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亦權
前些日子,白巖松去南昌辦事,在返回北京的前一天,當地一所知名大學的校長找到他,請他去為大學生們做個演講。
白巖松雖然此行沒有這項安排,但他覺得能與大學生們做些分享也是一件開心的事情,于是答應第二天就去給大學生們做一場即興演講,分享一些為人處世的新思維。
次日下午,學校大禮堂里座無虛席。此前,大學生們接觸到的都是白巖松在電視上的形象,覺得他是一個特別嚴肅的人,所以大家都非常仔細地關掉了手機,還有不少學生雖然帶了數碼相機,卻只是掛在手上,不敢拿出來拍照或者拍視頻,怕惹白巖松不高興。
說實話,白巖松在電視上確實很少會笑得很爽朗,但這并不能掩蓋他的幽默與開朗。他很快留意到了大學生們的這些細節,就微笑著問大家:“你們是不是覺得我不夠帥,所以連手機相機都懶得打開?”
大學生們都被白巖松的這句話逗樂了,在他們說出心里的顧慮之后,白巖松還是保持著那種特有的微笑說:“手機再響,也不可能超過我的麥克風吧,萬一有人找你有事情怎么辦?我非常感謝大家來聽我的演講,但是我需要提醒你的是,你要做好隨時離開的準備,因為對你們來說,哪怕是你曬在窗臺上的球鞋掉進了水溝里,也是一件比聽演講更緊急的事情!”
一句話讓在場的所有師生全都笑了起來,大學生們這才紛紛打開了手機和相機,一邊聽討論,一邊開始拍照或拍視頻。白巖松的演講也正式開始了,幾分鐘后,趕過來的人越來越多,不但過道里擠滿了人,就連窗外和門口都被圍得水泄不通。
外面的冷風呼呼地吹著,白巖松看看那些站在門口瑟瑟發抖的大學生,再看看空曠的主席臺,暫停了演講,他拿起麥克風朝門外的大學生們說:“外面還有多少人?如果你們愿意,臺上還可以容納三百多人,大學生應該不拘一格,大家進來吧,蹲在地上或者坐在地上都可以!”
“我們不能上主席臺的,我們就站在門口聽好了!”門口的有幾個學生怯怯地對白巖松說。
“誰規定你們不能上主席臺的?不管有沒有這個規定,也不管是誰規定的,都沒有關系,現在我是主角,我同意了就行!”白巖松一邊說著一邊側過身體,示意大家進來,門外的大學生們這才歡呼涌入,登上主席臺,里三層外三層地坐了下來,把白巖松圍了個結結實實,白巖松這才笑著點點頭,一語雙關地說:“對嘛,這樣子就每個人都能感受到你們這個大學溫暖的團隊友誼了嘛,包括你們自己,也包括我!”
白巖松的話再次獲得了滿堂掌聲,整個演講就也就在這樣輕松隨意的氛圍中繼續下去,直到結束。
通過這一次,所有原以為白巖松不茍言笑的在場師生,都改變了原來的看法,他們發現白巖松其實是一個特別幽默和隨性的人,而這種幽默和隨性,透露出來的其實只有一個核心:那就是他喜歡站在對方的立場上,從心里去尊重眼前的每一個學生,每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