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長福 夏曉敬
(1.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中國 北京 100094;2.北京工業大學,中國 北京 100124)
對計算機進行故障診斷與維修是一項復雜而細致的工作,大部分計算機使用者面對故障時,往往感到束手無策,不知從何下手。為了讓使用者盡快掌握維修的基本知識和技能,本文結合自身經驗及相關實踐,簡要分析了計算機最常見的幾種故障和問題,以及提出了日常維護的策略和方法。
計算機維修是一個對計算機故障進行診斷,并采用一定的方法解決這一故障的過程。由于計算機及其系統的復雜性,對于計算機及其系統不能一出現不正常就大拆大卸地來找故障,應根據其運行狀況、特征變化來判斷故障所在。要進行故障診斷及維修,首先要掌握計算機的功能和特性,知道什么是正常狀態、什么是故障狀態,平時常見的計算機故障現象中,有很多并非真正的故障,而是由于軟件故障或者不熟悉某些設置、系統特性而造成的假故障現象。因此要首先排除假故障現象,這樣有利于快速確認故障原因,避免不必要的故障檢索工作。其次要明白用什么方法來獲得這些故障的信息以及用什么方法或手段來解決這些故障等,要注重維修技巧,通過計算機本身提供的聲音信息和顯示信息,較快地確定故障所在部位,從而使我們在較短時間內找出故障所在,并最終完成診斷維修過程。
計算機故障的種類繁多,現象也不盡相同,迅速準確地維修好計算機絕非易事,但我們可以通過計算機本身提供的聲音信息和顯示信息,較快地確定故障所在部位,從而使我們能在較短的時間內找出故障部件。比較常見的計算機故障診斷分類主要包括硬件方面的故障以及軟件方面的故障。
2.1.1 直接觀察法
觀察是維修過程的第一要法,計算機開機后,可能會出現無任何顯示信息的狀況,對此要全面仔細地對計算機進行觀察,它貫穿于整個維修過程中。要觀察的內容包括:周圍的環境,如機房的溫度與濕度,防震、防塵、防靜電、防電磁干擾等;硬件環境,如電源、CPU、主板、內存、硬盤等部件是否安裝正確,包括接插頭、插座和插槽等;用戶操作的習慣、過程,如正確地開機、關機,盡量不使用來歷不明的軟盤、光盤;此外還要經常備份重要的數據,注意對病毒的防御、及時更新殺毒軟件和系統補丁等。觀察的具體操作手段不外乎“望、聞、聽、切”四種方法。
“望”即仔細觀察機內各部件是否安裝到位,接插件及數據線是否有松動,系統板卡、芯片表面是否有燒焦、變色、開裂痕跡,還要看有無異物掉進主板的元器件之間(造成短路)。還要檢查各個風扇是否正常轉動。
“聞”即辨聞主機、板卡中是否有燒焦的氣味,便于發現故障和確定短路所在地。如果聞到焦糊味,應立即切斷電源,否則會擴大故障。“聽”即認真聆聽開機啟動時內置喇叭、電源風扇、軟/ 硬盤電機或尋道機構、顯示器變壓器等設備的工作聲音是否正常。
“切”即用手按壓各接口和活動芯片,看是否松動或接觸不良,另外在系統運行時可用手輕觸CPU、顯示器、硬盤等設備的外殼,根據其溫度判斷設備運行是否正常,如果溫度過高,說明元器件過流或短路。
總之觀察要認真全面,兼顧設備運行環境和用戶操作習慣,有助于對故障準確定位。
2.1.2 替換檢測法
替換法是用好的功能相同的板卡或芯片去代替可能有故障的部件,以判斷故障現象是否消失的一種維修檢測方法,在計算機突然出現問題,又一時無法判斷原因時,該方法是一種有效的,能夠逐一排除故障部位并最終找到故障原因的方法,但替換檢測法的前提是軟件系統正常。此方法多用于易拔插的維修部位,使用交換法可以快速判定是否是部件本身的質量問題。在運用替換法時,一定要防止靜電造成故障,因此不可帶點操作。
