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 晶,王 怡
(1.青島衛生學校,山東 青島 266071;2.青島市市立醫院,山東 青島 266001)
正所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很多時候,只有走出去,換個角度、換個視野、換個層面去觀摩、參觀、學習、交流,才會為我們打開一扇不一樣的窗戶,讓我們對自己有一個更為理性的認識,也可以使我們更加明確努力的方向。2014年2月,筆者參加了山東衛生廳組織的護理教學師資研修班,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學院。為期3周的參觀和學習讓筆者親身感受到新加坡南洋理工學院優美的教學環境、先進的教學理念、規范的教學管理模式、雄厚的師資力量,使筆者受益匪淺,現將學習成果分享如下。
本次培訓由新加坡南洋理工學院、新加坡護士管理局等資深專家進行護理教學專項培訓,主要為專題報告、實地參觀與交流的方式。培訓內容包括學習南洋理工學院卓越的辦學策略,了解南洋理工學院健康科學系的護理教學體系和淡馬錫基金項目,參觀南洋理工學院教學設施、陳篤生醫院、健康促進局、圣安德烈社區醫院等。
新加坡職業教育的特點是有超前的教育理念,認為教育不但要培養科學家,也要培養技術工人;不但要培養管理者,也要培養會掃地的人。所以,在新加坡半數以上的學生都會選擇職業技術培訓。
南洋理工學院是新加坡政府5所國立學院之一,獲得了ISO14000的環境管理系統證書,成為新加坡第三所獲得此證書的學院。學院成立于1992年4月,占地30.5萬平方米,現有16000名學生和1400名教職員工。學生每天刷卡入校,上課刷卡點到,為了防止學生找人代刷卡上課,教師電腦給學生分了顏色,分為藍色、橙色和紅色,藍色表示無曠課記錄的好學生,不用點名;橙色表示偶爾曠課的學生;紅色表示常曠課要嚴抓并需上課點名的學生。
南洋理工學院下設7個系(38個專業),包括工程系、信息科技系、設計系、工商管理系、健康科學系、化學與生命科學系和互動與數碼媒體系。其中,健康科學系設有護理、牙科護理、物理治療、職能治療、放射治療學、放射診斷學、社會服務7個專業。南洋理工學院有“4C”辦學優勢,即組織文化(Culture)、創新理念(Concept)、能力開發(Capability)和校企合作(Collaboration)。學院的辦學使命是:(1)為學生提供優質的教育和培訓,使學生成為國家的專門人才,為新加坡的科技、經濟及社會發展服務;(2)利用自身資源、人才、創意及創新能力滿足企業發展需求,積極參與新加坡社會建設并推動國家發展。南洋理工學院有“教學城市”之稱,綠樹成蔭,教室外面的走廊有為等待教師的學生提供的休息桌椅,桌椅附近有電源插座和網線接口,校內指示標識清晰、簡潔,還設有殘疾人衛生間等,處處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理念。
南洋理工學院從校園設計到具體行政、教學工作,處處體現了無界化。通過教學大樓連接7個系的“科技園”,將優質資源整合起來,實現了資源共享。學院每棟樓的設計和設備配置均以科技為導向,7個系用字母劃分,順時針排序,打破學院間、部門間、教師間的壁壘,真正實現了教學、科研、項目無界化。比如說接受企業的一個項目:首先由承擔該項目的系主任確定該項目的經理;再由經理根據項目情況在全院范圍內挑選參與職員;最后被挑選到的各系人員重新組合,服從經理管理,不再強調各自歸屬于哪個系管理,從而形成了“無界化校園”。
南洋理工學院建立了AES數據庫,內容有流程及技術方面的標準、師生通過努力解決完成的工程項目等。每位教師和學生都能憑自己的校園卡在圖書館的電子資源管理系統內找到自己所需的資源。另外,學生還可以在電子資源管理系統內找到自己想要的電子教材以及相關學習視頻。
南洋理工學院健康科學系每年招收700~800名左右的護理專業學生(大部分為初中畢業生),通過3年的學習,學生參加學校組織的畢業考試,考試合格即取得注冊護士資格。學院理論課教學為大班制,每班200人左右,實踐課為小班制,每班25人左右。教學設置為每年52周,分為兩個學期,每學期26周,其中每學期又分割為5個學段:第1至第8周授課,第9至第10周放假,第11至第17周授課,第18、19周考試,第20至26周放假,全年共授課30周。
