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秋群
近年來,中國部分大米鎘污染、一些新西蘭奶粉肉毒桿菌污染、澳大利亞牛肉檢測大腸桿菌O157陽性,林林總總,食品安全脆弱得不堪一擊,令人恐慌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國際地位的提升,各地政治經濟文化體育交流等重大活動日益增多。這些重大活動,往往時間緊、任務重、要求高,關系到國內、國際的形象和聲譽。因此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正逐漸超越價格、口味,成為政府、主辦方和餐飲承接單位的重中之重。
親歷2004年國際文化政策論壇、2005年世界法律大會、2006年上合組織峰會、2007年特奧會、以及2010年上海世博會等等重大活動的餐飲接待單位,在實踐中經受了考驗,鍛煉了隊伍,也積累了食品安全管理的初步經驗。
一、重大活動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的特點
1. 萬眾矚目
重大活動萬眾期待,是當地人民生活中的大事,有時甚至是舉世矚目。往往是就餐人員級別高,就餐人數數量多,餐飲活動時間長,社會影響面很大。
2. 萬眾一心
由于食品安全牽涉面廣、影響大、環節多,更需要多方的通力合作、萬眾一心。大家眾志成城,是保證食品安全的重要基石。
3. 萬無一失
重大活動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項原則性強、技術性要求高的工作,政府下達的行政命令是萬無一失。這就要求管理人員不僅要熟悉專業知識,責任心強,能吃苦耐勞,而且要有未雨綢繆的事前統籌能力,獨當一面的現場組織和指揮能力,具有臨陣不亂的應變能力。通過對具體情況的充分熟悉,抓住關鍵控制點,切實落實衛生要求和措施,從而避免食源性疾病或食物中毒的發生。
二、重大活動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管理的難點
1. 千變萬化
(1)供餐計劃多變。餐飲接待單位有時臨時被要求變更供餐時間、供餐菜譜。有些不具備冷菜加工條件,卻被臨時要求供應冷菜。
(2)供餐形式多樣。自助餐、圓桌、冷餐會、每人每、茶歇、酒會,多種形式有時會針對不同人群同時鋪開。
(3)安全狀況多變。有許多食品,他們本身是沒有問題的,但是當兩種食物混在一起吃的時候,就會另消費者感到不適,甚至死亡。例如,在服用維生素C的時候,不能進食蝦等軟殼類食物。這兩種食物混在一起就會發生化學反應,產生毒性很強的俗稱砒霜的三氧化二砷,它能導致死亡。
2. 千頭萬緒
(1)臨時組織人員。由于工作量往往超出正常接待能力,臨時抽調的人員和臨時幫忙的人員會比較多。有些服務人員衛生意識淡薄,標準不一,加工過程草率,也是可能的。有些活動是多家餐飲單位共同配合完成,不同企業的操作流程、產品評判標準、衛生管理制度等方面存在差異,需要統一。
(2)供餐條件不足。有些重大餐飲活動不是在酒店內舉行,需要在有國際國內影響力的標志性場館舉行。餐飲接待單位就需要做外賣。由此就帶來了加工場地狹小,食品加工場所布局不合理,衛生設施不足等問題。有些單位不具備接待條件和能力,也被要求倉促上馬。這就需要餐飲單位動腦筋,克服困難,創造條件,確保安全完成任務。
(3)食品安全隱患。以人員的身體健康為例:接觸食品原料的生產者、食品加工制作者、食品消費者,這三者是否攜帶傳染性疾病或有害病菌,都將是食品安全的大敵。同樣的菜肴,不同體質(常體、濕體、寒體等)的人吃了,也會有不同的反應。牛奶、花生等過敏源、消費者當天的身體狀態,都是影響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
3. 千辛萬苦
(1)超能力承擔任務。部分具有接待條件的單位在承接重大任務前,就已經承接了婚宴或其他大型聚餐活動。在完成重大任務的同時,又不能辭退這些已先定的餐飲活動,致使這些單位超能力承擔任務。
(2)多方溝通解釋協調。有些客人外帶食品,有些客人將現場食品打包帶回食用,贊助商有食品要求供應,這些情況下的食品安全是餐飲供應單位自身無法完全控制的。餐飲單位需要積極做好溝通工作,說明情況,講明原因,取得大家的理解配合。
