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菲菲
摘 要:通過文獻研究法,對中國中小微型企業的CSR戰略進行研究。研究發現,中小微型企業對促進中國經濟發展、提高就業水平具有重要作用;但同時也產生了環境污染、侵犯勞工和消費者權益等社會問題。基于中小微型企業的特征,提出適用于它們的CSR戰略,以實現中小微型企業和社會共同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中小微型企業;CSR戰略;戰略研究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03-0012-04
引言
中國中小微型企業①占到企業總數的99.7%,其中小型微型企業占到企業總數的97.3%。它們社會影響廣泛,對促進中國的經濟發展、吸收就業、提高創新力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中小微型企業已經成為促進經濟增長的生力軍;②中小微型企業解決大量就業問題,小微型企業更是吸收就業的主渠道;③ 中小微型企業提供約65%發明專利。④
中小微型企業的快速成長,雖然對中國經濟的增長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其采取的粗放型經營模式,片面追求經濟利益,對環境保護、勞工權益保護等方面不夠關注,同樣產生了大量社會問題。
中國中小微型企業產生上述社會問題的原因很多,主要包括法律政策不健全、企業戰略和責任意識薄弱以及消費投資給予的履責壓力不足等。本研究將從企業的角度,對中小微型企業履責問題進行研究,并提出解決對策和建議。
一、文獻回顧
企業社會責任思想在西方已經有許多研究。沈洪濤、沈藝峰在《公司社會責任思想起源與演變》一書中將20世紀70年代之前的各類早期的概念界定為狹義的公司社會責任,將包括狹義的公司社會責任、公司社會回應、公司社會表現和公司公民在內的概念界定為廣義的公司社會責任(沈洪濤&沈藝峰,2007)。但不論是狹義的企業社會責任研究還是廣義的,這些理論在探討企業是否要履責,如何履責,要履行哪些社會責任這些問題時很少融入戰略思想——根據企業的規模、所處行業的特點等因素制定可持續的履責計劃,尤其針對中小企業的社會責任問題研究較少。
但近十年,國內外對中小微型企業社會責任問題的研究成果不斷涌現。主要研究問題包括中小微型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現狀調查、中小微型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績效及適合它們社會責任履行機制等。
針對中小微型企業社會責任的現狀,2005年意大利學者Mariolina Longo等人對意大利中小企業CSR進行了一次較為系統的調查,調查將中小企業的責任分為員工、社會 、顧客和社區四個方面,并設計具體的指標(Mariolina Longo,2005)。調查發現已經運用社會責任方法進行企業戰略管理的中小企業占樣本的63%左右,他們履行社會責任不僅出于道德的原因,也因為認識到CSR對有助于企業價值的提高(丁園,2010)。相比國外,國內中小微型企業社會責任履行情況較為落后。王景峰等人對內蒙古中小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現狀進行研究發現,內蒙古中小企業對企業社會責任概念的認識度較低,承擔社會責任的主觀意念較弱,而且尚未將社會責任納入企業的戰略管理體系(王景峰、周鴻,2011)。
楊小娟和何朝輝研究初創期中小企業履行社會責任與它們成長性之間的關系,他們將企業社會責任分為法律責任、經濟責任、可持續發展責任及道德公益責任四個方面,并用營利能力、規模擴張能力和資金周轉能力來衡量企業的成長性,采用結構方程的分析模型進行研究。研究發現,中小型企業履行經濟責任與成長性具有正相關;企業的法律責任與資金周轉能力負相關,與獲利能力和規模擴張能力沒有相關性;可持續發展責任和道德公司責任均與資金周轉能力正相關,與其他均為負相關(楊小娟、何朝輝,2010)。金銘和林佶穎等人同樣選用相應的指標來研究中小企業履行社會責任與企業績效間的關系(金銘、林佶穎),但均沒有產生一致的結論。