2.1.3 插拔添加/去除法
計算機運行的最小系統由電源、主板、CPU、內存組成,這個最小系統主要用來判斷系統是否可完成正常的啟動與運行。以最小系統為基礎,每次只向系統添加一個部件/設備,來檢查故障現象是否消失或發生變化,以此來判斷并定位故障部位。另外采用拔插添加/去除法也可確定故障在主板或I/O 設備上,具體做法是關機將部件逐塊拔出,每拔出一塊插卡就開機啟動一次,觀看故障是否有變化,如果取下某一塊卡之后故障消失,則可初步確定這塊卡有問題。例如,可以先拔下多功能卡,即可排除多功能卡引起的故障。當所有的插卡全部拔完,只剩下電源和主機板,如接通電源后能聽見自檢聲,說明主機板工作基本正常。如果仍沒有自檢聲,則毛病可能出在主機板或電源上。
2.1.4 比較法
運行兩臺或多臺相同或相類似的計算機,根據正常機與故障機在執行相同操作時的不同表現可以初步判斷故障產生的部位。
2.1.5 隔離法
隔離法是將可能有故障的硬件或軟件屏蔽起來的一種判斷方法。它也可用來將懷疑相互沖突的硬件、軟件隔離開以檢測故障是否發生變化的一種方法。對于軟件屏蔽來說就是停止其運行或者卸載;硬件屏蔽就是將硬件禁用或卸載其驅動,或直接拆除硬件。
2.1.6 測量法
利用儀器或工具對懷疑有故障的部件(元器件)進行檢測:例如用信號發生器、示波器測量電路中不同頻率的電脈沖信號。因為,計算機在正常工作時,各部件及各電路必須有不同頻率的高頻電脈沖信號,這些信號源于主板上的晶振元件,經大規模集成電路放大、濾波、整形等,提供給相應的部件和電路。通過儀器可以檢測其頻率是否精確、波形是否理想,以判斷故障是否存在。
2.1.7 敲打法
敲打法一般用在懷疑電腦中的某部件有接觸不良、虛焊的故障時,通過手指輕輕敲擊機箱外殼、振動、適當的扭曲,甚或用橡膠錘敲打部件或設備的特定部件來使故障復現,從而判斷故障點。
2.1.8 升降溫法
根據故障促發原理,人為改變計算機運行環境的溫度,可以檢驗各部件(尤其是CPU)的耐高溫情況,因而及早發現事故隱患。在降低計算機運行環境溫度時,如果計算機的故障出現率大為減少,說明故障出在高溫或不能耐高溫的部件中,可以幫助縮小故障診斷范圍。升降溫的方法有:室內空調升降溫法、關機冷卻法、電風扇加速降溫法、電吹風升溫法、長時間開機升溫法等。
通過分析國外典型國家/地區的天然氣運營模式(見表1),可以看出,發達國家在天然氣管網改革過程中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他們結合自己的實情,采取了不同的改革路徑。各國基于自身的管網建設規模、天然氣消費規模、法律法規、監管模式等不同情況,采取不同的運營模式,模式選擇與各國管網發展歷史、發展階段、產業規模、競爭特點相適應,對天然氣市場化包括管道體制做出最有利于發展和國家利益的制度安排[4]。
2.1.9 電阻法
電阻法是診斷硬件故障的重要方法之一。主要用于故障板卡的故障源確定。有些板卡易損電子元件不多,但整體更換花費成本相對較高,此時,利用萬用表的歐姆檔,測量電路中的可疑點、可疑元件以及芯片各引腳對地的電阻值,將測得數據與正常值比較,就可迅速判斷元件是否損壞,再根據判斷更換元件。電阻法分為“在線”測量法和“脫焊”測量法兩種。
“在線”測量法局限性較大,通常僅對檢查短路性故障和某些開路性故障較為有效;“脫焊”測量法應用廣泛,因為電路中大部分元器件如晶體管、電阻、電容、電感。