(3)原料的生產安全控制。重大餐飲活動的食品原料供應種類多、數量大、品種復雜。如果原料質量不過關極易引發食品安全事故。農戶在選擇農藥時,首先考慮的是農藥的防治效果;很多農戶不知道果蔬上的農藥殘留超標會給人體造成傷害;環境污染導致農牧漁食品的污染;境外食品的輸入是否安全等等,這些都不是餐飲單位能獨立解決的,需要社會的基礎安全。
三、重大活動食品安全管理的重點
1. 重在預防
影響食品安全的有害因素多,有來自物理、化學、生物等多方面的因素;影響食品安全的污染環節多,有來自原料、加工制作、餐飲具、環境衛生等多方面的內容。食品安全風險大,責任重。一件不確定的食品安全風險極易轉化為經濟風險、社會風險、政治風險,甚至是外交風險。如果僅是傳統上對成品菜點進行留樣和微生物檢測,那么結果出來時被檢食品早已被食用,根本來不及。因此,餐飲單位必須預防食品安全風險,在正式決定接待大型餐飲任務前,必須量力而行,避免因超負荷運行而產生食品安全風險。對于必須接待的任務,要善于思考,加強溝通,從各種具體環節和細節的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創造條件滿足食品安全需要。
2. 重點控制
抓關鍵環節,重點控制加工流程,是有效管理重大活動食品安全的有效手段和途徑。主要有以下重點環節:菜單的設計和審查安全、原料的采購和驗收安全、原料的貯存和保存安全、食品的加工和制作安全、食品的存放和上臺安全、餐具的衛生和消毒安全、人員的健康和培訓安全、環境的衛生和清潔安全、風險的應急和處理安全。
3. 重于泰山
食品安全是天大的事,責任重于泰山。但是面對風險,個人的力量往往顯得非常渺小,有效的組織管理是順利圓滿精彩地完成任務的保證。實踐經驗告訴我們:重大餐飲活動,在明確任務、日期、要求、標準、出席人數后,組成接待工作領導小組,統一領導,明確工作人員的各自分工和工作責任,非常重要。大家互相協作,共同配合,發揮團隊的最大效能,才能成功完成任務。任務過程中的每一天及時通報各方情況,任務結束后,大家進行討論,總結經驗教訓。將好的方式方法流程編入操作規程,對于存在的欠缺,制定相應的改進措施,積極完善,都是非常有成效的辦法。
四、重大活動食品安全管理的操作要點
1. 嚴格把關菜單設計
(1)規避風險為原則
①禁用生食海產品、水產品、河豚魚
②禁用非食用的野生保護動物
③禁用野生有毒菌類
④慎用海蜇、色拉、鮮奶制品、鮮榨果汁
⑤慎用外表美麗但亞硝酸鹽超標的腌制蔬菜、風鵝、香腸
⑥慎用外表色澤鮮亮,但未燒熟煮透的四季豆、荷蘭豆
(2)客人需求為原則
①考慮客人的飲食禁忌
就餐者的不同民族、國度有差異性,同一民族不同背景、信仰也有差異性,他們對食材的認識都不同,都有各自的禁區。這就要求菜單設計必須統籌兼顧。稍有疏忽可能就會引發國家或民族的矛盾或不滿。
據統計,全世界大概有五分之一的人群有清真飲食的需求。大型活動中,一次性千人供餐任務,根本不可能統計誰有清真要求。而且供應的食品不單是成品中不能含豬肉制品,原料調料中也不能加入豬油等制品。為了避免不必要的復雜和矛盾,一般重大宴請均需開清真菜單。重大宴請菜單中如有狗肉,會引起滿族人民的強烈不滿。
②兼顧客人的不同愛好
不同生活理念和習俗,人們對食材的理解都有差異。中國人比較喜歡食用海參,但是其他國家人員不一定了解接受;中國人喜歡鳳爪豬爪和動物內臟,外國人卻很討厭。因此菜單既要體現當地飲食文化特色,也要兼顧中西合璧。燕窩、魚翅、鮑魚盡量不用。
③照顧客人的食用方便
餐飲宴會的菜單設計應將魚、蝦、蟹等剔骨除刺去殼,棗挖核,避免引起客人食用的不方便。例如大閘蟹,如果整只上臺供應,外賓可能不熟悉,也不太會食用,食用起來比較麻煩也比較狼狽,在高檔的宴請中,更是不太方便賓客間的洽談。如果去殼拆肉進行制作,便既美味又方便。但蟹類拆肉加工,必須做到活燒、現拆現用。
(3)方便加工為原則
①加工工藝不能太復雜
由于客人人數眾多,如果食品加工工藝很復雜,那么就是加工環節多、污染環節多,食品安全得不到保證。想把菜肴制作得精美,展現一代大廚的精彩廚藝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在實踐中需因地制宜、因時制宜。
②加工時間不能太耗時
