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茹濤
青春,是最寶貴的年華,每個人都譜寫過或正在譜寫著,那段美麗動人的時刻。
在上海煙草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采購中心,年青的煙葉分級技師郭文,用愛的旋律演繹出來的無悔青春,成為集團公司一首打動過無數青年內心的勵志之歌。
2008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的郭文,2010年被評為集團機關優秀共產黨員、2012年獲得上海市煙草專賣局優秀共產黨員的稱號。2013年,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的郭文,又擔任了“郭文青年突擊隊”的隊長。最近在團市委組織的“青春鑄輝煌,建功十二五”上海市青年突擊隊互訪互評活動中,“郭文青年突擊隊”以考評區第二名的成績順利入選市級優秀青年突擊隊。他說:“如今,舞臺大了責任就更加重了。”
“郭文青年突擊隊”是一支奮戰在煙葉采購工作第一線的業務攻關型青年突擊隊,專門瞄準煙葉采購環節中制約企業發展的瓶頸難題開展課題攻關,目標是著力提高“中華”原料保障能力。從創立伊始,青年突擊隊就以蓬勃的朝氣和飽滿的激情,積極發揮年輕人敢想敢干的精神,在煙葉原料保障方面努力創新,攻堅克難,為集團打造“中華”品牌升級版作出了應有貢獻。
一本學習經:學以致用,持之以恒
2002年,畢業于上海交通大學農學院的郭文來到上海煙草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被安排到采購中心當一名煙葉業務員。剛來報到的第一周,為了抓緊時間學習新技術,適應新環境。白天,郭文虛心向師傅求教技術;晚上,勤于翻閱煙葉業務知識。就是在上、下班路上,甚至上廁所時,郭文也總是捧著一本厚厚的培訓書籍,如饑似渴地學習著煙草種植、煙葉分級等知識。僅二周時間,當領導隨便翻到某一頁進行提問時,他竟對答如流。在不斷的勤學苦練之下,他的煙葉水平越來越好,并在平凡的崗位上逐步成長為能夠獨當一面的技術骨干。
郭文身上,有一份堅持——除了腳踏實地,嚴格苛求之外,那就是心里總裝著一個“為什么?”他說:“這樣的人生,才有意義。”有一回,在煙區倉庫隨機抽檢煙葉質量,帶教師傅選擇的多是那些相對松垮、個頭較高的煙包。詢問原因,師傅告訴他,通常情況下,煙包壓的比較扁平、緊實的往往是質量好的煙葉,那些相對松垮、個頭較高的煙包很可能代表整垛煙的最低質量水平。檢驗并了解這些煙包的質量情況,心里對整體煙葉質量水平就有底了。“類似經驗如果靠自己總結,可能需要很長時間。多向師傅、前輩問幾個為什么,就會多學到一些實踐經驗,早日完成角色轉換。”郭文說。
不同的煙葉因產地、品種、年份、生產管理水平不同而存在差異,要準確辨別質量偏差,必須不斷提升分級技能。每到一個煙區,郭文都會對照烤煙國家標準,“眼看、手摸、鼻聞”,反復研究煙站里各等級收購樣品。在湖北恩施,郭文發現當地的中部煙和上部煙在葉型、基部厚度、顏色等方面差別很小,很多挑葉工也經常混淆。利用到倉庫抽檢的機會,他將中部煙與上部煙進行了認真比對,并請教了當地多位搞質量、搞生產的專家。
“恩施的煙葉是山地煙。與中部煙相比,上部煙葉片支脈與主脈的夾角小,觸摸葉尖有結構緊密的感覺。這些細節平時很容易忽視,但這正是區分兩者的關鍵。”郭文告訴我們,他不僅詳細記錄不同專家傳授的要點,而且在實踐中逐一檢驗,再找出最行之有效、最容易掌握的技巧,不斷修正自己的分級方法。
2007年,郭文在行業第三屆煙葉分級職業技能競賽中獲得第30名,被授予“全國煙草技術能手”稱號。此后,他多次參加行業、企業的煙葉質量評審工作,接觸到了全國各地、國外的一些煙葉,有了更多向煙草專家、煙葉分級高手學習的機會。
備戰行業第五屆煙葉分級競賽期間,集團邀請資深煙草專家、歷屆大賽中產生的技術能手,為郭文等選手詳細解讀國標,以及傳授煙葉分級技術和競賽經驗。全國煙草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王志春授課結束后,郭文主動建議先不觀摩煙葉樣品,而是直接對樣品進行分級測試,這樣就多了一次練習機會。在答疑環節,專家教了他一招看葉尖的方法,這讓郭文茅塞頓開,這一辨別技巧在很多品種煙葉上也都適用。
另一本業務經:善于思考,與時俱進
煙葉采購不僅是一項技術工作,更是一項管理工作。懂技術,才能講清企業的原料質量需求,準確判斷煙葉的等級合格率。但只懂技術是不夠的,采購員要協調處理諸多問題,必須勤于思考,尋找處理問題的最佳方法。
獨立負責福建龍巖采購工作后,郭文經常要到挑選場監督挑葉備貨。他發現有四名挑葉工的煙葉等級合格率明顯比其他人低。“如果我提出某工人不行,不要他干了,對方肯定反感,畢竟人事問題不是我應該干預的;如果指出這批煙葉等級不合格,對方會認為我以偏概全,不夠客觀。”怎么辦?郭文找到了挑選場負責人說:“100多名挑葉工里有4個人,由于挑選水平的問題,經常受到組長和質檢員的批評,您看是不是有必要把他們集中安排到入口處的4個工位上,便于組長和質檢員的監督和指導?”該負責人很爽快地答應了。那4位工人到最顯眼的工位上后,工作精細多了,挑選質量大幅提高。
2007年,根據國家煙草專賣局要求,福建全省試點“原收原調”模式。商業企業基層站收購煙葉,成包并貼上條形碼,不經過挑選,直接調撥給工業企業。沒有在挑選場集中把關的環節,如何確保煙葉質量?郭文在挨垛抽檢時發現,原收原調煙葉的包內等級純度好,但包與包之間差異很大。他根據自己的工作經驗和對當年實際生產、收購情況的了解,想出了“質量前移、分類歸垛”的好方法。
郭文把龍巖的基地——長汀縣13個鄉鎮的22個基層站點,劃分為好、中、差三個檔次。對6個生產水平較好、收購質量穩定的站點,將其煙葉全部作為備貨,放棄了4個質量一直較差的站點。掐頭去尾后,郭文每天對剩下的12個站點進行抽檢記錄,等級合格率較高的煙葉立即調撥,整體不行的堅決放棄。個別站點出現質量波動時,他與當地同志一起深入基層站點,實行現場統一收購,提升收購質量。
“業務工作同樣需要緊跟行業發展步伐。老套路不能適應形勢發展時,必須思變、求變,不斷創新工作方法。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擔負起‘糧草官的重任。”郭文深有感觸地說。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十年來,郭文始終與煙葉打交道,從沒有閑過。憑借自己的踏實、努力和敬業,憑借豐富的現場操作經驗,他在平凡的崗位上創造了不平凡的價值,不僅成為2012年第五屆全國煙草行業“煙葉分級職業技能競賽”第一名;2013年,“郭文煙葉分級技術創新工作室”也同時揭牌。
“煙葉分級已經主導了我的生命和人生。”郭文認為,當堅持創新成為習慣,不僅能為企業創造價值,也能為自己的職業生涯增添更多色彩。
透過郭文,能感受得到他青春出擊的銳不可當。走進他的內心,更能傾聽他夢想綻放的燦爛飛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