2.1.10 清潔法
對于機房使用環境較差或使用較長時間的機器,應進行清潔,一是用毛刷(吸塵器)輕輕拭去主板、外設上的灰塵,二是注意插頭、座、槽、板卡金手指部分的清潔(可用酒精棉擦拭)同時注意計算機運行環境的保潔工作,使計算機工作在良好環境中。
計算機系統中的操作系統等軟件組成部分,在計算機工作的過程中,由于各種原因,也容易產生故障,影響計算機的正常運轉。常用的計算機軟件故障診斷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2.2.1 軟件測試法
2.2.2 病毒查殺法
一般來說,軟件在受到病毒感染后也會無法正常運行,這時就需要給計算機加裝或升級殺毒軟件,并在安全模式下對計算機進行殺毒,查殺木馬程序。在殺毒完成后,還要為主機安裝或升級防火墻,以及最新操作系統的補丁程序,以保計算機的正常運行。
2.2.3 配置數據分析法
查詢、分析當前軟件的配置數據,通過分析以上的配置數據是否正常來定位故障。若配置的數據有錯誤,需進行重新配置。例如,某個漢字系統不能正常運行,那么首先要了解該漢字系統的基本數據配置要求,需要如何設置配置文件,如何制做啟動文件等等,這就需要用戶將這些問題都搞清楚,然后,通過適當地調整和設置此軟件的相應參數才能達到很好地運行該漢字系統的目的。
2.2.4 重新安裝法
在無法找到軟件運行故障的原因時,可使用安裝盤給系統重新安裝軟件,在安裝和卸載過程中,要注意對軟件生成數據文件的保存,防止軟件重新安裝后,原有數據文件的丟失。另外,軟件過期后一般也無法正常運行,因此,要定期對軟件進行更新,加裝補丁程序,確保軟件正常、高效的運行。
3.1.1 計算機整體維護保養
整機要有一個良好的使用環境,應注意避開灰塵等污染源,環境溫度不能太高,有良好的通風條件,不要把書籍等物品放在顯示器及機箱的通風孔上,擋住它們的通風。對于比較潮濕的情況,應想辦法使其干燥后再使用。可用的工具如電風扇、電吹風等,也可讓其自然風干。同時,計算機還應該經常使用,保持一定的開機率,防止計算機老化。
3.1.2 顯示器維護保養
顯示器是一個靜電設備,很容易吸塵,如果顯示器上灰塵太多,對顯示效果有較大的影響,甚至會對用戶的視力造成影響,因此,對顯示器的維護主要就是防塵除塵。防塵的方法最好是有一個顯示器防塵罩,每次在使用完后,將顯示屏罩起來。除塵時盡量不要使用酒精或其它化學溶劑直接擦拭液晶顯示器屏幕,因為屏幕表面出廠時涂有一層保護膜,使用化學溶劑的話反而會造成損傷,所以建議用無塵布稍稍蘸一些清水擦拭。除此之外,不要頻繁的更改顯示器的分辨率,這不僅會影響視力,還可能會影響顯示器的使用壽命,筆者建議使用屏幕保護程序,保護好顯示屏的表面。
3.1.3 硬盤維護保養
硬盤是數據存儲的標準設備,對計算機用戶來說非常關鍵,但也是非常容易損壞的設備,一方面是硬盤本身面臨著高速運轉和頻繁讀寫的壓力,另一方面,硬盤運轉過程中的震動對硬盤的損壞也是十分嚴重的。因此使用硬盤時應注意以下一些問題:一是要保持使用環境的清潔;二是要注意防靜電;三是要減少震動與沖擊;四是環境溫度要適宜;五是定期對硬盤進行病毒查殺。
3.1.4 電源維護保養
計算機電源方面,計算機運行過程中需要維持持續穩定的供電,電源插座質量也應該有所保證;計算機的主板設備在使用過程中不要隨意拔插,保持良好的主板連接狀態,同時還要減少主板靜電;一般電腦的開關電源在關機后,其內部有一個恢復過程,這時馬上重新開機會使電源損壞,所以必須等待3 秒鐘左右,才能重新開機,因此要注意不要頻繁快速開關計算機的電源。