盡管學者對中小微型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是否利于企業發展尚未達成共識,但已經逐漸探索中小微型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戰略和機制。毛清華等人基于生命周期特征特征來研究中小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模式和策略(毛清華、葛平平、馬洪梅,2011);郭毅分析了中小企業的特點,結合歐洲國家中小企業社會責任推行的成功模式,提出建立適用于中國中小企業的社會責任推行方式。本文基于中小微型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現狀,提出適合它們的社會責任履行模式。
二、現狀分析
Lepoutre和Heene通過對中小企業社會責任研究文獻的總結,得出中小型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具有以下幾個特征:(1)對社會問題的關注,以核心利益相關者為導向。中小企業在選擇社會問題時,并不像大型公司制企業那樣具有泛社會性,它們往往服務于企業所處的社區。(2)資源能力的限制。中小企業所擁有的包括有形和無形履責資源的多少和結構都相對大型公司制企業處于劣勢,履行社會責任不僅加大企業成本還會降低組織的經濟績效,這些都為中小微型企業履責行為的選擇限定了范圍。此外,中小微型企業所處的社會文化背景和所處行業的特點,決定了不同企業間的差異性,但目前的社會責任表現評價“一刀切”式標準,增加了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難度。(3)具有明顯的管理者偏好?!按蠖鄶抵行∑髽I并沒有建立規范的現代企業治理結構,中小企業做常見的形式是‘所有者自我經營型企業,企業的所有者往往也就是企業的經營者,其個人意志和經營理念直接影響企業的社會責任行動?!?/p>
這些特征的揭示表明,中小微型企業的社會責任問題較大型企業復雜得多。其困境在于,雖然作為個體中小微型企業社會影響力微不足道,其群體力量龐大,承載著創造就業、吸收勞動力、保護環境、促進創新等社會期待,但它們的規模限制了他們履行社會責任的能力和意愿,如果只是采取單純地解決社會問題,而不與他們的特點結合的模式,只會增加中小微型企業的運營成本和經濟效率,這便很難推行。只有了解它們生存發展的瓶頸,將CSR作為克服困境的手段,選擇有利于它們自身的履責模式,才能激發其履行社會責任的意愿,培育可持續性的履責能力。endprint
三、解決對策
Krishna在他的文章《企業社會責任與企業規模》中提出了企業規模與CSR參與度成”U”型關系① 的觀點,即小型企業和大型企業有相當程度的動機且高于中型企業履行CSR的動機。
基于這個研究結果,本文提出中小微型企業的CSR戰略,具體涉及它們的核心價值觀、組織制度管理及資源要素的分配。
(一)核心價值觀層面
中小微型企業執行CSR戰略要將社會責任意識融入企業的價值觀。企業應當選擇某一個社會問題表明其正面、積極的立場。但由于中小微型企業資源和能力的限制,對社會問題的選擇應當考慮自身生存和發展的需要,結合其優勢和劣勢。
從企業具有優勢的方面選擇社會問題,其履責成本要相比隨意性社會責任行為要低,還有有利于提高優勢強度,以Timberland為例,它將保護自然環境融入價值觀,承擔“地球護衛者”的使命。2006年推出的環境友好鞋品包裝以及產品碳足跡信息卷標,在宣傳中自覺向社會披露制作每雙鞋所需要的電力資源,并以自身行為來規范和評比檢查同類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程度。Timberland作為以戶外跑鞋為主營的企業,對自然環境的研究是企業經營的需要,懂得如何促進自然環境可持續發展是其具有的優勢,這為它針對這個問題選擇履責行為提供了便利,而且相比與自然環境關聯小的企業選擇這個問題節約了研究成本。此外,對自然環境保護有利于激發人們外出的興致,這將提高消費者對該公司產品的需求,為企業創造效益。效益帶來的所有者權益會作為投資加大對研發的投入,加強了Timberland原來的優勢。
從企業處于劣勢的方面選擇社會問題,有利于減小它對企業的負面影響。以美國牛仔褲品牌Levi-Strauss為例,1991年它在被披露在監獄一般的工作條件下使用女工后,為彌補這個事件對企業形象的負面影響,率先制定“生產守則”,并致力于員工生產安全問題的解決。對這一問題的選擇幫助該企業淡化公眾對其員工責任缺失問題的關注,有利于企業聲譽的修復。這種問題選擇方式也適用于中國中小微型企業,大量外貿型企業面臨藍色、綠色或技術型貿易壁壘,企業可以根據壁壘設置方提出的標準,選擇自身不符合條件的社會方面對其限制做出回應,可以提高抵抗貿易壁壘的能力。
