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春燕 張 力 侯 丹 李炳芬 馬 俊
(1.解放軍第二○二醫院婦產科,遼寧 沈陽 110003;2.解放軍沈陽軍區總醫院口腔科,遼寧 沈陽110016;3.解放軍第二○二醫院護理部)
?婦幼保健?
早產低體重兒母親妊娠期各類牙周疾病癥狀表現及患病率調查*?
孫春燕1張 力2侯 丹3李炳芬1馬 俊1
(1.解放軍第二○二醫院婦產科,遼寧 沈陽 110003;2.解放軍沈陽軍區總醫院口腔科,遼寧 沈陽110016;3.解放軍第二○二醫院護理部)
目的 調查早產低體重兒母親妊娠期各類牙周疾病癥狀表現及患病率現況。方法 連續選擇2013年1—3月在解放軍第二○二醫院婦產科住院分娩的早產低體重兒母親153例,對照組為同期住院、分娩的足月正常體重兒母親2 109例。兩組對象均在孕28~30周接受了口腔牙周健康檢查,比較妊娠期各類牙周疾病癥狀表現及患病率現況。結果 早產低體重兒母親組在孕28~30周的牙周炎及牙周病患病率分別為22.88%(35例)和18.95%(29例),均明顯高于對照組的5.95%(91例)和3.13%(66例),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29.80,χ2=22.61;P均<0.01)。早產低體重兒母親組的牙齦出血、牙齒松動、牙齦萎縮、牙結石及牙齦腫痛發生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均<0.01)。結論 早產低體重兒母親妊娠期各類牙周疾病癥狀表現較多,牙周炎及牙周病患病率較高,相應的口腔護理干預較為重要。
早產低體重兒;母親;妊娠期;牙周疾病;癥狀;患病率
人在患牙周疾病時常常增加了另一些疾病的患病率,如冠心病、肺部疾病及糖尿病等。許多學者新近發現[1-2],包括有牙齦炎和牙周炎的多種牙周疾病也是孕期女性較為多見的易感性疾病,前兩者均可導致不良分娩結局(低體重兒及早產兒)。為此,筆者調查了153例早產低體重兒(Preterm Low Birth Weight,PLBW)母親妊娠期各類牙周疾病癥狀表現及患病率現況,并與2 109例同期住院、分娩的足月正常體重兒母親比較。現報告如下。
1.1 對象 連續選擇2013年1—3月在解放軍第二○二醫院婦產科住院分娩的PLBW母親,納入條件:①單胎初產產婦;②分娩時新生兒體重<2 500 g或孕期<37周。排除條件:①習慣性流產;②前置胎盤;③先兆子癇;④妊娠期糖尿病;⑤胎盤早剝。本研究實際入選PLBW母親153例,分娩時年齡22~41歲,平均(27.51±5.85)歲;孕前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 , BMI)20~28 kg/m2,平均(22.19±5.36)kg/m2。對照組來源于同期住院分娩的足月正常體重兒母親2 109例,后者納入條件相同于PLBW母親組①及全部排除條件,分娩時年齡21~43歲,平均(27.03±5.28)歲;孕前體質量指數(BMI) 20~29 kg/m2,平均(22.86±5.40)kg/m2。
1.2 方法
1.2.1 各類牙周疾病癥狀表現觀察指標設定及診斷標準 口腔及牙周檢查時間在孕28~30周內進行。
1.2.1.1 牙周疾病癥狀表現觀察指標設定 ①牙齦出血;②牙齒松動;③牙齦萎縮;④牙結石;⑤牙齦腫痛。
1.2.1.2 牙齦炎診斷標準 ①全口牙各檢查位點(近頰、正中頰、遠頰、近舌、正中舌及遠舌)中,>5%探診出血;②齦溝出血指數(SBI)>2;③無≥2個位點牙齦附著喪失>1 mm;③無≥1個位點牙周袋深度(PD)>5 mm。
1.2.1.3 牙周炎診斷標準 全口牙各檢查位點中,≥1個位點牙周附著喪失(CAL)>1 mm。
1.2.2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8.0統計軟件對收集到的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各類牙周疾病癥狀表現及患病率資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LBW母親組在孕28~30周的牙周炎及牙周病患病率分別為22.88%(35例)和18.95%(29例),均明顯高于對照組的5.95%(91例)和3.13%(66例),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29.80,χ2=22.61;P均<0.01)。表1為兩組對象各類牙周疾病癥狀表現比較,結果表明,PLBW母親組的牙齦出血、牙齒松動、牙齦萎縮、牙結石及牙齦腫痛發生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均<0.01)。

表1 兩組對象各類牙周疾病癥狀表現比較 例(%)
國外研究顯示,對年齡為20~30歲的妊娠婦女,在其妊娠26~30周時進行口腔學檢查,發現各種程度牙周疾病都可使孕婦宮內胎兒生長受限并引發胎兒出生后低體重,程度較重的牙周疾病影響更為顯著。迄今為止,國內規模較大的孕婦口腔學檢查資料較少,為此,筆者連續選擇了一組近期在解放軍第二○二醫院婦產科住院分娩的PLBW母親為分析對象,對照組選擇同期住院、分娩的足月正常體重兒母親,兩組對象均在孕28~30周接受了口腔牙周健康檢查,比較妊娠期各類牙周疾病癥狀表現及患病率現況。調查數據顯示,PLBW母親組在孕28~30周的牙周炎及牙周病患病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同時,這些母親的牙齦出血、牙齒松動、牙齦萎縮、牙結石及牙齦腫痛等癥狀表現也都明顯多于后者。這些發現與其他國內為數不多的一些同類報道結論相符[3-4]。
總之,妊娠期女性各類牙周疾病癥狀表現較多,牙周炎及牙周病患病率較高,這些表現與PLBW發生聯系密切。因此,婦產科臨床醫護人員應及時對孕婦進行相關內容的健康教育并定期對其進行口腔牙周健康檢查,發現問題后,應盡早制定有針對性的口腔護理干預對策。
[1] 何劍玲,夏娟.牙周疾病與早產兒及低體重兒相關性的研究進展[J].國際口腔醫學雜志,2008,5(6):687-689.
[2] 和璐,黃振,康軍,等.母親牙周炎對早產低體重兒的影響[J].中華臨床醫師雜志(電子版),2010,4(10):1830-1832.
[3] 陳旭,馮亮群.妊娠期牙周病與早產低體重兒的關系[J].中國婦幼保健,2013,28(18):3046-3047.
[4] 沙月琴,黃振,陳智濱,等.孕婦牙周炎與新生兒早產低體重的關聯[J].北京大學學報:醫學版,2009,41(1):117-119.
1672-7185(2014)09-0011-02
10.3969/j.issn.1672-7185.2014.09.007
張 力
2014-02-09)
2012年遼寧省第一批次科學技術計劃項目(201222501)
R781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