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良冠
(玉林市衛生學校,廣西 玉林 537000)
我校課題“在中等衛校開展校園集體舞教學的實踐與研究”已經結題,校園集體舞教學實踐豐富了課外活動及體育課的內容,教學訓練形式多樣,學生興趣高,充分體現了“健康第一”的理念,提高了學生的課外活動質量,調動了學生和教師的主觀能動性和積極性。但是,校園集體舞在全校范圍內推廣仍面臨著一些實際問題。
校園集體舞是陽光體育活動的一項重要組成部分,在校園集體舞的推廣過程中,體育教師責無旁貸。但是,我校目前校園集體舞主要由兩名有健身操教學經驗的教師負責組織和訓練[1],其他體育教師極少接受過舞蹈訓練,這給校園集體舞在全校推廣帶來了較大阻力,僅依靠兩名專業教師的力量在全校普及校園集體舞是不現實的。
校園集體舞表演所需的場地是做廣播操的2~3倍,由于辦學經費問題,學校場地嚴重不足,無法滿足全校學生課間鍛煉、課外集體跳舞的需要。
由于師資場地不足,選修校園集體舞的人數有限,大多數學生沒有機會真正參加到校園集體舞的學習訓練中,因此沒能激發起全校學生的學習興趣。
針對我校推廣校園集體舞過程中存在的實際問題,為了更好地提高我校課外文體活動的活動效率和質量,全體體育教師、校園集體舞教練及職能部門經過討論提出了改革新思路:在我校運動會及校園文化藝術節的集體比賽項目中增設以班級為單位的校園集體舞比賽——班操。所謂班操,就是班級自編操的簡稱,我校班操內容為校園集體舞,在班操的編排過程中,主張學生自主設計、自主創新、自主訓練。經過幾年的嘗試實踐,獲得了顯著的效果,解決了我校推廣校園集體舞中存在的實際問題。
2.1.1 化整為零,分散進行 由于校園集體舞的表演形式所需的場地較大,一個班跳校園集體舞所占的場地是做廣播操的2~3倍,如果按傳統的組織形式即以往以校為單位統一做操的模式,場地必將成為制約校園集體舞推廣普及的瓶頸[2]。為打破這一瓶頸,解決場地不足的問題,我們采取了化整為零,以班級為單位分散進行的方法進行班操練習。另外,校園集體舞不像籃球、足球等運動項目受場地限制,只需要一臺錄音機和一塊可以讓學生充分跳舞的場地就可以了[3]。所以,我們采取班操訓練法,把各班學生分散安排在足球場、籃球場、排球場等一些專用體育運動場地和房前屋后的空地等一切室外場地,只要可以保證學生安全、不影響跳校園集體舞質量的場地都可以利用。這樣,以班操的形式,只要精心組織、科學安排,就可解決場地不足的問題。
2.1.2 充分利用,因材施教 一是充分利用班主任,讓班主任和學生一起商量班操的設計,在課外活動時間組織學生進行班操訓練,用集體榮譽來感召學生,使其參與班操訓練,學習校園集體舞。這樣的班操訓練既調動了學生學跳校園集體舞的積極性,又鍛煉了教師的身體。二是充分利用每周的體育課,在體育課上安排一定的時間訓練校園集體舞。體育教師利用體育課,在自己的教學班組織和指導學生練習校園集體舞,并培養一些骨干學生,配合教師的教學,幫助教師帶動其他學生一起練習。三是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進行直觀教學,利用校園網、多媒體等一切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在班會、活動課等時間播放校園集體舞視頻,讓學生觀看校園集體舞精彩的表演,欣賞、模仿標準的校園集體舞視頻,讓學生感受到校園集體舞濃烈的氣氛,讓學生明白校園集體舞能展現青少年朝氣蓬勃的個性,從而激發和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這樣既可讓學生受到一定的藝術感染與熏陶,提高校園集體舞的質量,也可緩解教練不足的情況[2]。
把校園集體舞以班操的形式列入校運動會及校園文化藝術節的集體比賽項目,并把比賽結果列入班級目標管理的6項指標評比的加分項目,這樣不僅能激發學生練習的積極性,提高他們的身體素質,還能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合作意識及創新精神,更能把學生良好的精神風貌表現出來。
練習訓練之余,我們對部分教師和學生進行了訪談,師生的整體反映較好,效果也很明顯。班操豐富了學生課外文體活動及體育課的內容,使得學校出現了課外健美操協會、舞蹈協會、集體舞興趣小組等各種學生社團。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各種舞蹈的練習訓練,并且創編出了很多更好、更適合他們學習的集體舞,彌補了學校教練缺乏的不足,也減輕了體育教師的壓力。
在推廣校園集體舞的過程中,各地各??赡艽嬖诓煌膯栴}和困難,但只要本著學生健康第一的思想,真正將學生的需求放到重要的位置,努力克服困難,尋求符合本校實際的方法,就一定可以將校園集體舞推廣普及開來。
[1]梁益珍,覃良冠,彭輝,等.中等衛校女生對校園集體舞認知的調查分析[J].衛生職業教育,2011,29(20):120-121.
[2]任惠東,劉志波.如何解決推廣校園集體舞中存在的現實問題[J].中國學校體育,2008(2):44.
[3]唐云濤.校園集體舞之我見[J].中國學校體育,2007(7):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