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狐金卿 陳連貴 曲祥君 熊中剛
(遵義師范學院,貴州 遵義563000)
電氣工程專業一直以來在我國的高等工程教育中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具有寬口徑和相關學科相互滲透融合的特點,該專業的大學生必須具備較強的實踐能力,才能成為適應社會的“寬口徑、復合型”人才,才能成為國家電氣信息技術發展的生力軍[1]。
隨著國發2 號文件《關于進一步促進貴州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若干意見》的頒布[2],再一次拉開了西部大開發改革的序幕,工業強省,大力發展貴州經濟成為又一個五年計劃的開始;工業強省,大力發展貴州經濟,給貴州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別是對工程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新的要求。 為適應地方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師范院校紛紛發展非師范專業[3-4],拓展辦學空間,但作為一所地方師范院校,開辦非師范類工科專業,存在辦學基礎薄弱、專業課程設置不當、實踐實訓及師資隊伍建設不完善等問題[5]。所以,探討地方師范院校電氣工程與自動化專業實踐教學十分必要。
貴州省社科院及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舉辦的2014 年 《貴州藍皮書》發布會在貴陽舉行,會議發布了《貴州社會發展報告(2014)》及《貴州人才發展報告(2013)》。 藍皮書指出,貴州省緊緊圍繞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在能源、煙酒、材料、電子信息、先進制造、航空航天、文化旅游、金融外貿、民族制藥、特色食品和現代物流業等經濟發展領域,在教育衛生、宣傳文化、社會保障等社會發展領域,加快人才集聚,突出發展四類急需緊缺人才,著力培養造就一支結構合理、素質優良、門類齊全、業務精湛的人才隊伍。 到2015 年,貴州需要培養從事技術技能型、復合型和知識技能型產業人才約10 萬人。 因此,作為一所地方師范院校,如何培養既懂生產技術和生產工藝,又具備有扎實的理論知識的復合型和知識技能型人才,達到學生滿意就業、企事單位業滿意用人的目的。
電氣工程及自動化是一門綜合型很強、 應用范圍廣泛的專業,具有強電與弱電結合,電工技術與電子技術結合,軟件與硬件結合,元件與系統結合的特點。 廣泛用于工業、農業、國防、科學研究、交通運輸、商業、醫療衛生、金融、服務、政府管理部門乃至家庭等各方面,具有實踐性、時代性、系統性和交叉性的特征。據此制定電氣工程與自動化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即培養在電氣工程、自動化、電力電子技術、監測與自動化儀表、電子與計算機技術等應用領域內的工程技術人才,培養“厚基礎、寬知識、強能力、高素質、重創新、廣適應”的應用型人才。
為適應時代和地方經濟發展的需要,培養復合型和知識技能型人才,在課程設置和教學中應重視實踐教學。 實踐教學是鞏固理論知識及加深對理論認識的有效途徑,是培養具有創新意識的工程技術人員的重要環節,也是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掌握科學方法和提高動手能力的重要平臺,是培養創新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條件。 學生只有通過具體的實踐活動,才能將所學知識內化為自身的知識,構建自身知識結構,通過見習與工廠實習,提高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高等教育法”首次以立法的形式明確了“高等教育的任務是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5]。但實踐教學相對于理論教學而言,是教學過程中最薄弱的環節。因此,對地方師范院校非師范類工科專業實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探討。
由于我院是一個以師范教育專業為主的地方本科院校,師范教育是我院的強項,有著強大的教育實習基地;但作為非師范類工科專業,不論在實驗設備投入,還是在實踐教學基地的建設上都還不夠,實踐教學條件有待進一步加強,為滿足實踐教學的需要,學院與省外一些大型企業聯系,建立實踐教學基地。同時學院還可可結合貴州實際,與當地企事業單位聯合,有選擇地在民營、合資、獨資企業,與貴州航天航空軍工單位或企業建立相對穩定的實踐基地,接納本科生校外生產實習基地和社會實踐基地。
