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東盟發展經歷了重要的一年。這一年東盟成立整整46周年。面對2015年實現三項共同體的目標,東盟國家在政治、安全、經濟、社會、文化領域均加快了強化地區戰略地位的步伐。從東盟各國對新年的報道即可看出,新年到來之際,東盟國家對過去的一年均做出了總結并展望新一年的方向和任務。雖然東盟總體在三大一體化領域的合作中取得進展,但是,各自國家分別遇到了不同的困難和挑戰,一方面從整體來說,加速建設共同體的目標已經明確,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每個國家有差異化的需待解決的問題,因此,實現目標的任務依然艱巨。本文試圖從總體和國別例證方面對2013年東盟國家的情況作出分析總結。
1、政治、安全共同體的進步
2013年,東盟在政治-安全共同體建設方面取得多項成就,《東盟2012-2013年度報告》指出,東盟擔負著提升對1976年的“東南亞和平友好條約” 國際認同的重任,與地區的20多個非東盟國家達成政府間關系,并成為高端契約方。
東亞峰會、東盟峰會、各項部長級會議、APEC會議,以及東盟與世界各種政治力量的交流均繼續增加。2013年10月,第23屆東盟峰會在輪值主席國文萊舉行,重申2015年東盟共同體目標。2013年10月的APEC峰會,提出復興亞太作為全球增長發動機的作用,實現茂物目標,穩定增長、互聯互通。以幾個東盟國家為例:
越南:2014年1月1日 ,越南人民報社論:努力獲取新的勝利,社論主要對國家的政治環境做出評價并表示,2013年在全球經濟衰退帶來負面影響和國內經濟存在許多薄弱之處的背景下,越南仍完成了社會經濟主要指標。通脹率更低,增長率高于前年。社會民生、國防安全得到保障。越南在國際舞臺上的地位得以提升。新《憲法》(修正案)獲得國會通過,標志著國家嶄新的發展時期。國家工業化、現代化事業還將遇到許少困難。薄弱、停滯、腐敗、消極等許多引起社會不滿的問題并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解決的。總體上,越南推進全面融入國際社會,進一步提高越南的地位。
緬甸:2013年7月,緬甸聯邦議會(人民院和民族院)組成憲法評估聯合委員會,并要求立法、司法、行政、政黨、社會組織以及個人在2013年12月31日前向評估委員會提交修憲意見。之后,緬甸聯邦議會憲法評估聯合委員會已從社會各界征集到近3萬封修憲意見書,表明修改2008年憲法勢在必行,修憲最低共識正在醞釀形成之中。這些修憲提議包括執政黨的一些意見,這為反對派領袖昂山素季參選總統鋪平了道路。
柬埔寨:2013年7月舉行了大選,選舉委員會8月12日公布結果,執政的柬埔寨人民黨獲得123個議席中的68席。反對黨柬埔寨救國黨拒絕接受這一結果,呼吁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對選舉相關問題進行調查,并表示要組織大規模抗議示威活動。之后救國黨主席桑蘭西開始組織示威抗議活動,示威活動結合組織紡織業、制鞋業工人罷工,最后引發較大規模騷亂,直至延續到2014年1月上旬。
馬來西亞:2013年5月5舉行的馬來西亞國會下議院第13屆選舉,共有12個州議會同步舉行選舉,砂拉越州除外。這屆選舉被列為馬國史上最激烈的一次大選。反對派人民聯盟表示不接受選舉結果。
大選后的種族沖突言論,國陣主席納吉5月6日宣誓成為新任總理,在記者會上表示華人選民棄投國陣,是因為受到民聯掀起的種族情緒蒙蔽,稱為“華人海嘯”。
新加坡:2013年12月8日晚發生騷亂,起因是一名外籍勞工遭私人巴士撞死。進而引發附近約400名外籍勞工打砸事件。新加坡社會秩序良好,本地至少過去40年來未發生過騷亂。事件表明,外籍勞工議題已成為新加坡需要面對的問題。
泰國:2013年12月初,泰國又一次陷入混亂。反政府集會領導人素貼要求 “清除他信體制”、將推翻英拉政府的斗爭堅持到底,曼谷的暴力沖突加劇,直至2014年1月中旬仍未結束。街頭政治在沉寂了三年之后卷土重來,反政府集會愈演愈烈,英拉政府面臨上臺以來最嚴重的政治危機。世界對泰國還要亂多久,軍事政變是否重演仍在觀察中。
