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軍
(蘇州工業園區服務外包職業學院,江蘇 蘇州 215123)
鄉村外包對江蘇服務外包產業影響研究
戴軍
(蘇州工業園區服務外包職業學院,江蘇 蘇州 215123)
金融危機與歐債危機的雙重背景下,美國服務外包領域的鄉村外包作為一種新興產業新模式,正受到業界高度重視。專家預測,隨著鄉村外包模式的逐漸成熟,美國極有可能將在亞洲的離岸外包業務轉變成鄉村外包模式發包。文章在對離岸外包企業進行調查問卷、深度訪談與參看內部資料的基礎上,借助扎根理論研究鄉村外包模式對江蘇省服務外包產業的可能性影響,經過開放性編碼、關聯性編碼與核心性編碼分析總結出8個結論,構建了一個包括3個一級指標、6個二級指標、12個三級指標的有效應對鄉村外包的競爭力體系。研究結果表明,鄉村外包模式降低了美國接發包企業的成本、國際市場風險、匯率風險與國際法律糾紛風險等,也符合美國政府刺激經濟復蘇、呼吁提高就業率的號召。江蘇省承接離岸外包的企業必須采取積極措施加以應對。
鄉村外包;扎根理論;新興產業;轉型升級
Thomas L.Friedman的著作《The world is flat》指出通過服務外包方式可以讓世界成為平坦的,并指出近十幾年來歐美等發達國家大型公司為了提升自己的核心競爭力,紛紛將非核心業務剝離給發展中國家的專業服務商完成[1]。亞洲一直是對歐美的接包源地,特別是中國與印度這兩個世界人口大國,具有得天獨厚的從事服務外包業務的人口優勢。2008年的金融危機與2009年的歐債危機在時間上已經成為過去,但是其對實體經濟的影響依然存在,而且長期內難以消弭。雙重危機背景下,美國服務外包領域的鄉村外包作為一種新興產業新模式,迅速在服務外包領域引起高度重視。甚至有專家預測,隨著鄉村外包模式的逐漸成熟,美國極有可能將在亞洲的離岸外包業務轉變成鄉村外包模式發包。鄉村外包的定義目前尚無統一的概念,通常認為是在美國內陸靠近大城市的偏遠城市開辦專業化公司,然后對大型企業開展接包業務。鄉村外包模式同中國與印度提供的服務外包模式極為相似,最大的不同是工作地點在美國國內,因此也被稱為國內外包。十八大提出產業必須走轉型升級之路,服務外包產業低碳環保,幾乎零污染,是個低碳經濟增長點。截止2012年底江蘇省注冊服務外包企業6524家,吸納84.27萬人就業。2012全年江蘇省完成離岸服務外包合同額118.5億美元,同比增長53.6%;離岸服務外包執行額97.8億美元,同比增長53.3%。從離岸外包業務來源地看,美國業務來源最多,占離岸服務外包執行額的26.9%,達26.36億美元,增長58.5%,業務量居各國首位;其次是日本、中國臺灣和中國香港,離岸服務外包執行額分別為11.45億美元、8.99億美元和7.50億美元,分別占全省離岸服務外包執行額的11.7%、9.2%和7.7%,增長分別是45.1%、54.3%和26.2%;韓國是業務量增長最快的國家,增長61.9%,執行額達6.95億美元。江蘇省在產業轉型升級道路上大力發展服務外包產業,應積極挖掘服務外包企業內涵,提升與美國鄉村外包商的抗衡實力。鄉村外包模式如果形成一定的規模和占據一定的市場份額后必將沖擊離岸外包市場,江蘇省作為全球外包市場的主要承接地極有可能受到較大地影響。
1990年C.K.Prahalad and Gary Hamel在《哈佛商業評論》上從企業核心競爭力的角度對制造業領域將生產流程分割的行為進行了理論上的總結,并將其稱之為外包,這是學術界第一次明確地提出外包的概念。我國商務部把服務外包定義為發包商向客戶提供的信息技術外包服務和業務流程外包服務。國際服務外包指的是跨越國境的服務外包,發包商通過建立可控制的離岸中心或者國外子公司以合約方式將業務進行發包。從服務外包的發包方和接包方所在的地域來看,服務外包可以分為離岸服務外包、近岸服務外包與在岸服務外包。根據發包商與接包商所在地域、國別的不同,服務外包可以分為國內服務外包(即在岸服務外包)和國際服務外包(即近岸服務外包與離岸服務外包),在岸服務外包指的是和發包商與接包商來自同一個國家或地區,外包工作在境內完成;近岸服務外包指發包商與接包商分別隸屬于鄰近的國家;離岸服務外包也指發包商與接包商分屬于不同的國家,一般相隔比較遠。
