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靜寧,劉 靜
(張掖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甘肅 張掖 734000)
超聲診斷學是以電子學與醫學工程學的最新成就與解剖學和病理學等形態學為基礎,并與臨床醫學密切結合,獲得超聲圖像,從而使一些疾病得到早期診斷,屬醫學影像學范疇,是醫學影像技術專業的核心主干課程。超聲診斷學涉及面非常廣,是一門醫學基礎、臨床表現與超聲圖像有機結合的綜合性學科,是一門實踐性及實用性很強的專業技能課程,掌握它就能在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的超聲診斷技術工作中得心應手。這門課程的專業知識性、技能性都很強。在校學習期間,由于學時數有限,且不規范的操作極易導致換能器的損壞,故有些醫院不愿安排該項內容的實習,有的醫院雖然安排了,但學生只是寫報告或看圖像,幾乎沒機會動手操作。筆者從事超聲診斷工作已有20多年,從事教學工作已有10多年,在工作中筆者一直在探索該門課程教學方法的改革,致力于培養學生在未來工作崗位上擁有較強的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根據培養目標,筆者把教學內容中的30%設置成真實的醫患超聲檢查操作情景,35%設置成模擬醫院影像會診超聲檢查的情景,嘗試了以學生為主體,融教、學、做為一體的情景教學法,將枯燥的理論學習與上機操作有機結合起來,增加了靜態及動態圖像觀察,學生在動眼、動腦、動手、動口中輕易突破了重點和難點,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教給了學生良好的學習方法,培養了學生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較好地達到了能力目標、知識目標和職業素質目標,提高了超聲診斷學的教學質量,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很受學生歡迎,也受到了用人單位的好評,現介紹如下。
(1)能正確獲取各器官的常用切面,準確識別圖像方位;(2)能正確用超聲診斷術語描述各器官的正常聲像表現;(3)能用超聲診斷術語描述常見病的聲像圖特點,并能對常見病做出診斷;(4)能正確書寫超聲報告單。
(1)掌握超聲診斷學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技能;(2)認識各臟器的正常聲像圖;(3)認識常見病及多發病的聲像圖表現;(4)了解超聲診斷技術的新進展。
(1)形成以患者為中心的醫學職業道德意識;(2)具備較強的實踐能力和對超聲圖像的綜合分析能力;(3)養成愛護設備及規范的超聲檢查操作習慣;(4)掌握正確與患者溝通的能力;(5)培養團隊協作、謙虛謹慎、一絲不茍的職業素質。
情景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形象、生動、具體的場景,以使學生產生一定的態度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教材,并使學生的心理機能得到發展的一種教學方法。情景教學法的核心在于激發學生的情感,通過課內游戲、角色扮演、互換角色等形式,寓教學內容于具體形象的情景中。創設與實際工作場景一致的環境進行融教、學、做為一體的情景教學,讓學生在看、說、問、做中獲取本課程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達到相應的能力目標、知識目標和職業素質目標。筆者把超聲診斷儀的基本操作方法、各器官常用切面的正確獲取方法、每個器官的正常聲像表現均設置為實訓課。因為超聲檢查無輻射、無創傷、可多次反復檢查、出診斷結果快速,所以每位學生都想掌握其操作技術,也想探究自己器官的形態、結構和功能。每次上實訓課,學生都可以體驗檢查者和受檢者的雙重角色,且每節實訓課檢查不同的器官。教師可以根據每個單元的教學內容以及學生在不同階段對該技術的掌握情況,設置不同的情景,針對學生操作中的疑點和難點設計問題,讓學生主動探究,體驗超聲檢查的操作方法,理論聯系實際,促進知識內化,做到知行統一。幾次實訓課下來,學生就養成了規范的超聲檢查操作習慣;掌握了正確的醫患交流溝通的技巧;學會了換位思考,能夠在檢查中實施人文關懷,體諒受檢者。
我校超聲診斷實訓室與醫院實際超聲檢查工作場景一致,在真實的工作環境中易引起學生的情感體驗,活躍思維,使其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做到在看、說、問、做中獲取本課程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達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運用多媒體教學是醫學院校教學改革的一個方向。傳統的教學模式是教師利用教案、黑板及掛圖等進行理論教學,教學效果較差。多媒體教學則是利用計算機、投影儀等現代媒體技術進行授課的一種全新的教學方式。它能將文字、圖片、動畫等有機結合,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既能寓教于樂、激發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加深學生對重點、難點的理解和掌握,同時還能節約大量板書和畫圖時間,增加信息量,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增強教學效果。我們將35%的課時設置成模擬醫院影像會診超聲檢查的情景,用適量疾病聲像圖片訓練學生的超聲讀圖和綜合診斷能力。
在超聲診斷學教學中,不可能學到什么疾病的聲像表現就有什么樣的患者供學生檢查,教材中能夠參考的圖片又較少,而現代化的電子多媒體聲像教材正好能夠解解決這一問題,它有動態和靜態的聲像圖片,集合了我國許多超聲前輩在多年的臨床和教學工作中收集的教學素材。每次在實訓室學過一個器官的正常聲像表現和超聲檢查方法后,我們就應用多媒體教室模擬醫院影像會診超聲檢查的情景,在大屏幕上展示某一疾病的超聲圖像,讓學生描述圖像的具體表現,看到什么就描述什么(筆者認為影像學就是“看圖說話”),集思廣益,實事求是,從而得出整個圖像的整體表現。由于每名學生都參與了每種疾病圖像超聲診斷的全過程,因而很有成就感。整個過程以學生為主體,教師進行引導并幫助學生完成。
超聲診斷學是醫學影像技術專業的核心主干課程,超聲診斷已成為臨床上不可或缺的一種重要輔助檢查手段。筆者將情景教學法用于超聲診斷學教學,以學生為主體,融教、學、做為一體,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能夠使學生積極參與,主動投入到學習、探究的活動當中,讓學生在實踐中去感受,豐富了學生的情感體驗,教給了學生良好的學習方法,培養了學生綜合分析圖像的能力,較好地達到了能力目標、知識目標和職業素質目標,提高了教學質量,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