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峰利
(河北路橋集團有限公司,河北 石家莊 050011)
荷載傳遞是超長樁工作特性的重要內容,包括:荷載的分配,傳遞方式,地基土、樁身及樁端土共同承擔外荷載的相互關系,發揮過程和分布規律。具有以下特點:超長樁具有和普通樁前兩階段相似的特性,即荷載—沉降曲線為緩變型,沒有明顯的破壞特征;樁頂限制沉降較小時樁側阻力發揮并不充分;超長鉆孔樁承載力由沉降控制。上述特點在杭州錢塘江四橋、五橋、六橋,湛江海灣大橋,東營黃河大橋、青島海灣大橋、杭州灣跨海大橋等工程項目的超長鉆孔灌注樁荷載試驗均得到驗證。
筆者以超長樁荷載傳遞機理為核心,以我國正在新建的跨江、跨河及跨海公路特大橋為依托,在大量的現場試樁資料統計、分析基礎上,通過樁土剛度與樁長的關系分析和超長鉆孔灌注樁的受力特征分析,建立了基于樁土總剛度、樁土剪切剛度、樁端土抗壓剛度等參數的超長鉆孔灌注樁單樁承載力剛度計算法,使超長鉆孔灌注樁的計算設計更加貼合實際。
在樁身任意深度處取一微分樁段(如圖1所示),由平衡條件可得樁土體系荷載傳遞的基本微分方程:

其求解取決于樁側及樁端荷載傳遞函數τ—S的形式。

圖1 樁土體系荷載傳遞
通過大量的室內、室外試驗可知,雙曲線型傳遞函數能較好的對樁土τ~S進行擬合,且擬合方法簡單、精度高,并可用相關系數來評價τ~S曲線的擬合效果,如圖2所示。

圖2 雙曲線函數模型
雙曲線型荷載傳遞函數表達式為:

超長鉆孔灌注樁樁端土的力學模型即可采用雙曲線函數,也可簡化為雙折線函數近似模擬其荷載傳遞性能。
樁端土承載力雙曲線型表達式:

樁端承載力雙折線型表達式:

基于雙曲線函數模型的荷載傳遞剛度法函數解是本研究提出的超長鉆孔灌注樁單樁承載力新計算體系,它使超長鉆孔灌注樁的設計、計算更加精細化,計算更符合實際情況。
圖3和4分別為樁土計算模型、簡化計算模型,若采用矩陣剛度法進行樁基結構計算,其基本方程為:


圖3 樁土計算模型

圖4 樁土簡化計算模型
超長鉆孔灌注樁樁頂受到一個樁頂力P,得到沉降量為S總:

在樁頂荷載作用下,第n段樁第i分段的樁側摩阻力τi可按雙曲線函數表示為:

樁端反力σR可表示為:

若-Si為樁側的樁土位移,設-Ki為樁側的樁土剪切剛度,則樁側摩阻力Ti及樁端反力可表示為:

第i分段的彈性壓縮量ΔSi為:

各段樁樁身壓縮量與樁土間相對位移有如下關系:

經推導可得:

式中:P為單樁樁頂軸向受力,kN;τi為第i段樁對應的樁側摩阻力,kPa;σR為樁端土承載力,kPa;u為樁的周長,m;A為樁底截面面積,m2;n為鉆孔樁總段數;li為各-土層的厚度,m;KnA為樁土總剛度(kN/mm);Ki為第i段樁樁與土的剪切剛度,kN/mm;Ki為第i段樁樁身豎向彈性剛K0為樁端處土的彈性抗壓剛度系數,kPa/mm。
通過引入的樁土剛度各參數及樁身荷載傳遞的剛度法函數解可對超長鉆孔灌注樁的界定長度及有效樁長進行判定、分析。
對大量樁土位移室外現場原位試驗及室內模型試驗數據進行分析表明,雙曲線函數能夠較好地擬合側摩阻力與樁土位移之間的關系,且擬合方法簡單,參數少,擬合精度高(見圖5~圖8)。室內各類土試驗及模型樁試驗數據擬合相關系數均在0.99以上,試樁實測各土層的擬合相關系數大于0.8的為98%以上。