在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中輸入“外包”關鍵詞,相關記錄為16388條,輸入“服務外包”關鍵詞,相關記錄有6908條,而輸入“鄉村外包”關鍵詞的搜索記錄為0條。在Baidu引擎上輸入“鄉村外包”關鍵詞,搜索記錄僅有1~2篇通訊報道。進一步對搜索到的研究文獻進行梳理不難發現,當前學者對于“外包與服務外包”的研究視角主要集中在“外包戰略、外包決策、外包績效以及外包的方式”等方面,對于外包風險也有部分涉及,但是對于“鄉村外包即國內外包”的研究目前仍是空白。因此,本文研究后危機時代鄉村外包可能對江蘇省服務外包產業造成的影響具有一定的意義。尤其在江蘇省強調產業轉型升級的大背景下,文章的研究有助于推進后危機時代江蘇省服務外包產業的跨越式發展,對于促進江蘇省服務外包產業低碳發展,增強與美國鄉村外包的接包商抗衡,提高江蘇省經濟發展水平都有重要意義。
1.扎根理論內涵與應用
扎根理論(Grounded Theory)主要由Barney Glaser、Anselm Strauss兩位學者于20世紀60年代共同探索出的一種管理研究方法,是指運用系統化的理論程序,針對某一管理問題或管理現象層層剖析并逐漸歸納出解釋理論的隸屬定性研究的一種方法[2]。扎根理論注重從研究資料中分析與總結出理論,一般分析程序包括:從研究資料中凝練出概念,對研究資料進行逐級登錄;對研究資料和提取的概念進行層層對比,采用系統化的理論程序比較與概念相關的生成性問題;剖析理論性概念,查找與對比各級概念之間的橫向與縱向聯系;對比性抽樣,采用系統化的理論程序對分析資料歸類編碼;歸納解釋理論,最終獲取理論解釋的厚度、方向度和差異度的邏輯整體性等。對研究資料進行歸類編碼是運用扎根理論進行研究問題的重要步驟,一般包括三個層級的歸類編碼:開放性編碼、關聯性編碼和核心性編碼。隨著扎根理論不斷被大家熟知,國外學者對扎根理論的應用研究越來越多,他們從多個角度對扎根理論進行了探索[3,4],國內也有眾多學者紛紛加入到扎根理論研究的行列中來,他們不光進行了理論的探索也進行了應用的研究[5-8]。Glaser、Strauss(1967)兩人皆認為自己提出的扎根理論就是由紛繁的資料中經過提煉與總結如何識別與發現理論的一種方法論[2]。Strauss、Corbin(1994)[9]進一步研究指出扎根理論尤其強調研究理論的發展性,理論來源于所搜集的大量研究資料,在運用扎根理論時要注意研究資料與對比分析的不斷照應。Layder D(1983)[10]指出扎根理論研究過程包括比較、思考、分析、轉化與建立這幾個階段,其中分析階段注重嚴密性與邏輯性。在定性研究領域,扎根理論是研究方法的一個重大突破,幾乎具有里程碑意義[11]。扎根理論具有較廣泛的應用空間,首先被應用于社會學研究領域,之后逐漸被應用于其他領域[12]。

表1 開放性編碼
2.調查問卷
本研究采取兩輪調查問卷,調研地點為南京與蘇州,這兩個城市地處長三角經濟前沿,而長三角的離岸外包業務較我國其他地區發達,因此調研結果具有一定代表性。調研對象為離岸外包企業,企業均齡為3.5年,第一輪在南京與蘇州共計調查問卷120家企業,兩地企業數量比例控制為1:1,問卷對象為企業經理與員工比例控制為1:1。第二輪問卷在前期的120家企業中選擇30家企業進行深度問卷調查,兩地企業數量比例仍控制為1:1,被選企業均齡為5.5年,本輪問卷對象企業負責人比例控制為100%。其中 BPO(Business Process Outsourcing,業務流程外包)、ITO(Information Technology Outsourcing,信息技術外包) 與KPO(Knowledge Process Outsourcing,知識流程外包)的企業比例控制為1:1:1。剔除無效作答與灰色作答問卷,2輪問卷有效率78%以上,調查集中在服務外包產業園。問卷指標服從Likert 7點衡量,1~7表示非常不同意~非常同意。初始問卷提請某學院從事BPO、ITO與KPO研究方向的教師進行量表試填,并提請某服務外包研究所專家和離岸外包企業經理進行復檢。