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敏
(曲靖醫學高等專科學校,云南 曲靖 655000)
利用虛擬藥品進行藥理學實驗
王志敏
(曲靖醫學高等專科學校,云南 曲靖 655000)
為實現高職高專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培養目標,嘗試在藥理學實驗引入虛擬藥品,以培養不同專業學生的藥理學應用技能,提高學生臨床思維能力,使學生在校期間與臨床用藥零距離接觸。
虛擬藥品;實驗教學;藥理學
高職高專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在藥理學這門學科中高素質技能型人才主要體現在學生對藥物的應用能力,這就要求學生在校期間初步掌握藥物選擇、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等技能。而這些技能的培養主要通過實驗教學實現,但目前藥理學實驗大多以驗證性實驗為主,應用性實驗較少,為彌補這一不足,我校引入了虛擬藥品進行藥理學實驗。
(1)可針對不同專業學生進行不同的藥理學技能訓練,培養出適合不同崗位的技能型人才。藥理學對于很多醫學專業來說是必須開設的一門課程。在藥理學理論教學中,依據專業特點,重點講授某些章節,但同時也要考慮到藥理學知識的系統性和整體性,對教學大綱要求的藥物應進行系統講解。在驗證性實驗中,實驗內容多是針對藥物的某一特點而設計的,對于藥物在臨床上的系統應用、靈活應用訓練不多。而引入虛擬藥品進行藥理學實驗,可針對不同專業要求設計不同訓練內容,既能提高學生的技能又能體現專業特點。如眼視光專業要注重眼科用藥及給藥方法、點眼時的注意事項,影像專業要注重輔助診斷藥物的使用,檢驗專業要注重藥物對檢驗結果產生的影響,口腔專業要注重麻醉藥物及口腔常見病的藥物治療,文秘專業要熟記藥物名稱、分類及大體作用,護理專業要注重藥物的使用方法及用藥監護,臨床專業和藥學專業要注重藥物的作用、作用機制、臨床應用、不良反應及注意事項,此外藥學專業還要掌握藥物的相互作用、配伍用藥、儲存養護、合理用藥、處方審查等。通過虛擬藥品展示為不同專業學生提供一個學習平臺,教師可根據專業設計不同問題,讓學生有針對性地選擇部分藥物進行重點學習。
(2)理論教學與臨床用藥相聯系。藥理學教材收載的都是一些經典藥品,但其中有些藥物在臨床上已不再使用,有些藥品教材敘述較少,有些藥物在臨床上的應用與理論教學有顯著差異。再者目前臨床上使用的藥品有幾百種,甚至上千種,顯然藥理學教材收錄的藥物與臨床用藥明顯脫節,不能充分滿足學生在工作中的需要。虛擬藥品實驗教學是以《國家基本藥品目錄》收載的藥品為藍本,針對性地收錄了一部分藥品說明書。《國家基本藥品目錄》是為了保證醫療所需的基本藥物供應,降低醫療費用,促進合理用藥而制定的。藥物遴選原則是:“臨床必需、安全有效、價格合理、使用方便、中西藥并重。”這些藥物基本能滿足基層醫療衛生單位的診療需要。通過虛擬藥品學習,學生在校期間就能接觸到基層醫院日常診療所用的藥品,有助于學生盡快適應今后工作崗位。
(3)鞏固知識點,拓寬知識面,培養臨床思維能力。藥品說明書是臨床用藥的依據,只有全面掌握了藥品說明書,才能做到合理用藥。藥品說明書雖然主要與藥理學有關,但還與生理學、生物化學、病理學、免疫微生物學、診斷學、臨床醫學及藥劑學等相關知識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雖然有些知識學生已經學過,但只是記憶,還不能靈活應用,甚至對有些知識點記憶已不太清晰。再者,在學習藥理學的同時,學生基本上還沒有接觸到臨床醫學知識,對于藥品說明書部分專業術語及專業知識還很陌生。所以對于在校學生來說要讀懂所有藥品說明書有一定難度。為方便學生對藥品說明書的理解學習,在一些學生理解困難的地方增加相關知識描述。學生看不懂藥品說明書時可查詢相應知識點,加深理解。這種多學科聯系的學習方法,能及時鞏固所學知識,拓寬學生知識面,啟發學生掌握藥理學學習方法,培養學生臨床思維能力。
(4)開放實驗室,降低實驗成本。通過整理各學科知識建立一個虛擬藥品實驗教學平臺,學生隨時可以進入實驗室,根據實際問題查找所需知識,進行針對性學習,提高學習效率及學習興趣。傳統實踐教學要消耗大量動物,實驗成本較高。而虛擬藥品實驗室建設成本不高,各教學資源可重復利用,故在保證實踐教學學時的前提下,虛擬藥品的引入,可適當減少驗證性實驗,從而降低實驗成本。
(5)藥物信息更新速度快,始終與臨床保持緊密聯系。根據不同時期國家公布的基本藥品目錄,及時增減教學資料,使藥品及相關信息始終與臨床緊密聯系,避免學生在以后工作中出現知識斷代現象。
2.1 設計實驗內容
利用虛擬藥品進行藥理學實驗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因此,實驗內容設計應遵循以下原則。
(1)根據專業設計實驗內容。由于實驗教學學時有限,實驗內容不可能面面俱到,對于大多數學生來說,專業不同就決定了他們今后從事的職業不同,也導致了對藥物的應用技能不同。只有設計適合本專業的實驗內容,才能在有限的時間內提高學生應用能力。
(2)根據臨床實際應用率設計實驗內容。《國家基本藥品目錄》所收錄的藥品在基層醫院均能接觸到,但不可能每個藥物都在實驗教學中講授,所以應選擇學生今后工作中接觸最多的藥物進行實驗設計。如基層常見病主要為呼吸系統、消化系統、泌尿系統疾病,最常見的病因是感染,故可圍繞抗菌藥、抗病毒藥、鎮咳藥、祛痰藥、平喘藥、抗消化性潰瘍藥、助消化藥、瀉藥與止瀉藥等藥物設計實驗內容。而臨床專業注重藥物使用,護理專業注重藥物護理,檢驗專業注重藥物對肝腎功能、三大常規的影響,藥學專業注重藥物使用的安全、合理,影像專業注重對呼吸、消化、泌尿系統進行輔助診斷用藥。
(3)以病例為載體設計實驗內容。收集臨床常見經典病例,通過對病例、診斷及治療指南的講解,讓學生掌握疾病的治療原則及藥物正確選用方法,以處方或醫囑形式表現出來,并說明選藥依據。
2.2 學時安排
三年制高職高專教學中學時總體不足,導致藥理學學時偏少。為不影響整體教學任務,虛擬藥品實驗暫時定為2~4學時,在不斷總結經驗加以完善后,可逐漸增加虛擬藥品實驗,適當減少動物性實驗。
2.3 教學時間安排
利用虛擬藥品進行藥理學實驗,要求學生有一定的理論基礎,故應在相關知識學完后進行實驗教學。
2.4 實驗用品及資料
利用空藥盒、藥品說明書、相關知識描述、疾病治療指南等建立虛擬藥品實驗室。
我校利用虛擬藥品進行藥理學實驗教學還處于初步探索階段,還需了解學生學習效果和要求,不斷改進教學方式,找出更加適合我校高職高專藥理學實驗教學的方法。
G424.4
B
1671-1246(2014)13-009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