(二)組織制度管理層面
當企業已經選定了某一個社會問題后,管理者要將其針對該問題的積極價值觀在整個企業中進行傳播、溝通。這主要通過日常行為、典禮、儀式、象征物以及組織系統和政策等方式實現,要使該價值在企業行為中發揮關鍵性的導向作用,要對企業成員的行為進行監督,建立懲罰和獎勵機制。
然而,中小微型企業人力、物力、財力的限制使成立一個專門的部門來完成這些職責難以實現。在這種條件下,管理者就要承擔這部分工作,在企業中挑選人員組建臨時的責任小組,由他們共同制定責任行為準則,這些準則明確說明了符合責任行為的類型,并鼓勵員工運用公司現有的資源來做出責任選擇和決策。這些成員只有在需要對責任問題進行討論時才會形成小組,平時則正常進行本職工作。企業要將一些獎勵和懲罰措施制度化,有助于提高企業的履責效率,降低機會成本。此外,管理者要對企業的履責情況進行跟蹤,并根據外部環境的變化及時作出相應調整。
(三)資源要素層面
中小微型企業應當根據核心利益相關者的需要來配置履責資源,具有不同特點的企業其核心利益相關者不同。米切爾、阿格爾和伍德通過利益相關者理論的研究得出結論:沒有一種組織理論能夠為利益相關者的界定和顯著性提供一個系統的解答。他們認為企業的核心利益相關者是動態的,當企業內外部環境發生改變,利益相關者對于企業的“權力”、①“合法性”②以及“緊急性”③情況會隨之改變,其對企業的重要性也就發生改變。在特定時期,根據企業的特定條件,某一個或幾個利益相關者群體同時具有這三個特征時就成為企業在該條件下的核心利益相關者。利益相關者分類(見圖1)。
中小微型企業的管理者要時刻關注不同利益相關者的“權力”、“合法性”和“緊急性”這些特征對企業影響力的變化,基于不同的利益相關者選擇履責行為。
參考文獻:
[1] 李軒復,郭毅.意大利中小企業社會責任推行模式對中國的啟示[J].生產力研究,2009,(22).
[2] 沈洪濤,沈藝峰.公司社會責任思想起源和演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3] 丁園.國際視野下的中小企業社會責任:理論與實踐[J].財會通訊,2010,(8).
[4] 王景峰,周鴻.內蒙古中小企業社會責任現狀及對策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1,(8).
[5] 楊小娟,何朝輝.創建期中小企業社會責任與成長性關系[J].系統工程,2010,(6).
[6] 金銘,林佶穎.中小企業社會責任與企業績效關系實證研究[J].理論探討,2008,(S1).
[7] 毛清平,葛平平,馬洪梅.基于生命周期特征的中小企業社會責任承擔模式和策略[J].改革與戰略,2011,(6).
[8] 郭毅.中國中小企業社會責任推行模式研究[J].求索,2011,(5).
[9] Lepoutre J and Heene A.Investigating the impact of firm size on small business social responsibility:A critical review[J].Journal ofbusiness ethics.2006,67(3),p257-273.
[10] Krishna Udayasankar.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Firm Size[J].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2008,83:p167-175.
[11] 理查德·L.達夫特.組織理論與設計[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
[12] Mitchell,R.K.,Agle,B.R.,and Wood,D.J.,1997.Toward a theory of stakeholder identification and salience:Defining the principleof Who and What Really Counts[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Vol.22(4),pp.854-874.