圖5 室內試驗各類土的τ —S擬合曲線圖

圖6 模型樁樁土τ —S擬合曲線圖

圖7 原型試樁樁側摩阻力與樁土相對位移擬合曲線圖

圖8 原型試樁樁端土τ —S線圖
利用各原型試樁得到樁側樁端荷載傳遞函數后,對樁頂實測P—S曲線進行擬合,圖9和圖10為部分原位超長樁試樁擬合結果,從圖中可以看出用雙曲線傳遞函數能較好地對樁頂P—S曲線進行擬合,誤差較小。

圖9 錢江四橋實測與計算P—S曲線

圖10 錢江五橋實測與計算P—S曲線
筆者主要分析樁側土剪切模量、樁身混凝土模量、長徑比、樁長和樁徑等超長鉆孔灌注樁荷載傳遞性狀影響因素。圖11~圖15為部分不同參數下計算曲線。各參數對樁基承載性狀有不同程度的影響,設計時應選擇合適的長徑比,在盡量減少工程量的同時,達到設計要求的承載能力和樁頂容許位移的要求。

圖11 樁側土不同剪切模量下P—S曲線

圖12 不同長徑比單樁荷載P—S曲線

圖13 不同樁長單樁荷載P—S曲線

圖14 不同樁徑單樁荷載P—S曲線

圖15 不同樁身彈模單樁P—S曲線
本研究借助大型通用有限元軟件ANSYS對鉆孔灌注樁進行三維空間仿真分析,通過計算實例分別分析了樁長、樁徑、土體黏聚力c值、樁側土體剛度、樁端土體剛度對樁基承載性能的影響程度。圖16為計算模型示例,圖17~圖21為部分計算結果曲線。


圖16 計算模型示例圖片

圖17 不同樁長樁基Q—S曲線

圖18 不同樁徑樁基Q—S曲線

圖19 不同c值樁基Q—S曲線

圖20 樁側土不同剪切剛度樁基Q—S曲線

圖21 不同樁端土剛度樁基Q—S曲線
分析結論如下:
(1)極限承載力隨樁體長度的增加而加大,但對應的樁基沉降也隨之增大,所以不能一味的靠增加樁長來提高承載力;
(2)可以通過增大樁基樁徑來提高樁基極限承載力,但樁徑增大,工程材料用量也將增大;
(3)黏聚力c值對超長鉆孔灌注樁樁體豎向承載性能的影響不大;
(4)樁側土體剛度對樁基沉降影響較大,當樁側土體剪切剛度增加,樁基沉降就會減小,反之,樁基沉降就會增大;
(5)樁端土體剛度增加,超長鉆孔灌注豎向承載力增長不明顯,所以希望通過加大樁長,將樁端支承在很深的硬土層上以獲得高的端阻力的方法是很不經濟的,增加了工程造價但并不能提高很多的承載力。
[1] 吳鵬,龔維明,梁書亭.考慮深度效應的超長單樁荷載傳遞性狀的研究[J].巖土力學,2007(6):1265-1268.
[2] 鐘聞華,石名磊,劉松玉.超長樁荷載傳遞性狀研究[J].巖土力學,2005(2):307-310.
[3] 鄧友生,龔維明,李卓球.超長大直徑單樁荷載傳遞特性研究[J].公路,2007(4):73-76.
[4] 劉忠,唐漾,杜歡歡,等.基于荷載傳遞法的單樁沉降解析解[J].湘潭大學自然科學學報,2013(2):35-40.
[5] 曾友金,章為民.超長單樁的荷載傳遞分析[J].水利水運工程學報,2002(1):2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