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嚴俊,何淑珍
(1.青海衛生職業技術學院,青海 西寧 810000;2.西寧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青海 西寧 810000)
高職高專教育發展的生命力在于以行業為依托,以就業為導向,走產學結合之路。口腔醫學專業要堅持“依托行業、服務行業、融入行業”的產學結合教育理念。一些專家提出了本科的教育模式:以勝任力為導向的口腔醫學本科生精英培養模式[1],對本科教育意義深遠。但是目前我國口腔醫學專科培養模式還不具備具體的操作性及層次性,既沒有充分體現高職教育的理念,也沒有發揮本科教學的科研能力。鑒于此,筆者將基于勝任臨床實踐任務的理念引入口腔醫學專科生的培養模式中,并結合口腔醫學專業特點和學生培養規律進行探討,提出以勝任臨床實踐任務為導向的口腔醫學專科生培養模式的重要性。
我國的口腔醫學專業專科教學內容與本科一樣,即牙醫學和口腔頜面外科學,旨在培養具有口腔醫學基礎理論知識和醫療技能的口腔助理醫師。隨著我國社會、經濟和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口腔醫學畢業生將進入社區診所。然而,由于口腔醫學專科教學目前沿襲本科教學的教學模式,口腔醫學生需花大量時間、精力完成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和口腔醫學的所有課程。專科學生只有短短3年的學習時間,其中一年還要進行臨床實習,真正的口腔醫學專業學習也就半年時間,時間緊、任務重造成了學生理論與實踐相分離。因此,高職高專教育培養目標和培養模式的矛盾日益突出,難以適應社會的發展需求。
課程結構是課程目標轉化為教育成果的紐帶,是課堂活動順利開展的依據。現專科口腔醫學專業課程結構仍沿用本科課程結構,與專科人才培養的目標不能很好地結合。
我國口腔醫學專科教學普遍采用傳統的大班授課模式,理論課所占課程比例較大。理論教學一般采用“灌輸式”教學模式,不利于激發學生獨立思考和自主探究的欲望,不利于學生合作意識的培養;實踐教學各模塊相分離,不利于學生整體臨床操作流程的掌握,使學生所學知識不能融會貫通。由于實踐課學時的限制,學生的臨床技能得不到充分訓練,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沒有得到全面培養。
(1)教學的主要目標是培養口腔醫學專科學生的技術應用、勝任臨床實踐任務的能力。因此,構建教學體系,就要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按照有利于學生基本素質提高、有利于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的原則,打破原有的按學科設置的課程結構體系,構建3個層面(即基本操作能力、專業技術應用能力、綜合實踐能力)和4個環節(即單項實訓、專業綜合技能實訓、臨床見習、畢業實習)的教學體系,使理論知識講授與實訓貫穿教學全過程。
(2)在口腔助理醫師崗位群的能力要求和基層口腔科門診的主要工作任務以及國家口腔執業(助理)醫師資格標準的基礎上,運用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課程理念,對口腔醫學專業課程進行改革[3]。
(3)加強實用型創新型師資隊伍建設。職業教育不僅要求教師具有較高的專業理論水平,還要求教師具備熟練的專業實踐技能和指導學生學習創新的能力。我院原有的師資隊伍擁有扎實和豐富的口腔醫學專業理論知識,但缺乏相應的實踐技能。因此,在師資隊伍建設中,應制訂、實施教師培養計劃,安排教師到相關企業或醫院接受技能培訓,學習目前先進的新技術和新工藝,支持教師積極參加國內的學術會議,更新教學觀念,提高自身實踐技能和綜合素質,從而不斷提高口腔醫學教學質量。
(4)與醫院建立長期的合作關系,使學生學完理論知識后能夠及時進行臨床見習、實習,從而鞏固所學知識,強化實踐操作能力。我院同醫院合作共建實習基地,共享臨床資源,真正實現“醫院就是學校,病房就是課堂”的“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使學生減少對臨床的陌生感。同時,經常舉辦口腔醫學專業知識講座,使學生了解目前臨床的先進技術和醫療前沿知識,樹立不斷學習的信念[4]。
(5)由于專科口腔醫學學制短,無法使學生全面、熟練掌握口腔醫學所有操作。因此,我們結合口腔醫學專業的培養目標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教學目標、教學內容、課程結構進行了重新調整,將能力培養貫穿于教學始終,使我院學生到醫院能夠達到勝任臨床實踐任務的目的,也真正實現了國家口腔執業(助理)醫師的培養要求。
(6)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對想繼續深造的學生及時提供各種培訓、考試相關信息,舉辦培訓班,聘請優秀教師對學生進行集中指導,促進學生可持續發展。
(7)目前,口腔醫學專科類教材較少,而本科類教材已經比較完善,因此,在本科類教材的基礎上依據國家口腔執業(助理)醫師考試大綱對其部分內容進行合理刪減,以必需、夠用為度。同時,針對臨床實踐任務對學生的要求,增加可以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內容,最終達到使學生勝任臨床實踐任務的目的。
(8)及時更新實驗實訓設備儀器,縮短與臨床的差距,使學生所學知識與技能在臨床中可以用到,使學生學以致用,增加學習的信心,為將來步入臨床崗位工作打下基礎。
口腔醫學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培養適應口腔醫療服務第一線需要的,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的,掌握從事本專業領域實際工作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的口腔醫學專門人才。以勝任臨床實踐任務為導向的口腔醫學專科生培養模式旨在培養更多符合社會需要的高端口腔專科人才,使口腔專科教育走上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道路[5]。
[1]張凌琳,于海洋,葉玲,等.以勝任力為導向的口腔醫學本科生精英培養模式探究[J].華西口腔醫學雜志,2013(1):54-55.
[2]郭朝暉,曹歡.勝任力視角下的高校創新型人才培養[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1(5):102-103.
[3]吳煜農,武和明,陳寧,等.德國口腔醫學教育對我國醫學教育改革的啟示[J].西北醫學教育,2006,14(3):275-277.
[4]常世民.口腔頜面外科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探討[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2,11(14):1167.
[5]邱蔚六.我國口腔頜面外科的現狀與未來[J].中華口腔醫學雜志,1999,34(4):197-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