[責任編輯 劉嬌嬌]endprint
三、解決對策
Krishna在他的文章《企業社會責任與企業規?!分刑岢隽似髽I規模與CSR參與度成”U”型關系① 的觀點,即小型企業和大型企業有相當程度的動機且高于中型企業履行CSR的動機。
基于這個研究結果,本文提出中小微型企業的CSR戰略,具體涉及它們的核心價值觀、組織制度管理及資源要素的分配。
(一)核心價值觀層面
中小微型企業執行CSR戰略要將社會責任意識融入企業的價值觀。企業應當選擇某一個社會問題表明其正面、積極的立場。但由于中小微型企業資源和能力的限制,對社會問題的選擇應當考慮自身生存和發展的需要,結合其優勢和劣勢。
從企業具有優勢的方面選擇社會問題,其履責成本要相比隨意性社會責任行為要低,還有有利于提高優勢強度,以Timberland為例,它將保護自然環境融入價值觀,承擔“地球護衛者”的使命。2006年推出的環境友好鞋品包裝以及產品碳足跡信息卷標,在宣傳中自覺向社會披露制作每雙鞋所需要的電力資源,并以自身行為來規范和評比檢查同類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程度。Timberland作為以戶外跑鞋為主營的企業,對自然環境的研究是企業經營的需要,懂得如何促進自然環境可持續發展是其具有的優勢,這為它針對這個問題選擇履責行為提供了便利,而且相比與自然環境關聯小的企業選擇這個問題節約了研究成本。此外,對自然環境保護有利于激發人們外出的興致,這將提高消費者對該公司產品的需求,為企業創造效益。效益帶來的所有者權益會作為投資加大對研發的投入,加強了Timberland原來的優勢。
從企業處于劣勢的方面選擇社會問題,有利于減小它對企業的負面影響。以美國牛仔褲品牌Levi-Strauss為例,1991年它在被披露在監獄一般的工作條件下使用女工后,為彌補這個事件對企業形象的負面影響,率先制定“生產守則”,并致力于員工生產安全問題的解決。對這一問題的選擇幫助該企業淡化公眾對其員工責任缺失問題的關注,有利于企業聲譽的修復。這種問題選擇方式也適用于中國中小微型企業,大量外貿型企業面臨藍色、綠色或技術型貿易壁壘,企業可以根據壁壘設置方提出的標準,選擇自身不符合條件的社會方面對其限制做出回應,可以提高抵抗貿易壁壘的能力。
(二)組織制度管理層面
當企業已經選定了某一個社會問題后,管理者要將其針對該問題的積極價值觀在整個企業中進行傳播、溝通。這主要通過日常行為、典禮、儀式、象征物以及組織系統和政策等方式實現,要使該價值在企業行為中發揮關鍵性的導向作用,要對企業成員的行為進行監督,建立懲罰和獎勵機制。
然而,中小微型企業人力、物力、財力的限制使成立一個專門的部門來完成這些職責難以實現。在這種條件下,管理者就要承擔這部分工作,在企業中挑選人員組建臨時的責任小組,由他們共同制定責任行為準則,這些準則明確說明了符合責任行為的類型,并鼓勵員工運用公司現有的資源來做出責任選擇和決策。這些成員只有在需要對責任問題進行討論時才會形成小組,平時則正常進行本職工作。企業要將一些獎勵和懲罰措施制度化,有助于提高企業的履責效率,降低機會成本。此外,管理者要對企業的履責情況進行跟蹤,并根據外部環境的變化及時作出相應調整。
(三)資源要素層面
中小微型企業應當根據核心利益相關者的需要來配置履責資源,具有不同特點的企業其核心利益相關者不同。米切爾、阿格爾和伍德通過利益相關者理論的研究得出結論:沒有一種組織理論能夠為利益相關者的界定和顯著性提供一個系統的解答。他們認為企業的核心利益相關者是動態的,當企業內外部環境發生改變,利益相關者對于企業的“權力”、①“合法性”②以及“緊急性”③情況會隨之改變,其對企業的重要性也就發生改變。在特定時期,根據企業的特定條件,某一個或幾個利益相關者群體同時具有這三個特征時就成為企業在該條件下的核心利益相關者。利益相關者分類(見圖1)。
中小微型企業的管理者要時刻關注不同利益相關者的“權力”、“合法性”和“緊急性”這些特征對企業影響力的變化,基于不同的利益相關者選擇履責行為。
參考文獻:
[1] 李軒復,郭毅.意大利中小企業社會責任推行模式對中國的啟示[J].生產力研究,2009,(22).