根據國發2 號文件精神,貴州處于全國重要的能源基地、資源深加工基地、特色輕工業基地、以及航空航天為重點的裝備制造基地和西南重要陸路交通樞紐。“文件”指出:大力實施優勢資源轉化戰略,構建特色鮮明、結構合理、功能配套、競爭力強的現代產業體系;加快發展裝備制造業,大力發展航空航天裝備、汽車及零部件、工程機械、精密數控裝備、新型電子元器件、軟件、混合集成電路和電力裝備等產業;支持發展新一代移動通信技術相關產業,推進數字化城市建設和信息資源整合,強化信息網絡安全與應急保障基礎設施建設;建設通用飛機、無人機、教練機等生產和試訓基地,配套發展通用航空產業,加快發展航天產業,鼓勵地方科研單位和軍工科研院所合作,促進軍工、民用技術雙向轉化和科研機構資源共享。因此,學院可結合貴州實際,與當地企事業單位聯合,如中國電信、中國移動數據中心、南方匯通微硬盤、富士康工業園、中關村科技園區、以及云計算、大數據產業等聯系,建立產學研基地與實踐實習平臺。
實踐教學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綜合能力的關鍵環節,也是電氣工程與自動化專業的重要環節,實踐指導教師在具體的實踐教學過程中承擔著重要的作用。 實踐教師是學院教師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除了加強實驗室建設,加強實踐教學外,還應提高實踐教學師資隊伍的整體水平,培養專業理論深厚、責任心強、善于與學生溝通、關心學生安全的優秀實習指導教師。 作為教師,在指導實踐教學的過程中也能促進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一支優秀的實踐指導教師隊伍是提高實踐、實習質量的重要保障[6],培養一支年齡、學歷、職稱及男女教師比例等合理的實習指導教師隊伍, 打造一支既能指導生產實踐教學、又具有實踐能力強、教學水平高、形成自身科研特色的“教學生產型”的教師隊伍。
一個嚴格、科學的實踐教學管理與考核體系,關系著實踐實習過程的安全性與實習質量的優劣[7]。但實際上仍存在“重理論,輕實踐,重課堂,輕課外”的傾向,把實踐作為理論教學的補充;作為學生對實踐教學也不重視,實習不認真或不參加實習;同時作為剛起步的工科專業在實踐教學組織管理與考核體系方面有待加強和完善。 所以,制定一個較為詳細的實踐教學大綱、嚴格組織紀律和科學合理的考核標準是提高學生實踐教學能力的關鍵;嚴格實踐考勤制度,并實踐成績、實習紀律等掛鉤,重視學生實踐的安全性管理;明確實踐教學人員的工作職責和崗位職責。
綜上所述,為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培養復合型和知識技能型人才,深化實踐教學改革,研究、探索人才培養的新模式,體現“以學生為本”,貫徹因人施教的育人原則,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構建具有特色的實踐教學體系,培養面向生產、建設、管理和服務第一線的應用型人才。
[1]周震,湯勉剛.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學生實踐能力培養模式初探[J].高教論壇,2006(4):87-88.
[2]國務院2 號文件.關于進一步促進貴州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若干意見[Z].
[3]孟祥萍,張運波,張紅,等.電氣工程與自動化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J].長春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8(2):71-73.
[4]張愛玲,韓富春,卜慶華.電氣工程與自動化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與課程體系改革的研究[J].太原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1):71-74.
[5]李先祥,鄺小磊,屈莉莉.自動化專業開放式復合型實踐教學體系的研究與實踐[J].中山大學學報論叢,2004,24(3):95-99.
[6]楊連發,周婭,廖維奇,等.工科類生產實習現狀及實習模式改革探討[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1(1):90-92.
[7]郄世鴻,梁軍.高校生產實習工作的探索與思考[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0,27(6):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