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佳
摘 要:將公眾納入到評估主體的范疇,不僅是為了更好地保障政府績效評估的全面性和科學性,同時也是適應新公共管理運動所倡導的為公民服務的要求。對中國公民參與政府績效評估的價值、存在的問題以及解決途徑等幾個方面進行詳細的分析,以期進一步推動公民參與的發展,實現政府績效評估民主化、科學化。
關鍵詞:政府績效;績效評估;公民參與
中圖分類號:F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03-0180-02
政府績效評估是依據績效指標,對政府公共部管理過程中投人、產出、中期成果和最終成果所反映的績效進行評定和劃分等級。政府績效評估強調以人為本,以公民為中心,以滿意為尺度。
一、公民參與政府績效評估的重要意義
公民參與政府績效評估就是公民作為評估主體,通過特定的方式,對政府績效進行評定和劃分等級的活動。
(一)公民參與政府績效評估的必要性
1.公民參與政府績效評估是當前中國民主行政發展的必然要求。中國是人民民主的社會主義國家,政府是人民的政府,為人民服務是政府的一貫宗旨。
2.公民參與政府績效評估是克服當前中國現有政府績效評估體制弊端的客觀要求。當前中國的政府績效評估偏重政府內部及其自上而下的考核,嚴重扭曲了績效評估應有的價值內涵,而政府績效的高低關系到群眾的切身利益,是人民群眾最關心的問題。
(二)公民參與政府績效評估的重要性
1.公民參與政府績效評估,凸顯了民主行政的理念,有利于增強政府的合法性。公民參與政府績效評估,體現了傳統的“官本位”評估理念向“民本位”的政府績效評估理念的轉變,凸顯了公民滿意度的民主施政理念,并將廣大社會公眾的意志上升為國家意志,是民主的一大進步。
2.公民參與政府績效評估,有利于政府形象的塑造。公民參與政府績效評估,使得政府某種程度的政務公開成為必需,因為社會公眾只有充分地了解政府及其活動,才能出客觀的評定,而且這種參與活動本身進一步增加了公民對政府政務的了解,增加了公民對政府活動的關心度,有利于透明政府、公開、公正的政府形象的塑造。
3.公民參與政府績效評估活動有利于服務型政府的建設。服務型政府是在公民本位、社會本位理念指導下,在整個社會民主秩序的框架下,通過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組建起來的以為公民服務為宗旨并承擔服務責任的政府。
二、中國政府績效評估中公民參與存在的問題
(一)公民參與政府績效評估的意識不強,能力不高
中國傳統政治文化的消極層面,造成了公民文化的缺失,公民主體意識的薄弱,從而影響了政治參與的發展。此外,由于公民自身知識水平的局限和對政府各項行為的理解能力不足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使現實中公民參與的能力與參與要求不符,致使參與效率低微。
(二)公民參與政府績效評估的成本較高任何民主的形式都需要一定的物質基礎,公民參與也不例外
一方面,被評部門和組織機構需要組織公民參與政府績效評估,導致成本高、時間長,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另一方面,公民參與政府績效評估需要花費一定的物質與時間成本,有時還要冒一定的風險。由于公眾也是理性的“經濟人”,他們會考慮參與的機會成本與預期收入的比較,對于作為政府績效評估的公共事業而言,容易產生“搭便車”心理繼而放棄對政府績效評估的認真參與,放棄自己作為評估主體對政府活動提出意見的寶貴機會。
(三)政府官員觀念守舊
政府信息封閉一些政府官員具有嚴重的官僚主義思想,不尊重公眾應有的政治權利,僅把公眾當作公共政策的客體,認為公眾理所當然應絕對接受和服從公共政策。致使公民參與僅僅流于形式,或被當作某些領導的恩惠或權宜之計,嚴重阻礙了公民參與的發展。
(四)公民參與政府績效評估缺乏制度和法律保障
中國公民參與政府績效評估存在的最突出問題是規范化程度明顯不夠,多處于自發、半自發狀態,公民對政府績效評估的參與還是一個隨意的行為,沒有相應的制度和法律作保障。
三、推動公民有效參與政府績效評估的建議
(一)提高公民參與意識和參與能力
首先,公民的權利意識和主體責任感是他們參與政府績效評估的前提和基本條件。其次,需要公民不斷提高參與能力。要從根本上拓展公民參與政府績效評估的深度,就必須提高公民的參與能力,塑造一個公眾參與型的政治文化氛圍。
(二)網絡媒體成為公民參與績效評估的新平臺
互聯網的發展降低了公民的參與成本,提高了網絡時代的公民參與能力。網絡環境下的參與過程也是一種全新的公民參與方式。網絡促進公民參與績效評估是目前的一大趨勢,這種互動行為強化了網上公民的自主性,增強了公民參與的動力。
(三)建立健全公民參與政府績效評估的制度
1.完善公眾參與機制。第一,公民出于維護自身權益的基本愿望而參與公共事務,越來越積極、主動、自覺地參與到政府的績效評估活動中來,因此要加強并完善公眾參與的制度化建設。第二,要建立健全公眾參與的方法和渠道。績效評估考核方法應多樣化、信息化。在信息時代,依托電子政府平臺,引入電子政務評議考核方式,是探索和創新黨政機關績效評估考核的有效途徑。第三,要營造有利于中國公眾參與的政治文化氛圍,積極培育公眾參與績效評估所需要理性的心理。第四,要求政府官員樹立正確的理念,尊重公民的合法權利,承認公眾在績效評估中的主體地位,積極引導公眾參與績效管理。
2.建立健全績效信息披露機制。績效評估的實質是一種信息活動,其特點是評估過程的透明和信息公開。為使政府績效評估體制真正發揮作用,提高公民參與政府績效評估的積極性,就必須建立健全績效信息披露機制,公布績效評估結果。
3.建立健全合理有效的評估體制。公民參與政府績效評估是由前期準備、評估實施和結果運用三個步驟組成。在前期準備階段,一定要明確具體參與評估的主體、規定公民評估的對象、設計公民評估的標準以及公民參與評估的方法。評估實施則要求公民參照相關標準,把評估的結論反饋給政府。對于評估結果,則要重視、正確把握和科學運用。在發揮公民評估主體作用的同時,要充分發揮政府相關部門的作用,建立健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有機統一的政府績效評估體制。
參考文獻:
[1] 楊琨.論中國政府績效評估中的公民參與機制的完善[D].天津:天津師范大學,2009.
[2] 周志忍.政府績效評估中的公民參與:中國的實踐歷程與前景[J].中國行政管理,2008,(1).
[3] 周凱.政府績效評估導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責任編輯 吳 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