[2] 沈洪濤,沈藝峰.公司社會責任思想起源和演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3] 丁園.國際視野下的中小企業社會責任:理論與實踐[J].財會通訊,2010,(8).
[4] 王景峰,周鴻.內蒙古中小企業社會責任現狀及對策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1,(8).
[5] 楊小娟,何朝輝.創建期中小企業社會責任與成長性關系[J].系統工程,2010,(6).
[6] 金銘,林佶穎.中小企業社會責任與企業績效關系實證研究[J].理論探討,2008,(S1).
[7] 毛清平,葛平平,馬洪梅.基于生命周期特征的中小企業社會責任承擔模式和策略[J].改革與戰略,2011,(6).
[8] 郭毅.中國中小企業社會責任推行模式研究[J].求索,2011,(5).
[9] Lepoutre J and Heene A.Investigating the impact of firm size on small business social responsibility:A critical review[J].Journal ofbusiness ethics.2006,67(3),p257-273.
[10] Krishna Udayasankar.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Firm Size[J].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2008,83:p167-175.
[11] 理查德·L.達夫特.組織理論與設計[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
[12] Mitchell,R.K.,Agle,B.R.,and Wood,D.J.,1997.Toward a theory of stakeholder identification and salience:Defining the principleof Who and What Really Counts[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Vol.22(4),pp.854-874.
[責任編輯 劉嬌嬌]endprint
三、解決對策
Krishna在他的文章《企業社會責任與企業規?!分刑岢隽似髽I規模與CSR參與度成”U”型關系① 的觀點,即小型企業和大型企業有相當程度的動機且高于中型企業履行CSR的動機。
基于這個研究結果,本文提出中小微型企業的CSR戰略,具體涉及它們的核心價值觀、組織制度管理及資源要素的分配。
(一)核心價值觀層面
中小微型企業執行CSR戰略要將社會責任意識融入企業的價值觀。企業應當選擇某一個社會問題表明其正面、積極的立場。但由于中小微型企業資源和能力的限制,對社會問題的選擇應當考慮自身生存和發展的需要,結合其優勢和劣勢。
從企業具有優勢的方面選擇社會問題,其履責成本要相比隨意性社會責任行為要低,還有有利于提高優勢強度,以Timberland為例,它將保護自然環境融入價值觀,承擔“地球護衛者”的使命。2006年推出的環境友好鞋品包裝以及產品碳足跡信息卷標,在宣傳中自覺向社會披露制作每雙鞋所需要的電力資源,并以自身行為來規范和評比檢查同類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程度。Timberland作為以戶外跑鞋為主營的企業,對自然環境的研究是企業經營的需要,懂得如何促進自然環境可持續發展是其具有的優勢,這為它針對這個問題選擇履責行為提供了便利,而且相比與自然環境關聯小的企業選擇這個問題節約了研究成本。此外,對自然環境保護有利于激發人們外出的興致,這將提高消費者對該公司產品的需求,為企業創造效益。效益帶來的所有者權益會作為投資加大對研發的投入,加強了Timberland原來的優勢。
從企業處于劣勢的方面選擇社會問題,有利于減小它對企業的負面影響。以美國牛仔褲品牌Levi-Strauss為例,1991年它在被披露在監獄一般的工作條件下使用女工后,為彌補這個事件對企業形象的負面影響,率先制定“生產守則”,并致力于員工生產安全問題的解決。對這一問題的選擇幫助該企業淡化公眾對其員工責任缺失問題的關注,有利于企業聲譽的修復。這種問題選擇方式也適用于中國中小微型企業,大量外貿型企業面臨藍色、綠色或技術型貿易壁壘,企業可以根據壁壘設置方提出的標準,選擇自身不符合條件的社會方面對其限制做出回應,可以提高抵抗貿易壁壘的能力。
