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陽宗
華亭縣素有隴東“煤城”之稱,豐富的煤炭資源促使華亭縣經濟快速發展。在華亭經濟社會發展的大背景下,華亭縣以辦人民滿意教育為目標,優化環境發展,實施“一軸兩翼”工程,按照“小學抓規范,初中抓突破,高中抓提高”的總體思路,深化教學改革,著力辦好每一所學校、發展好每一位教師、培育好每一名學生。
在華亭,一項項涉及教育工作的重要民生工程逐步啟動建設,精彩有趣的課外活動讓學生們開闊眼界,形式多樣的教師培訓使教師素質不斷加強……這一切使得全縣教育教學工作迅速、協調、積極、健康地發展,教育事業發展步入快車道。
優先發展教育,學校舊貌換新顏
“教育是民生之本,教育是發展之源。我們重視教育,狠抓教育,教育才能又好又快發展。”華亭縣教育局局長康文昊說。
給孩子們一個舒適的學習環境是華亭縣教育發展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近年來,華亭抓項目、籌資金,大力改善辦學條件,優先發展教育的一系列舉措為全縣教育的發展注入了活力。
在教育投入方面,2013年,華亭縣教育系統計劃籌措建設資金3.7億元,在校安工程、學前教育機構建設、薄弱學校改造等五大領域為23所學校新建校舍13.2萬平方米。截至目前,11所學校已經竣工投用,9所學校正在裝飾及安裝工程施工,3所學校正在主體施工。“有了資金保障,我們辦教育的底氣和信心更足了!” 華亭縣皇甫學校校長張發賢高興地說。
“再過一段時間,我家的孩子就可以到這里來上學了。到時候,接送孩子就方便多了。”家住華亭縣麻池小區的劉先生告訴記者。他平時上下班,都要繞到建設中的西郊小學去看一眼,看著即將竣工的西郊小學,想象著將來孩子搬進學校的美好景象,劉先生心里樂開了花。
在投入資金擴大項目建設的同時,華亭縣大力推進教育信息化建設,深入實施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項目,不斷改善信息技術條件。籌資520萬元,為華亭一中新校區配備多媒體教室設備110套、計算機244臺,安裝了校園視頻監控和校園廣播系統,完成了TD無線數字校園平臺建設;積極實施國家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項目,實現了整縣遠程教育全覆蓋。
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在華亭縣各學校實現了常態化、科學化、規范化、高效化,依托這些現代信息化工具,各學校以課堂教學為中心,以課堂教學研究為突破口,才能為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保駕護航”。
與此同時,華亭縣大力實施教育惠民工程,一步一個腳印實現“讓每一個孩子都上得起學、上好學”的承諾。“我們不斷創造一流的教育教學環境,打造一流的教育教學質量,形成同心協力育名師、育名生、建名校的良好局面。辦人民滿意的教育不能停留在嘴上,要落實到工作中。建設人民群眾滿意的教育強縣,不僅是黨委、政府和教育系統的責任,也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 華亭縣教育局局長康文昊說。
推行素質教育,教育碩果豐滿園
近年來,華亭縣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嚴格執行課程標準和課程方案,開足開齊課程,并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說起華亭縣素質教育的開展情況,不得不提該縣的東華小學。在東華小學的校園里,一陣陣歡快的琴聲從教室里傳出,10多名學生端坐在電子琴前,在老師的指導下練習新學的琴曲;隔壁的舞蹈室里,學生們伴隨著優美的音樂練習舞蹈基本功。“我們學校開設的以藝術、文學、體育、綜合實踐為主的興趣活動小組近30個,學生們都參加了自己喜歡的興趣活動小組;學校還結合實際,組建了千人抖空竹隊、千人口風琴隊,豐富多彩的活動滿足了每個學生的個性發展需求,對推行素質教育有很大的推動作用。”華亭縣東華小學校長路曉明說。
在推行素質教育的過程中,華亭縣各中小學深入開展“六園”創建活動,啟動了全縣師生讀書活動,堅持以特色教育推動學校特色發展,構建特色校園,取得了初步成效。
同時,該縣積極開展“全國億萬學生陽光健康運動”活動,落實學生每天一小時的體育活動時間,成功舉辦了第十四屆全縣中小學生田徑運動會、秋季籃球運動會。在平涼市中小學田徑運動會中,華亭縣少年甲組、乙組分別獲全市第一,皇甫學校等3所學校被市教育局命名為“體育特色藝術學校”。
狠抓教學改革,譜寫教育新篇章
“走進學校,你會情不自禁地被學生積極參與互動、自主學習的活躍氛圍所感染。”“走進課堂,你會被一幕幕精彩的場景所吸引,課堂是動感的,你的思維始終被牽引著。”近年來,先后在華亭縣聽課交流的30多所學校的2000多名教師這樣說道。