問卷設計量表參考了Dhanaraj[13]、Moore and Benbasat[14]的研究方法,在量表的信度、內容效度和區別效度方面進行了雙輪復合檢驗,并傾聽了專家建議,復檢后對問卷內容適當進行調整,使用SPSS15.0軟件進行數據錄入與分析。Cronbach's α系數均值>0.775,信度的可靠性與穩定性皆適中。兩輪問卷調查中收集了大量研究資料,在經過綜合整理與分析對比之后,為了確保調研資料的完整性和確切性,再次對這30家離岸外包企業進行回訪,采用深層訪談與參看企業內部資料分析等手段,對比分析前期兩輪調研結果,剔除灰色信息后運用扎根理論對研究資料進行歸類編碼分析,如表1~表3所示。

表2 關聯性編碼

表3 核心性編碼
3.歸類編碼分析(1)開放性編碼
開放性編碼分析目的是從研究資料中發現凝練的概念類屬,并對概念類屬施以命名及類屬化,最終確定概念類屬的屬性和維度。通過開放性編碼分析最終從研究資料中抽象生成出個60個開放性編碼(以部分內容示例),如表1所示。
(2)關聯性編碼
關聯性編碼分析主要目的是查找與構建概念類屬之間的關聯,以體現研究資料中各個范疇之間的關聯度與差異度。通過關聯性編碼分析最終得到6個關聯性編碼,如表2所示。
(3)核心性編碼
核心性編碼分析的目的是在所有已構建的概念類屬中經過系統化的理論程序對比分析后選擇一個核心類屬,信息逐級收縮被集中到與核心類屬相關的編碼中。對提取的6個關聯性編碼結合企業回訪與專家會商的原始資料進行不斷互動比較,發現“資源體系、經濟體系、社會體系”這3個核心范疇可以用來體現其他所有主副范疇(如表3所示)。
經過綜合分析與對比,得出如下結論:第一,鄉村外包模式雖然尚不成熟,但是發展迅速,生命周期雖不好量化預測但不會短;第二,服務經濟時代推動了服務外包浪潮,大背景有利于鄉村外包模式的發展壯大;第三,出于政策與成本等因素的考慮,美國發包商傾向于鄉村外包模式的概率較大;第四,高失業率促使美國政府鼓勵企業選擇鄉村外包模式;第五,江蘇省服務外包企業應認識到國際外包市場的嚴峻以及其他接包國家的興起,需抱團參與國際接包;第六,政府對服務外包產業進行扶持旨在促進產業轉型升級,企業不可過分依賴,重點還在于自身的創新與品牌能力的提升;第七,政府、行業、企業與高校應牽手,實行四方聯動,在政策、人才與體制等多方面強化協調,度過金融危機與歐債危機剩下的寒冬;第八,美國不會立即把發包給亞洲的業務全部轉變成鄉村外包模式發包,將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江蘇省企業不提升接包實力,難以在離岸外包業務中勝出。

圖1 服務外包競爭力體系構建
2010年發生在美國的兩則案例可以對上述結論進一步佐證。案例一:2010年,美國頒布加強邊境安全的法案,規定以后員工人數大于50名的IT服務外包企業,若一半以上為外國籍,則外籍員工人均簽證費上漲至少2000美元。法案發起人之一的參議員Charles Schumer說法案目的是提高美國就業率。案例二:CNN(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 2010年報道了Atlanta一家名叫 Rural Outsourcing的企業營業額達400億美元,同比增長近 300%。Hamilton(企業CEO)認為Rural Outsourcing引領了美國服務外包的未來模式。Rural Outsourcing在Arkansas還開設了一家分公司。Rural Outsourcing企業客戶包括眾多知名企業,例如汽車公司 Renault S.A、保險公司 Blue Cross、食品公司Seneca等。美國一些專家學者與企業人員對Rural Outsourcing公司研究認為,在美國國內向大企業接包降低了成本與國際市場風險,而且費用不用關注匯率變動,更避免了國際法律糾紛的困擾,在政策上是迎合美國政府鼓勵企業發展和提高就業率的舉措。