(二)組織制度管理層面
當企業已經選定了某一個社會問題后,管理者要將其針對該問題的積極價值觀在整個企業中進行傳播、溝通。這主要通過日常行為、典禮、儀式、象征物以及組織系統和政策等方式實現,要使該價值在企業行為中發揮關鍵性的導向作用,要對企業成員的行為進行監督,建立懲罰和獎勵機制。
然而,中小微型企業人力、物力、財力的限制使成立一個專門的部門來完成這些職責難以實現。在這種條件下,管理者就要承擔這部分工作,在企業中挑選人員組建臨時的責任小組,由他們共同制定責任行為準則,這些準則明確說明了符合責任行為的類型,并鼓勵員工運用公司現有的資源來做出責任選擇和決策。這些成員只有在需要對責任問題進行討論時才會形成小組,平時則正常進行本職工作。企業要將一些獎勵和懲罰措施制度化,有助于提高企業的履責效率,降低機會成本。此外,管理者要對企業的履責情況進行跟蹤,并根據外部環境的變化及時作出相應調整。
(三)資源要素層面
中小微型企業應當根據核心利益相關者的需要來配置履責資源,具有不同特點的企業其核心利益相關者不同。米切爾、阿格爾和伍德通過利益相關者理論的研究得出結論:沒有一種組織理論能夠為利益相關者的界定和顯著性提供一個系統的解答。他們認為企業的核心利益相關者是動態的,當企業內外部環境發生改變,利益相關者對于企業的“權力”、①“合法性”②以及“緊急性”③情況會隨之改變,其對企業的重要性也就發生改變。在特定時期,根據企業的特定條件,某一個或幾個利益相關者群體同時具有這三個特征時就成為企業在該條件下的核心利益相關者。利益相關者分類(見圖1)。
中小微型企業的管理者要時刻關注不同利益相關者的“權力”、“合法性”和“緊急性”這些特征對企業影響力的變化,基于不同的利益相關者選擇履責行為。
參考文獻:
[1] 李軒復,郭毅.意大利中小企業社會責任推行模式對中國的啟示[J].生產力研究,2009,(22).
[2] 沈洪濤,沈藝峰.公司社會責任思想起源和演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3] 丁園.國際視野下的中小企業社會責任:理論與實踐[J].財會通訊,2010,(8).
[4] 王景峰,周鴻.內蒙古中小企業社會責任現狀及對策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1,(8).
[5] 楊小娟,何朝輝.創建期中小企業社會責任與成長性關系[J].系統工程,2010,(6).
[6] 金銘,林佶穎.中小企業社會責任與企業績效關系實證研究[J].理論探討,2008,(S1).
[7] 毛清平,葛平平,馬洪梅.基于生命周期特征的中小企業社會責任承擔模式和策略[J].改革與戰略,2011,(6).
[8] 郭毅.中國中小企業社會責任推行模式研究[J].求索,2011,(5).
[9] Lepoutre J and Heene A.Investigating the impact of firm size on small business social responsibility:A critical review[J].Journal ofbusiness ethics.2006,67(3),p257-273.
[10] Krishna Udayasankar.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Firm Size[J].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2008,83:p167-175.
[11] 理查德·L.達夫特.組織理論與設計[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
[12] Mitchell,R.K.,Agle,B.R.,and Wood,D.J.,1997.Toward a theory of stakeholder identification and salience:Defining the principleof Who and What Really Counts[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Vol.22(4),pp.854-874.
[責任編輯 劉嬌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