在緊抓課改的同時,華亭縣各學校先后派1500多名骨干教師前往杜郎口中學、洋思中學等全國課改名校培訓、參觀學習;邀請魏書生、邱學華、崔其升等知名教育專家來華亭講學,使全縣教師開闊了眼界,更新了教學理念。搬走講桌、四人一組對面而坐,課堂上此起彼伏的搶答、自編自演的課本劇等,都是華亭縣各學校實施課堂教學改革所展現出的生動場景。
據了解,該縣推行新課改之初,華亭縣教育局堅持新課改理念先行,堅持教學中心地位不動搖,積極推進課堂教學改革,創建特色學校,打造生本課堂,教師的教學行為、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課堂的組織形式不斷規范優化,順利推進了各級各類學校實施課堂教學改革。
“校長是學校課改工作的第一責任人,是課改的謀劃者和實踐者,一名懂課改、會課改的校長,才能帶領學校教師改革創新,大膽探索,開創課改的新路子。”華亭縣教育局副局長馬越文說,他們要求校長在課堂教學改革中堅定信心,解放思想,開動腦筋,大膽創新,想別人沒有想到的,做別人沒有做到的。
在華亭縣推行課改的過程中,各學校的校長在思路和行動上先別人一步、快別人一拍,帶頭認識課堂教學改革的意義,做好教師的宣傳、動員工作,成為課改的先行者。自上而下推行課改,更新教學理念,課改成了該縣義務教育階段各學校提升教學質量的“法寶”。在推進課堂教學改革的過程中,先后涌現出了皇甫學校、華亭三中、馬峽初中、河西初中等一批特色鮮明的課改典型學校。endprint
在全縣教育系統及廣大師生的共同努力下,華亭縣成功舉辦了課堂教學改革大賽、課堂教學改革校長研討會、課改現場會等活動,創辦了華亭縣《課堂教學改革導向》雜志,全縣各學校課改特色初步形成。其中,皇甫學校初步總結出了“導、學、測、教、練”主體探究教學模式,落實“六推六抓”,優化課堂教學的關鍵環節,提升課改實效;堅持“六大助力舉措”,規范學校常規管理,優化育人環境,從外圍助力課改,實實在在加強質量建設;開展“六個教育”,豐富育人活動,創建“和諧育人”德育教育特色,助推課改向縱深發展。馬峽初中“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的洋思模式及河西初中“努力實現一個目標,借鑒兩種方法,落實三清措施,達到四化要求,完善五項保障”的杜郎口模式,已成為全省范圍內的課改品牌。學生家長李永強在華亭三中聽課時,談起了自己對課改的感受:“課改使現在的課堂氛圍很活躍,孩子們不僅學到了知識,而且學得很快樂,很有自信!”
加強教師隊伍建設,“軟件”再上新臺階
“我是靠實實在在的工作業績從農村競聘到城區學校工作的,聘任制幫我圓了進城夢!”這是該縣一名農村教師通過聘任進城后的肺腑之言。
近年來,華亭縣大力實施人才強縣戰略,嚴格執行教師“凡進必考”、全員聘任、合同管理和績效工資制度,對城區學校全面實行全員聘任制,對新教師3年合同期滿后,重新進行考試考核,競爭上崗,對考核不合格的實行自費集中待崗培訓,初步建立了能上能下、能城能鄉、優勝劣汰的競爭機制,充分調動了廣大教師工作的積極性。
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基、強教之源,發展教育要優先發展教師。華亭一中實行自主選聘教師制度,充分調動了廣大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對此,華亭一中校長張永峰感慨地說:“自主選聘教師,這是華亭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項重大突破,充分發揮了學校管人、用人的自主權,有效緩解了高中教師短缺、學科不配套的問題,我們都是好制度的受益人。”
在教師隊伍的管理工作中,華亭各學校嚴格落實《華亭縣教師行為規范“七嚴禁”》,實行師德規范“一票否決”制,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以“六查十看”活動為載體,集中開展“師德師風建設月”活動。
群雁高飛頭雁帶,教育工作的開展離不開優秀的教師隊伍。為了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華亭縣堅持將學校公用經費的5%用于教師培訓,積極組織開展遠程教育、國培計劃及新教師崗前、體音美教師轉崗等各類校本培訓。通過深入開展各類培訓、招考、聘用等措施,優化了教師隊伍的數量、結構、質量。
與此同時,華亭縣深入開展“城鄉學校捆綁式結對幫扶活動”,每所城區學校結對捆綁幫扶一所農村學區、學校,幫扶雙方同考核、同獎罰。目前,該縣的專任教師任職資格合格率、校長崗位培訓合格率、學歷合格率均達到100%。
“教育是先鋒職業,是民族興旺的核心,教育強則國家強。站在歷史長河中,我們責無旁貸,任重而道遠!”談起華亭縣教育發展的成果,華亭縣的教育工作者并不滿足。他們認為,教育是一項長期工作,他們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
編輯:蔡揚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