如何有效應對鄉村外包對江蘇省服務外包產業造成的可能性影響,這是離岸外包企業必須思考的問題。本文研究認為在宏觀環境上我們無法改變雙重危機的大趨勢,也無法左右國際服務外包市場大環境,但可以在中觀環境(政府、行業與社會)與微觀環境(企業)上通過構建服務外包競爭力體系來有效應對鄉村外包模式的可能性沖擊。服務外包競爭力體系共設3級指標體系,1級指標體系設3個考量指標;包括資源體系、經濟體系與社會體系;2級指標體系設6個考量指標,包括人力資源、設施資源、經濟投入、經濟產出、政策環境與安全環境;3級指標體系設12個考量指標,在提高服務外包從業人員數量方面加大招聘力度,提高服務外包從業人員薪酬待遇,建立具有吸引力的薪酬體系;在提升服務外包從業人員質量方面,服務外包企業可以與高校合作,在高校開設定向班,培養適合企業需求的服務外包專業高素質人才;在科學規劃服務外包產業園方面,由政府主管部門牽頭,在行業協會支持下,組織專家力量,研究制定具有戰略意義的科學方案;鼓勵與支持服務外包企業積極獲取國際服務外包認證方面,包括開發能力成熟度模型認證(CMM);開發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認證(CMMI);人力資源成熟度模型認證(PCMM);IT服務安全管理認證(ISO20000);信息安全認證(ISO27001/BS7799);服務提供商環境安全認證(SAS70)等六類國際資質認證;另外還要加大政府對服務外包企業的資金扶持,加大服務外包企業在業務上的資金投入,提高離岸外包合同額與執行額,加大政府對服務外包企業政策支撐與引導,發揮服務外包行業協會的協調與監督作用,建立服務外包知識產權保護機制與加強服務外包信息安全管理力度等。具體如圖1所示。江蘇省服務外包企業在政府、行業與其他社會組織的引導、扶持、協調與監督下,按照服務外包競爭力體系圖的各級考量指標提升自身核心競爭力,不斷增強企業的創新能力與品牌能力,就有足夠的實力與美國的鄉村外包接包商抗衡,在國際服務外包市場競爭中也可領先于亞洲其他國家的接包商。
文章通過對120家離岸外包企業進行調查問卷,借助扎根理論研究了鄉村外包模式對江蘇省服務外包產業的可能性影響,經過開放性編碼、關聯性編碼與核心性編碼分析總結出8個結論,并構建了有效應對鄉村外包沖擊的競爭力體系。研究結果表明,鄉村外包模式降低了美國接發包企業的成本、國際市場風險、匯率風險、國際法律糾紛風險等,也符合美國政府刺激經濟復蘇、呼吁提高就業率的號召。
隨著美國貿易保護主義的抬頭,鄉村外包模式的發展速度可能比我們預期的更快。拿2012年的一個貿易保護主義的案例加以佐證。倫敦奧運會的美國代表團官方制服全是中國制造(我國大楊集團接包生產),美國眾議院部分議員反對中國制造,不僅贊成焚燒該批服裝,而且力挺美國制造,白宮發言人回應將來奧運會美國官方制服采用美國制造。迫于政治輿論壓力,服裝贊助企業Ralph Lauren宣稱2014年冬奧會美國官方制服全部美國制造,且全由美國國內企業生產。該案例深刻地揭示了國際服務外包市場競爭的嚴峻性。因此,江蘇省服務外包企業應積極推進產業轉型升級,變“中國制造”為“中國創造”。第一,服務外包企業應減少無技術含量的低端接包業務,進軍高技術高附加值的接包領域;第二,服務外包企業應增強品牌外包意識,提升品牌外包理念,打造屬于自己的品牌外包;第三,在貿易保護主義喧囂塵土的今天,服務外包企業可以考慮與美國的鄉村外包商合作接包,淡化政治色彩,實現雙贏;第四,服務外包企業還要學會利用國際法律武器積極維權,結成企業聯盟抱團抗衡貿易保護主義現象。
最后需要提出的是,文章僅從鄉村外包模式對江蘇省服務外包產業可能性影響的角度做了扎根理論的定性研究,缺乏業務數據的定量分析,數據的不全面可能導致研究的代表性存在一定不足,因此結論的正確性還有待以后企業發展的進一步檢驗。基于以下三個原因:一是因為鄉村外包規模目前不大,采用鄉村外包模式接包的企業不多,很多數據存在灰色性,難以被有效調查與統計;二是因為目前沒有從事鄉村外包研究方向的專家學者,也沒有鄉村外包研究文獻可以研讀與參考;三是因為應對鄉村外包的競爭力指標體系設計不夠全面,考量指標設計妥否還存在一定商榷。以上都是文章后繼研究需要改進和完善的方向。
[1]Thomas L.Friedman,何帆譯.The world is flat[M].湖南:湖南科學出版社,2006.