護理專業課程設置如下:第一年學習專業基礎理論,內容有護理學基礎、家庭社區保健、職業安全教育、助產護理、心理學概述、社會學概述、健康評估、人類生物學、藥理學、護理練習、綜合學習等;第二年學習專業基礎理論,內容有精神健康護理、成人護理、??谱o理、循證練習、健康教育、人類生物學、護理中的心理社會觀察、統計學、護理練習及綜合練習等;第三年學習護理項目、護理實驗、護理練習、成人護理、綜合練習等。第一學年學習30周,集中考試4周,下臨床6周;第二學年學習24周,集中考試4周,下臨床12周;第三學年學習15周,集中考試2周,下臨床20周,完成畢業課程4周。學生上課以自主學習為主,教學形式主要有學生聽教師講課,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教師布置問題,學生分組講課,教師考評;學生上網閱讀教師課件并回答教師所提問題;學生根據課業題目整理學習材料并寫學習反思;教師示范實驗操作,學生在實驗室實踐;學生分組并相互提問,相互辯論解答。
在南洋理工學院的教學計劃中,課程是以學年而不是以學期安排的,這種教學組織形式便于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進行雙軌制教學。所謂雙軌制教學就是將同一學年中的課程劃分成兩個相互獨立、互不干擾的課程1組和課程2組,分別在同一學期同時開課,到了第二學期互換,以此類推。學生在校3年中都采用這種雙軌制教學模式,課堂教學和醫院見習交替進行,提高了教學效率和資源的使用率。
教學工廠是南洋理工學院最重要的辦學理念和辦學特色,也是其職業教育取得成功的關鍵。例如健康科學系護理專業的教學工廠就是模擬醫院,營造真實的醫院環境,使學生的護理實踐與臨床一致。模擬醫院將醫院需求與教學有機結合,形成教學、模擬醫院、醫院三位一體的綜合教學模式,使學生能夠在學校里接受醫院崗位技能培訓,做到了醫院人才需求與學校教學“零距離”。護理專業的模擬醫院還有一個作用,就是在新加坡醫院病房不夠用時,隨時可以作為真正的醫院收治病人。
南洋理工學院的教學組織和管理采取逐層監督、層層負責的方式。以健康科學系管理模式為例,由系主任負責,下面逐級設有專業課程經理、學科督導、學科協調講師、講師。學院在實行“學分制”的基礎上,對學生進行期中和期末考核,規定學生出勤必須達到85%以上才能參加考試??荚噧热萦蓪W科協調講師根據大綱內容進行命題,交由學科督導審批,并交系主任擬訂考卷,由學院統一安排考試,真正實現了教考分離。學生考試不及格的科目必須進行重修,不設補考;對考試作弊者取消作弊學期所有課程的考試成績,并需重新繳納一學期的學費。嚴格的學生學業考核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自覺性。
新加坡政府為保證職業教育的高質量,對專業教師引進的基本條件是本科畢業并在企業有5年以上資深工作經驗者,特別強調護理教師首先必須是一名合格的護士。南洋理工學院鼓勵教師繼續深造和申請科研項目,每年教師有20%的時間都花在了科研項目的開發上。
進入南洋理工學院的是一批初中畢業且天資未必最好的孩子,但新加坡政府的教育理念是為每一名學生提供一視同仁的優質教育機會,把他們培養成高級職業技術人才。南洋理工學院的學生均為走讀生,未單獨設置專門的學生管理機構,學生輔導實行導師制,為學生配備個人導師,導師負責對學生進行專業指導和關注學生的思想動態。
(1)學習新加坡南洋理工學院的教學工廠理念,加強與醫院的聯系,使護理教育更貼近臨床實際;完善護理模擬教學設施,增加學生臨床見習的時間,加強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為學生提供更多的發展機會,使學生的職業生涯發展規劃更清晰明確。
(2)更新管理理念,加強教師隊伍的建設。建議學校將專業教師輪流送到醫院去工作,學習醫院的新業務、新技術;鼓勵教師在職進修學習、申報科研課題。
(3)建議試點護理專業的考查課改為120人左右的大班授課,護理實踐課改為30人的小班制,讓更多護理教師有時間去指導實踐課,突出技能教學。
(4)改進學校的用人機制,引進教師時不盲目追求高學歷,而要注重教師的工作經歷,引進真正的“雙師型”教師。
(5)逐步建設學校的教學資源庫,實現教學資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