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耀君
(渭南職業技術學院 護理系,陜西 渭南 714000)
近年來,全球糖尿病發病率增長迅速,已成為繼心血管病、腫瘤之后的第三大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糖尿病是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長期作用所致的一種慢性、全身性代謝疾病。維持接近正常的血糖水平可延遲、減少或預防并發癥的發生。國內外專家一致認為,糖尿病實際上是體內代謝障礙與不良飲食方式共同作用的結果。預防醫學強調了良好的飲食結構有利于糖尿病的防治,因此與胰島素和其它化學藥物相比,這些無副作用、價格較低、營養價值極高的天然農產品對糖尿病的預防與控制就備受青睞。本文就常見農產品治療糖尿病作一綜述。
有研究報到,苦瓜皂苷對糖尿病模型兔具有明顯的降血糖作用,與優降糖相比其降糖作用緩慢而持久,故有人稱之為植物胰島素[1]。其降糖活性成分主要為苦瓜苷及胰島素類似物——多肽——P,可以促進人體內胰島素的分泌[2]。同時,未成熟苦瓜的新鮮汁液可提高胰島β 細胞活性,降低血糖水平,苦瓜素中多種植物類固醇是有效的降糖物[3],因此苦瓜被推薦為糖尿病的理想保健食品。
作為一種低糖低熱蔬菜,營養豐富,能調節胃內容物的黏度,延緩胃腸道對營養物的吸收,從而控制餐后血糖,同時有降血脂的作用[2]。張擁軍[4]的研究也表明,南瓜多糖可對抗氧嘧啶引起的血糖升高,改善糖耐量,增加肝糖元合成,也可以作為良好的降糖食物。
植物薯蕷的干燥根莖,性平、昧甘,有健脾除濕、補氣益腎等功效。頻繁地出現在治療“消渴病”的經典名方中,可見山藥有治療糖尿病的功效,高洪武發現山藥中的甾體皂苷對僅一葡萄糖苷酶有抑制作用,可以降低四氧嘧啶小鼠的血糖水平[5]。何鳳玲等也以HepG2 細胞和糖尿病小鼠為模型,系統地研究山藥中多糖、黃酮、皂苷等三種成分的降糖活性[6]。
其中的異黃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小腸對糖的吸收,更好地調節體內的糖代謝平衡;體外實驗表明,大豆異黃還可以抑制兔小腸黏膜對糖的吸收;具有弱雌激素活性,對糖尿病病人的代謝紊亂有一定的調節作用[7]。
國外研究證明以其中β-葡聚糖強化的大麥粉加工成含7.7% β-葡聚糖的意大利面,可以顯著降低餐后血糖的升高和胰島素反應,因為血漿中胰島素濃度降低所致[8]。除上述農產品外,研究表明 經常食用花生、魔芋、稻米等均可可降低2 型糖尿病發病率。
眾所周知,對于糖尿病患者,在兼顧營養均衡和控制一日總能量的基礎上,建議選擇低能量未經精加工的天然食物,比如豆類、大麥、蒸谷麥、燕麥及稻米等。隨著研究的深入,這些無副作用、價格較低、營養價值極高的的農產品無疑是預防治療糖尿病的首選。
[1]吳忠忱.中藥活性成分的降糖作用及其治療Ⅱ型糖尿病研究進展[J].中國中藥雜志,1998,23(2):118-120
[2]金萍,陳重明.防治糖尿病植物資源[J].中國野生植物資源,2000,19(3):20-21.
[3]汪開治.防治糖尿病的幾種植物[J].植物雜志,2001,11(2):11.
[4]張擁軍,孟祥河,李佳等.南瓜多糖對糖尿病小鼠降血糖作用的實驗研究[J]食品與生物技術學報,2009,28(4):491-495
[5]陳瑜,沈自尹,陳偉華.淋巴細胞基因表達譜揭示淫羊藿總黃酮重建衰老免疫穩態的分子機制[J].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2004,24(1):59-61.
[6]何鳳玲,葉小利,李學剛,等.山藥中降糖活性成分的篩選與比較[J].食品工業科技,2011,32(6):373-375.
[7]VEDA、rANAM K,sRUAYANTAS,REIUJYJ,et.al,Antioxi.damact i on and potential antidiabetic properties of finis of lavonoid.containing soya bean phytochemical extract[J].Phytother Res,1999.13(7):601-608.
[8]陳吉良,呂小文,呂飛杰,等.大麥β-葡聚糖的研究進展[J].食品科技,2005(4):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