[2]Glaser BG,Strauss AL.The discovery of grounded theory:Strategies for qualitative research[M].New York:Aldine,1967.
[3]Gephartr P.Qualitative research and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4(47):454-462.
[4]Suddaby R.What grounded theory is not[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6(49):633-642.
[5]賈旭東.經典扎根理論及其精神對中國管理研究的現實價值 [J].管理學報,2010(5):656-665.
[6]李志剛.蒙牛公司快速成長模式及其影響因素研究:扎根理論研究方法的運用 [J].管理科學,2006(6):2-7.
[7]張敬偉.扎根理論研究法與管理學研究 [J].現代管理科學,2009(2):115-117.
[8]王璐.扎根理論及其在管理學研究中的應用問題探討 [J].外國經濟與管理,2010(12):10-18.
[9]Strauss A,J Corbin.Grounded Theory Methodology:An Overview [M].Norman KD,SL Yvonnaeds,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Thousand Oaks:Sage Publications,1994.
[10]Layder D.New Strategies in Social Research[M].Cambridge: Polity Press,1983.
[11]馮生堯.扎根理論:一種新穎的質化研究方法 [J].現代教育論叢,2001(6):51-53.
[12]Glaser B,Strauss A.Time for Dying[M].Chicago:Aldine,1968.
[13]Dhanaraj,C.,M.A.Lyles,H.K.Steensma,L.Tihanyi.Managing T-acit and Explicit Knowledge Transfer in IJVs:The Role of Relational Embeddedness and the Impact on Performance[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2004(5):428-442.
[14]Moore,G.C.,I.Benbasat.Development of an Instrument to Measure the Perceptions of Adopting 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novation[J].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1991(3):192-222. [15]Bowon Kim,Janny M.Y.Leung,Kwang Tae Park,Guoqing Zhang,Seungchul Lee.Configuring a manufacturing firm's supply network with multiple suppliers[J].IIE Transactions,2002(8).
[16]Panos Kouvelis,Joseph M.Milner.Supply chain capacity and outsourcing decisions:the dynamic interplay of demand and supply uncertainty[J].IIE Transactions,2002(8).
[17]Glaser B G,Strauss A L.The discovery of grounded theory[M]. strategies for qualitative research,1967.
[18]Grossman Gene M,Elhanan Helpman.Integration Ver-sus Outsourcing in Industry Equilibrium [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2002.
(責任編輯:GH)
Study on Rural Outsourcing Model of Service Outsourcing Industry of Jiangsu Province
DAI Jun
(Suzhou Industrial Park Institute of Services Outsourcing,Suzhou Jiangsu 215123,China)
In the dual impact of the financial crisis and the European debt crisis,as a new model of service outsourcing in America,rural outsourcing has been attached great attention of industry.Some experts predicted that with the maturity of rural outsourcing,the United States will likely transform offshore outsourcing in Asia into rural outsourcing.This paper based on the questionnaire,depth interview and see the internal data of offshore outsourcing business enterprises,study on the effect of rural outsourcing on the possibility of service outsourcing of Jiangsu province by grounded theory,through open code,association code and core code,summarized 8 conclusions,constructed a competitiveness system including first grade index,second grade index and third grade index to deal with rural outsourcing effectively.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the rural outsourcing mode reduces enterprises cost in America,international market risk,exchange rate risk and the risk of international legal disputes,also in line with the government to stimulate economic recovery, calling for an increase of the employment rate.Offshore outsourcing enterprises of Jiangsu province must take active measures to deal with it.
Rural outsourcing;Grounded theory;New industries;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F740
A
1004-292X(2014)04-0119-05
2013-12-06
江蘇省高校哲學社科項目(2012SJD790054);上海市軟科學研究項目(12692100200)。
戴 軍(1975-),男,江蘇淮安人,副教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戰略新興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