上述東盟國家政治情況是在東盟即將邁向一體化的2013年及為2014年的戰略發展努力的時刻,然而仍留下相當多的難題。相對于經濟一體化而言,政治-安全一體化難于代表各個國家的政治運營環境和政治訴求。因此,同時反映的是國別政治風險的差異化。
關于地區安全,東盟反恐協定完成正式批準過程。東盟反恐協定(ACCT)在東盟十個成員國獲得批準。這一協定在2007年由東盟各國領導人簽訂。ACCT是東盟反恐努力的顯著成就,服務于地區反恐給框架并加深反恐合作。ACCT在全球反恐戰略中提高了地區戰略的作用。
2、經濟一體化進展
與東盟政治-安全一體化相比,東盟經濟一體化進展比較順利?!稏|盟2012-2013年度報告》表明,面向2015年共同體目標,已取得進展。東盟已經實現了80%的經濟共同體藍圖目標,在跨行業、跨部門合作方面取得顯著進步。
2013年東盟國家普遍處于通脹壓力減弱、不同的貨幣貶值、制造業生產成本上升、用工成本增加、農業生產力亟需提高的狀態。而且,東盟國家經濟發展情況差異化明顯。
2013年多數東盟國家經營環境呈現趨勢穩定,匯率、通脹及基準利率等均控制在較低水平。以越南為例,從事金融管理和國際金融活動的國際金融公司(IFC)高度評價越南國家銀行在保持經營環境穩定方面所做出的努力。2013年越南通脹率控制在7%以下的水平、基準利率維持在較低水平、匯率較為穩定等,有利于營造良好經營投資環境。國際銀行駐越南分行的代表認為,穩定的經營投資環境是他們考慮是否長期在越投資的重要因素。另以新元為例,2013年末,新元兌日元匯率升至15年來新高,日元持續貶值,促使新元兌日元匯率升至1998年以來的最高價位,新元兌日元已累積升值近17%。泰銖、印尼盾、菲律賓比索、馬來西亞林吉特則基本處于貶值狀態。endprint
產業發展方面,東盟努力從整體角度促進貿易和投資發展。例如,一些國際品牌在東盟的增長和多樣化得以發展源于東盟相當大的年輕人群體,大約6億人的市場吸引著在該地區投資者注意。東盟期望通過建成共同體而使經濟環境得到加強。東盟采取各項措施,確保物品的流入、服務、投資和產業的資金能準確無誤地來到這一地區。
特別地,東盟在標準和一致性上的合作把目標放在排除技術障礙和貿易壁壘方面。合作是校正國家標準和實施相互認可安排(MRAs)以完成地區目標。東盟產品規則和產業發展一直伴隨著某些問題,因此,東盟強調通過規則框架協議達成經濟一體化目標。
3、社會-文化一體化的發展
2013年東盟社會-文化以及教育科技合作的發展取得重要進步。社會-文化共同體是構建“以人民為中心的東盟”的根本目標。這一共同體涉及的領域非常廣泛,主要發展事例包括多個方面。
4、與合作伙伴的關系
中國-東盟戰略伙伴關系十周年,2013年9月初,中國-東盟博覽會在南寧舉行,慶祝10周年伙伴關系取得諸多成果。
日本-東盟四十周年,12月13日東盟國家領導人集體前往日本,日本與東盟共同慶祝建立合作伙伴關系40周年。安倍在再次上任一年的時間里,遍訪東盟十國。有分析認為。東盟10+3機制,盡管也達成了一些合作,并沒有出現人們所預期的進步。
韓國-東盟關系的發展雖然沒有日本那樣的歷史,但發展速度快;菲律賓總統訪問韓國;越南加強與日本、印度的合作關系;緬甸多方面開展對外交流工作,加速成為東盟地區發揮重要影響的力量之一。
總結
一、從不同視角、不同戰略目標分析,東盟在2013年的工作和戰略目標可分三個層面:首先,從東盟的地區作用而言,東盟已與中日韓、美國、加拿大、歐盟、俄羅斯、印度、澳大利亞、新西蘭、非盟國家、拉美國家等建立了廣泛的交流合作關系,以期發揮地區重要力量的作用;第二,東盟期待通過內部共同體建設,達成以東盟為中心的地區力量;第三,每個東盟成員國都以自己的目標期望在地區發揮重要作用。
二、運行方針。東盟的各項行動都反映了其強化地區戰略地位的目標和努力日漸明確,積極對外進行合作交流,對內加速實施各項共同體藍圖目標。因此,安邦的觀點認為,東盟正在開展“共同體外交”。
三、趨勢和認識。值得注意的是,東盟在整體上發揮整合力量是必然趨勢,而差異化發展也是必然趨勢,因此,對中國來說,應該有不同的戰略考慮,在整體上積極認同和支持東盟作為重要力量的地區意義,而在對待每一個國家的戰術層面,則必須以具體特征、具體問題、具體環境而對應分解,并分而處理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