中,應用“專兼結對”的兼職教師培訓模式,取得良好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我校中醫系2011—2012學年聘用的中醫專業兼職教師35名,2012—2013學年聘用中醫專業兼職教師40名。75名中醫專業兼職教師均符合以下聘用條件:具有醫師及以上職稱和本科以上學歷,且從事中醫臨床工作5年以上;醫學碩士以上學歷者從事中醫臨床醫療工作2年以上;主要承擔中醫專業臨床課程的理論、實訓等教學工作。
將2011—2012學年聘用的35名中醫專業兼職教師設為對照組,2012—2013學年聘用的40名兼職教師設為實驗組。對照組采用以往的集中到學校參加講座、聽課形式進行培訓,實驗組采用“專兼結對”的兼職教師培訓模式。
“專兼結對”的兼職教師培訓模式,指每名新聘兼職教師與1名專職教師結對,相互定期交流、學習、聽課評課(每月至少1次),利用QQ、博客、微信等現代網絡資源加強溝通。專職教師指導兼職教師教學內容的組織與設計、授課計劃和教案的書寫、課件的制作、與學生溝通的技巧、教學方法與教學藝術、試題編制等。
1.3.1 學生評教 各組授課結束后,組織2011—2012學年、2012—2013學年兼職教師授課的學生對兼職教師進行理論課、實訓課授課情況評分。評分包括教師的教學態度、素質、教學方法與內容、教學效果4個項目,總分100分。
1.3.2 兼職教師滿意度評價 在咨詢專家后自制兼職教師滿意度調查表,主要包括承擔教學的意愿、教學工作滿意度、臨床與工作沖突等內容,對75名兼職教師進行滿意度調查。
本次調查向學生發放評教問卷123份,收回有效問卷118份,有效回收率95.9%。向兼職教師發放兼職教師滿意度調查表75份,收回有效問卷72份,有效回收率96.0%。以統計軟件SPSS 16.0進行統計學分析,使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和t檢驗。
(1)兩組中醫專業兼職教師年齡、職稱、工齡差異無顯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2)學生評教。由表1可見,學生對兩組兼職教師實訓課評教總分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學生對兩組兼職教師理論課評教總分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5)。由此可見,學生對實驗組兼職教師理論課教學評價較高。
表1 學生對中醫專業兼職教師教學評分比較(±s,分)

表1 學生對中醫專業兼職教師教學評分比較(±s,分)
組別 n 實訓課 理論課實驗組對照組354081.19±1.1580.98±1.4977.5±4.176.1±3.3
(3)兼職教師滿意度評價。由表2可見,兩組兼職教師滿意率有顯著性差異(P<0.05)。實驗組兼職教師對“專兼結對”的兼職教師培訓模式更滿意。

表2 兩組兼職教師滿意率比較(n)
兼職教師是指兼任某學校課程教學或其他工作的教師[1]。中醫專業兼職教師具有臨床經驗豐富、操作技能嫻熟、動手能力強的教學優勢,但在理論教學、教學模式、教學方法與手段等方面存在不足。針對兼職教師的教學弱項,采用“專兼結對”的兼職教師培訓模式,使專兼職教師相互聯系、定期學習交流,互通有無、取長補短;兼職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能及時獲得指導,專職教師的臨床教學資源得以豐富,加深了對醫療新技術的了解。同時,“專兼結對”的兼職教師培訓模式通過教師間相互溝通,自主確定聽課、指導的時間、地點,并通過現代網絡資源進行交流學習,增加了兼職教師教學培訓、學習的自主性與靈活性,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教學工作對其正常工作和休息的影響,提升了其參與教學培訓的積極性。因此,“專兼結對”的兼職教師培訓模式是提升兼職教師教學水平,調動兼職教師教學積極性,建立“雙師素質”教學隊伍的有效途徑之一。專兼職教師結合,既有助于提高高等教育教學水平,又能使學生獲得較高質量的教育供給[2]。
[1]顧明遠.教育大辭典(上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2]李燕.美國高校兼職教師的發展研究[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5(7):8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