3.1.5 光驅及光盤的維護保養
導致光驅故障的原因是讀取數據的激光頭出現了故障。除了激光頭有使用壽命的限制外,過多的灰塵也是激光頭功能受到影響的主要原因。所以要保持光驅的清潔是硬件維護的重要內容。一般來說,光驅的機械部件維護可以用棉簽蘸取酒精擦拭即可,但是激光頭不能沾上酒精,只能用氣囊吹掉激光頭上積聚的灰塵。光盤盤片最好不要長時間放置在光驅中,當不使用光盤時,要及時將光盤取出。
3.2.1 預防計算機病毒的侵襲
防御計算機病毒應該從兩個方面著手,首先應該加強內部網絡管理人員以及使用人員的安全意識,使他們能養成正確上網、安全上網的好習慣。再者,應該加強技術上的防范措施,一是,要提高網絡安全防范意識,提高口令的可靠性。很多計算機系統常用口令來控制對系統資源的訪問,這是防病毒進程中,最容易和最經濟的方法之一。網絡管理員和終端操作員根據自己的職責權限,選擇不同的口令,對應用程序數據進行合法操作,防止用戶越權訪問數據和使用網絡資源。選擇口令時應往意,必須選擇超過6 個字符并且由字母和數字共同組成的口令;操作員應定期變一次口令;不得寫下口令或在電子郵件中傳送口令。二是,要為主機定期加裝最新的操作系統的補丁程序,來防止可能出現的漏洞。三是,要使用高技術防火墻。四是要使用防毒殺毒工具。五是,要使用防黑客程序。
3.2.2 盡量減少不必要的程序加載
在啟動組中應盡量減少打開的窗口和應用程序的個數,避免同時運行多個大程序。同時,要減少桌面上的圖標,不要把數據文件往桌面上存儲。另外,壁紙、屏幕保護程序、桌面主題等也都會占用系統資源,如果系統資源耗盡就容易出現藍屏、死機或非法操作故障。
3.2.3 要定期整理硬盤,清理垃圾文件
硬盤剩余空間太少或碎片太多,無法提供虛擬內存,在運行一些內存消耗較大的應用程序時,就易死機;碎片太多造成數據存放不連續,系統讀取困難,到了系統需努力將一個應用程序的幾十個碎片從不同位置拼湊在一起來運行時,問題就會出現,至少系統性能會降低,因此要養成定期整理硬盤、清除垃圾文件的良好習慣。
3.2.4 注意硬盤文件管理及備份
要專門為自己的資料文件建立自己的文件夾,不要和系統文件放在一起。更不要隨便刪除或移動系統文件及文件夾,注意信息備份,以防數據丟失。
總之,計算機系統在運行過程中,由于計算機硬件或者軟件等方面的問題,計算機容易出現一些故障,這些故障都會影響計算機的正常運轉。因此,在過程中要掌握計算機軟硬件常見故障的處理方法及日常維護與保養的一些基本常識,這樣才能減少計算機發生故障的頻率,使我們更好的維護和使用計算機,確保計算機能夠正常、不間斷運行,為我們工作更好的服務。
[1]鄒賽,劉昌明.計算機硬件與維護[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1(08).
[2]滕雯雯.試論計算機硬件維護及創新管理的研究[J].硅谷,2011(4).
[3]彭丹計算機組裝與維護[M].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9
[4]郭新華.計算機基本維護探討[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0(5).
[5]林振宇.計算機硬件維護關鍵技術探討[J].科技創新導報,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