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建軍
〔關鍵詞〕 音樂教師;專業素質;發展;途徑
〔中圖分類號〕 G62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4)02—0022—01
音樂是人類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藝術形式之一。對音樂的感悟、表現和創造,是人類基本素質和能力的一種反映。音樂課是基礎教育階段的一門必修課,是對學生進行人文教育和美育的重要途徑之一。采取有效措施,提高音樂教師專業素質,是促進音樂教學質量的根本保證。
一、豐富渠道,促進音樂教師專業素質發展
音樂課的“審美性、實踐性、創造性和表演性”決定了音樂課的專業性。這就要求音樂教師要有扎實的、專業的音樂教學基本功。而如何提高音樂教師的專業技能和教學水平,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堅持練習。音樂教師一定要每天堅持基本功練習,如發聲練習、鋼琴即興伴奏、聲樂演唱和器樂演奏等。
2.輔導學生。對于音樂教師來說,“傳道授業”就是對學生進行音樂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訓練,“解惑”就是在學習訓練的過程中對學生遇到的疑惑進行分析研究,指導釋疑。教師只有在輔導學生的過程中,在幫助學生由進步走向新的進步、由成功走向新的成功的過程中,才能真正實現“教學相長”,實現音樂教師的價值,實現音樂教師的職業理想。
3.善于表現。既然音樂是表演的藝術,那么,音樂教師只有在表演的過程中才能完成對作品的“第二次創作”,才能在一次次表演的過程中逐步走向完美。當然,表現的前提是自己首先要有“料”。筆者認為,我們的音樂教師至少要有3首以上的拿手聲樂作品,3首以上的拿手器樂作品,有條件的還可以在一定的范圍內舉辦個人音樂會等。要珍惜每次表現的機會,因為我們的優秀表現會帶來學生對自己的尊重,使更多的學生對音樂產生興趣。
4.學習反思。音樂教師要堅持讀書,學習音樂基礎知識,學習音樂教學理論和方法,學習音樂發展史和音樂創作等。音樂教師要善于反思,反思自我專業能力發展現狀,反思音樂課教學過程中的成敗得失等。
二、加強評價,激勵音樂教師專業素質發展
由于音樂教學沒有統一的書面考試,因此,我們很難衡量一位音樂教師所承擔音樂課的教學質量。對音樂教師進行有效評價,是激勵音樂教師專業素質發展的有效手段。
1.評價音樂教師對音樂教育的熱愛程度和敬業精神。對音樂的執著是音樂教師熱愛音樂教育的基礎,是煥發音樂教學激情的源動力。只有熱愛音樂,音樂教師才能做到職業道德中的“愛崗敬業”,才能盡到“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的責任,這也是音樂課教學質量的靈魂。
2.評價音樂教師的專業素質。專業素質是上好音樂課,提高音樂課教學質量的基礎,但并不是說專業素質高,教學質量就高,二者不能劃等號。
3.評價音樂教師課堂教學水平。以人文教育和美育為核心的音樂教學理念體現、富有感染力的氛圍情景營造、融洽互動的師生關系和生生師生之間的欣賞激勵是音樂教師高效課堂教學水平的最佳體現。也許暫時沒有這樣完美的課堂,但是我們不能沒有完美課堂的理想。
4.評價音樂教師輔導的音樂特長生的水平。“名師出高徒”,用在音樂教師身上再合適不過了。當然,教師要善于發現優秀的學生,具有潛力的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進行富有責任的教學。
三、改善條件,保障音樂教師專業發展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在音樂教學環境條件的創造上,音樂教師應該在積極提高專業技能、提高教學質量的過程中善于做學校領導的工作,取得領導和教師的支持,不斷改善環境條件。一是“做出樣子”,如勤練基本功、勤主動邀請領導聽課評課、勤組織音樂活動、勤展示教學業績、勤參與音樂教學研究等;二是“自我投入”,在自己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購買自己喜歡的樂器,種類可以多樣,自學到一定的程度后可以引入課堂教學,或用于示范、或用于伴奏,以此影響更多的學生產生學習音樂的愿望;三是“主動溝通”,以某項活動為契機,談想法、談需要,提出環境條件的創設要求。
編輯:郭裕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