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不讓孩子落后于人,很多家長給孩子報了課外補習班。但目前市場上的培訓補習班種類繁多,培訓機構參差不齊,魚龍混雜,并暗藏“霸王條款”,侵害著消費者權益。省工商局發布消費警示,提醒廣大家長選擇培訓機構時要謹慎,以免上當受騙。
警示稱,首先要考察培訓機構設立是否合法。正規的民辦非學歷教育機構持有教育部門頒發的民辦學校辦學許可證,而教育部門對辦學機構資金、場地都有嚴格要求;還要注意培訓機構辦學地點及辦學范圍等是否與實際相符合。二要查看協議中是否有“霸王條款”,消費者在參加培訓之前要堅持簽訂協議,盡量就授課內容、教學時間、地點、收費內容、退費程序等問題與培訓機構協商一致,在培訓過程中,嚴防更換教師或場地、縮減培訓時間、加收費用等問題。三要索取正規商業發票,查實消費憑證,并保留證據。要注意查看拿到的發票是否有效,發票收款單位與實際辦學單位是否相符,防止上當。此外,消費者也要注意索取招生簡章及其他宣傳材料,一并作為證據留存,以便產生糾紛時利于維權。四要謹防網絡培訓陷阱,網絡授課的單向性與機械化,讓很多消費者發現效果不理想,但希望退還學費卻很困難。
本刊說兩句: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父母的心愿,一些不“厚道”的培訓機構正是抓住了家長的這一心理。各種“霸王條款”把家長們搞得有苦說不出。為了孩子的未來,常常是“任人宰割”。要知道,這樣下去只能助長其囂張氣焰。所以奉勸家長們,再愛子心切也不能“有病亂投醫”,一定要勇于維護自身的權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