食品加工的耗時太長,美麗的設計缺少加工操作的便易性,都不利于食品安全。一次就餐人數超過千人,如果冷菜全部采用或大部分采用改刀制作,將耗用大量的時間。為了確保食品安全,餐飲單位則必須投入更多的場地和人工。否則擅自提前加工,后果不堪設想。
③菜肴上臺不能太麻煩
供應量大時,菜單設計既要考慮后廚操作人員能將菜肴加工完成,又要考慮前臺送餐人員能將菜肴及時送上餐臺。美麗的立體造型,廚房內加工得再漂亮,如果運輸有困難,不能及時送上客人餐桌,或在運輸中會破壞造型,一切都是空的。
2. 嚴格把關原料采購
(1)定點采購
采購食品一定要選擇有資質、穩定可靠的供應商,最好是有長期合作基礎的廠家,進貨力求新鮮。采購前要查看食品的感官是否異常,檢測食品原料是否符合衛生要求;要檢查食品標簽是否符合要求,索證索票是否過關,企業證照是否齊全。
(2)特殊采購
在上海接待世界女足比賽和世界短道速滑比賽運動員的時候,供應各國運動員的牛肉都必須是特殊采購渠道,保證用天然谷物飼養,確保不含瘦肉精,不含激素。否則影響到運動員的比賽結果,后果不堪設想。
(3)回避采購
SARS期間,接待單位絕對不會采購任何來自疫區的食品原料;禽流感期間,接待單位絕對回避采購家禽原料。2008年,國家質檢總局發布消息,三鹿、伊利、蒙牛等奶粉中三聚氰胺的含量嚴重超標。適值重大活動,接待單位盡量避開牛奶和奶粉原料。對于部分點心制作過程中不可缺少的奶源,選擇采購其他質量有保證的奶源。
3. 嚴格把關食品加工
(1)堅決杜絕假熟假沸
大塊肉進行烹調時,必須嚴格控制火候和時間。急火燒制,時間不夠,極易造成食品燒熟煮透的假象。外熟內生,外焦內生,引發食品安全事故的不在少數。此外,煮豆漿會產生假沸現象,必須嚴格關注燒煮溫度和時間。
(2)堅決杜絕操作者帶菌
食品從業人員的健康狀況和操作衛生習慣,也非常重要。在一次餐飲服務的試菜過程中,西點專間操作人員反復走出專間再進來,引起了現場管理人員的警覺。仔細觀察后,發現是操作人員反復上廁所。詢問后,得知是他昨天自己吃壞肚子了。現場管理人員要求他立即暫停工作,前面操作的食品一律不得供應。操作者帶菌工作現象被及時發現和制止,有效排除了食品安全的重大隱患。
(3)堅決杜絕違規供應
大型冷餐會,以提供冷菜為主,而加工場所卻沒有熟食專間。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餐飲單位積極動腦筋想辦法,提前將會議室搭建成專間,安裝獨立空調和紫外燈,有效解決了食品安全規定的專用場所要求。
然而有的時候,現場沒有專間可用可搭,餐飲單位經過協商,僅供應熱菜,不供應冷菜熟食的做法,得到了客人的理解和支持。
加工用具盛器生熟不分、葷素不分、成品與半成品不分,會導致交叉污染,食物中混入雜物藥物化學洗滌劑,也會產生污染。例如:在量大緊急情況時,將燒熟的菜肴倒入剛剛存放生制食品的盛器中;在貯存過程中,生食蔬菜遭遇葷菜原料,都會使食品安全風險極速上升。為避免風險,這就需要在食品加工人員加強自律加強食品安全意識的前提下,食品衛生監督人員多檢查、多督促,防止污染。
食品安全是重大的公共衛生問題,它涉及從農田種植、養殖、食品生產、流通、餐飲消費等一個比較長的鏈條,上游各食品生產加工、流通等環節的食品安全風險往往最后集中在餐飲消費這一環節,從而加大了餐飲業的食品安全風險和難度。重大活動往往是人群密集、時間緊迫,從事重大活動的餐飲接待單位時刻警鐘長鳴,在日常工作中不斷通過加強培訓和衛生制度的落實,強化食品從業人員的食品安全意識,夯實基礎。
食品安全中的某些錯誤并非源于惡意或疏忽過錯。有可能是信息不對稱,某個特定的個人或團隊的認知有局限性;也有可能是人們對超出既定知識水平和認知能力之外的食物的無知。近年來,中國部分大米鎘污染、一些新西蘭奶粉肉毒桿菌污染、澳大利亞牛肉檢測大腸桿菌O157陽性,林林總總,食品安全脆弱得不堪一擊,令人恐慌。不管壓力多大,困難如何,餐飲單位必須始終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秉承實事求是、從實際出發的辯證思維,以《食品安全法》為準繩。相信在政府相關部門的不斷指導和監督下,餐飲單位會在實踐中不斷檢驗、糾偏并完善,控制可預見風險,努力將重大餐飲活動做得精美漂亮,安全圓滿。
(作者系錦江國際酒店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