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玉米研究所 陳永欣

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人們的膳食結構發生了很大變化,食物消費轉向富于營養和有益健康的方向。全面提高農產品質量,加快引進、大力發展附加值高的產品是目前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一個重要方面。糯玉米營養豐富,具有甜、糯、香、鮮等特點,風味獨特,備受人們喜愛。近幾年來,糯玉米的種植、鮮穗銷售、保鮮加工、淡季熱銷、周年供應市場引起了人們的高度重視,種植面積逐年擴大,加工廠家頻頻上馬,成為了一項新興都市農業。
山西省地處黃土高原,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雨熱同步,是我國優質玉米產區,特別是山西省糯玉米產量高、品質好,上好的風味備受各地消費者青睞。山西省糯玉米由零星種植發展成為規模化種植,并迅速發展成為一項產業,目前全省種植面積達20000余hm2,全省玉米加工廠有80多個。但由于受文化、經濟、技術等因素制約,全省糯玉米種植戶農民和加工企業沒有得到應有的收入和效益,加工產品難以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消費需要,致使產業發展緩慢。
主要表現有:1、種子市場糯玉米品種多達50余個,種植戶和加工企業良莠難辨,致使全省糯玉米品質和產量很不穩定;2、種植戶和加工企業受專業限制,致使栽培技術和加工工藝相脫節。為了使該項產業快速發展,達到良種良法配套,迫切需要進行鮮食糯玉米栽培技術規程的制訂。
本標準堅持科學性和實用性統一,有利于山西省鮮食糯玉米優質高產高效種植。
1.科學性
本標準是在國家星火計劃項目“多生態類型區域高產優質多抗玉米新品種示范推廣—甜糯玉米新品種高效種植及保鮮加工技術中試驗與示范”子課題(2011~2013年)、山西省科技攻關項目“優質、高產、廣適甜糯玉米新品種選育及種質材料創新研究”(2010~2012年)、山西省成果推廣項目“優質玉米新品種及栽培技術推廣”(2010~2011年)、山西省農業技術推廣示范行動項目“晉鮮糯”玉米系列品種及優質高效栽培技術集成示范與推廣(2011~2013年)、山西省農科院重點項目“鮮糯玉米新品種高效栽培技術集成研究”(2011~2013年)等科研課題基礎上,通過項目調查、研究、試驗形成本標準相關內容,經過5年田問驗證和反復修正,最終確定本標準。
2.實用性
本標準編寫時注重細節、可操作性。針對鮮食糯玉米播種的選地、整地、種子選用、播前準備、播種方式、播種時間、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采收等技術細節進行了系統性和規范性的總結,力爭達到讓使用者用得方便。
本標準包括:前言、范圍、規范性引用文件、術語和定義、主要技術指標和要求、播前準備、播種技術、田間管理、防治病蟲害、采收,共10部分內容。
1.項目支撐
標準起草單位承擔國家星火計劃項目“多生態類型區域高產優質多抗玉米新品種示范推廣—甜糯玉米新品種高效種植及保鮮加工技術中試驗與示范”子課題(2011~2013年)、山西省科技攻關項目“優質、高產、廣適甜糯玉米新品種選育及種質材料創新研究”(2010~2012年)、山西省成果推廣項目“優質玉米新品種及栽培技術推廣”(2010~2011年)、山西省農業技術推廣示范行動項目“晉鮮糯”玉米系列品種及優質高效栽培技術集成示范與推廣(2011~2013年)、山西省農科院重點項目“鮮糯玉米新品種高效栽培技術集成研究”(2011~2013年)等科研課題,通過項目研究和田間應用,系統掌握了鮮食糯玉米播種的各項技術細節,為制定本標準奠定了基礎。
2.參考資料
本標準收集鮮食糯玉米栽培的相關國標、行標,國內外相關文獻資料,依據糯玉米萌發、出苗和保苗、田間管理、適期采摘等各個技術環節對土壤、水分、養分、溫度等外界條件的需求規律,參照忻州市地方農業標準《優質糯玉米栽培技術規程》,初步制定出山西省鮮食糯玉米栽培技術規程。
3.生產實踐
經過5年田間驗證和反復修正,最終確定相關指標。
本標準試驗方法參考其他作物在耕作、種子處理、播種等經驗技術,經過5年田間驗證、征求業內同行意見,反復修正。
本標準的制定和發布實施,有利于在山西省各地區推廣糯玉米種植技術,有利于糯玉米的出苗和保苗,促進其產量和品質的雙重提升。
目前,鮮食糯玉米栽培技術標準部分省市已經發布,2004年,發布忻州市地方農業標準《優質糯玉米栽培技術規程》。本標準借鑒了其他省市標準和忻州市地方標準,充分結合山西省實際情況進行制定。與現行的國標及其他省市的地方標準相比較,本標準突出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首次制定了山西省鮮食糯玉米栽培技術規程。
2.細化了山西省鮮食糯玉米播種技術、田間管理技術、適期采摘技術、注重可操作性。
3.創新提出糯玉米隔離種植時間按開花期時間間隔為依據,有利于更加合理準確安排播種時間。
4.明確提出防治病、蟲、草害的具體措施。
標準符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及標準制定的要求,對于推動山西省鮮食糯玉米栽培技術推廣具有重要意義。同時,標準的制定是在集成多年研究和應用成果的基礎上形成的,具有較強的科學性、先進性和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