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萍,楊麗萍
(民樂縣人民醫院,甘肅 民樂 734500)
醫德教育在產科實習醫學生臨床教學中的實踐
張 萍,楊麗萍
(民樂縣人民醫院,甘肅 民樂 734500)
通過提高產科醫師醫德修養,使產科醫師在傳授專業技能的同時加強實習醫學生醫德教育,培養既有高超臨床專業技能又有高尚醫德修養、能夠承載患者生命重任的新一代臨床醫務工作者。
醫德教育;產科;臨床教學
臨床實習教學目標是培養面向臨床一線、不僅具有豐富醫學知識和臨床經驗,更具有高尚醫德的醫務工作者。在大力推進醫療衛生改革和建設的過程中,加強醫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特別是醫德教育尤為迫切。近年來,我科在醫學生實習教學中滲透醫德教育,收到滿意的成效,現總結如下。
“醫者,仁術也?!贬t師不僅要有精湛的專業技術,更要有高尚的醫德品質。高尚的醫德修養是醫學生成為一名合格臨床醫師的必備品質。臨床帶教醫師在教學中加強醫學生醫德教育,倡導“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培養醫學生畢生奉獻醫療事業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是當前醫療衛生事業健康發展的必然要求。產科醫師的服務對象在大眾眼里是健康的人,其承載著兩個家族幾代人的希望,必須加強產科實習醫學生的醫德教育,使其樹立“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不僅要具備“仁術”更要懷有“仁心”。
2.1 加強產科醫師自身醫德修養
2.1.1 提升醫師自身醫德修養 產科臨床醫師在實習教學中不僅要向醫學生傳授產科專業技能,還要培養其高尚的職業道德。醫師的醫德修養和醫院醫德醫風氛圍對實習醫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1]?!罢讼日骸?,醫院必須建立公開的醫德醫風行風評議機制,督促帶教醫師提升醫德修養。
2.1.2 言傳身教,將醫德教育滲透于臨床技能操作中 臨床實習階段是培養實習醫學生高尚醫德修養的關鍵時期。帶教醫師不但在專業技能上更要在醫德修養上為實習醫學生做表率。在我國西北地區,傳統習俗要送紅包化解接產者遇到的晦氣,但是作為產科醫師肯定不能收,家屬就會擔心醫師不盡力,對這種情況,筆者教導實習醫學生不僅要推辭、耐心解釋,更要選擇恰當的方式,可在科主任或護士長知情的情況下轉送給出生嬰兒。再如,產科診療常常涉及患者隱私,醫師在采集病史時,態度要和藹,與患者保持恰當的溝通距離,保護患者隱私。產科檢查時,動作輕柔,并用屏風遮擋。介紹病情時語言要通俗易懂,鼓勵產婦母乳喂養,并協助其哺乳,與患者及其家屬建立充分信任。帶教醫師的言傳身教,使實習醫學生樹立了關愛患者、尊重患者、服務第一、救死扶傷的職業道德觀。
2.2 豐富實習教學內容
在產科臨床教學中還要增加其他教育內容,如執業醫師法、醫改政策、醫德醫風、醫患關系、患者權利、醫師職責等。
2.3 豐富臨床教學方式
2.3.1 開展醫德知識培訓 實習初始即對實習醫學生進行實習前培訓,使醫學生明確臨床實習的目的、內容和任務,強調醫師醫德修養在臨床診療活動中的作用,提供真實的醫德修養教育素材,使實習醫學生深刻理解高尚醫德是成為合格醫師的必要條件。
2.3.2 在實踐教學環節重視醫德教育 在產科專業技能教學中,大部分實習醫學生注重專業技能知識點的掌握,忽視醫德教育內容。我科對產科學實習教學內容進行了調整,在教學目標中對實習醫學生醫德素養提出具體要求,使帶教醫師真正做到傳授“仁術”,培養“仁心”。
2.3.3 個案教學法 產科醫師的服務結果不外乎母子平安,保全母親或孩子,或者一尸兩命。個體的差異導致即使正常分娩也難免出現意外,因此,產科實習時首先要強調合格的醫師必須具有高度的責任心和一心為患者服務的慎獨精神。在分娩教學中筆者要求實習醫學生認真評估產婦的各種因素,選擇恰當的分娩方式,嚴密觀察產婦產前、產中和產后的情況,通過案例教學加強實習醫學生的認知。例如一位產婦在產后觀察期間害怕疼痛不讓護士按摩子宮,認為產后陰道流血是正?,F象,血壓下降,直至醫師檢查時才發現產婦宮頸裂傷,雖經宮頸縫合、輸血輸液等治療挽救了產婦的生命,但是不僅增加了產婦的痛苦而且增加了醫療成本。通過這類案例引發實習醫學生思考,使其深刻認識到合格的產科醫師必須具備“仁心”和“仁術”。
2.3.4 角色扮演法 在產科實習醫學生臨床教學中,筆者采取角色扮演法,要求醫學生扮演患者角色,讓其思考醫務人員的言行是否恰當?換位體驗患者心態。例如在第二產程實踐教學中遇到一位孕婦,雖然宮口已經開全,但因為害怕而要求剖腹產。筆者讓實習醫學生思考能否改變分娩方式?應該怎樣對待產婦?如果自己是這個產婦,會有什么樣的心理反應?從而真正理解醫德修養和專業技能的關系。
2.3.5 討論分析法 在產科臨床教學中針對國內有爭議的大的醫療事件組織實習醫學生分組討論,分析事件發生時患者的心理反應和醫師的處理方式。通過師生面對面的討論交流,讓實習醫學生深刻體會到高尚的醫德和高超的技能是合格婦產科醫師的左右手。例如通過討論“醫師推銷奶粉事件”和“賣嬰事件”讓實習醫學生明確醫德是合格醫師的基本修養。通過討論2012年的“哈醫大事件”和近期的多起傷醫事件,讓實習醫學生討論構建和諧醫患關系中醫者的責任,明白事件的實質是醫患信任危機。
2.3.6 將醫德教育滲透在臨床教學各個環節 帶教醫師要將醫德教育滲透在醫學生實習教學的各個環節,如練習產科檢查時,有的醫學生不遮擋屏風,動作粗暴;有的醫學生怕臟怕累,不愿動手;有的醫學生存有職業歧視。筆者及時制止這些現象并對實習醫學生進行教育,讓其明確實習是為了將所學醫學知識應用到臨床診療活動中,應該珍惜實習機會,認真實踐,熟練掌握專業操作技能,培養“醫者父母心”的情懷和一視同仁的職業操守。
2.3.7 讓醫學生盡早實踐臨床操作技能 由于產科醫師的服務對象是女性,診療常涉及患者的隱私,有些患者及其家屬常拒絕實習醫學生操作,禁止男性實習醫學生觀摩。為此,筆者在實習教學中注意培養醫學生的醫患溝通技巧,以消除患者的顧慮,取得患者及其家屬的理解和配合,逐步培養醫學生“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
臨床教學中臨床醫師不僅要傳授專業技術,更要通過多種形式加強醫學生醫德教育,喚起醫學生對承載患者生命安全和救死扶傷的責任感、使命感,將學習豐富的醫學知識及嫻熟的臨床技術與培養高尚的醫德有機地融為一體,使醫德教育滲透于臨床教學的各個環節,培養出具備高尚醫德、高超技能的新型醫學人才。
[1]黃麗.高職高專婦產科教學中滲透職業道德教育的探索[J].安徽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9(4):95-96.
G416
A
1671-1246(2014)13-009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