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恩營,薛忠軍,樂興堃
(北京市道路工程質量監督站,北京 100076)
進行瀝青路面設計時,車道上各種車輛荷載的換算累計當量軸次是關鍵的設計計算指標,當有重載或超載時,其換算得到的當量軸載是標準軸載的幾何級倍數[1]。所以,超載對瀝青路面的破壞作用非常突出,由此造成路面早期損壞,路面使用性能衰減加快,影響了公路的服務能力,縮短了路面的使用壽命。
瀝青路面的設計使用壽命是指瀝青路面的疲勞壽命,與車道一定年限內的累計當量軸次相關。理想狀態下,在車輛荷載作用下的瀝青路面,接近使用壽命時才會出現各種嚴重病害,導致路面失去應有的使用性能。
超載車輛對路面的破壞作用主要體現在3個方面:路面彎沉值超限、應力大幅增加、累計當量軸次驟增,這些都會導致路面損壞的發生和發展[2]。
(1)當超載車輛的軸載較大時,路面彎沉值隨軸載的增加呈線性遞增,荷載產生的彎沉值大于設計彎沉值時,會對瀝青路面造成損傷。過大的路表變形必然造成過大的彎拉應力,使路面由內向外逐步發展疲勞開裂,出現路面裂縫、沉陷及坑槽等病害,導致瀝青路面過早被破壞。
(2)超重車輛荷載會引起路面結構內應力的大幅增加,使路面結構產生較大的彎拉變形、壓密變形及剪切變形,各種變形的綜合作用會加快路面的損壞過程,加劇破損程度,加快瀝青路面破壞。
(3)超載車輛會增加瀝青路面的疲勞破壞,導致路面使用壽命明顯縮短,瀝青路面提前破壞。
長期超載作用下的瀝青路面,其路面使用性能的衰減會以各種路面病害的形式表現出來,《公路技術狀況評定標準》(JTG H20—2007)用路面損壞狀況指數PCI表示路面病害的嚴重程度,PCI可以反映出超限荷載對路面的損壞程度。一般超載運輸越嚴重,路面破損程度越嚴重,路面損壞狀況指數越低[3]。
路面損壞狀況的發生發展受自然條件、施工質量、養護條件、車輛荷載、路用材料等多種因素的影響。為了研究超載對瀝青路面損壞的影響程度,可選取荷載條件不同、其他影響因素相近的路段進行觀測。本文以北京市某區的7條干線公路為研究對象,通過路面損壞狀況指數PCI的變化情況,說明超載對路面損壞狀況的影響。
所選7條干線公路均為二級路,采用半剛性基層,處在同一區域,自然和養護管理條件基本相同,其中的一條為超載運輸多發路線、其余6條無明顯超載運輸現象。利用自動化檢測設備對這7條公路的行車道進行檢測,近3年的檢測及評價結果如表1所示。

表1 北京市某區干線公路路面損壞狀況指數PCI匯總及變化情況表

表1 (續)
路況檢測結果表明,7條干線公路中除S04外,其余6條路況均較好,路面損壞狀況指數為優等以上的有5條,S07也接近優等,且近三年來路況水平一直處于穩定狀態,路面病害主要為普通路面裂縫及修補,養護管理部門通過采取灌縫等養護措施就能較好地保持路面狀況。
相對于其他6條公路,在養護、自然等條件接近的情況下,S04路況水平明顯較低,特別是在2013年,路面損壞狀況指數大幅下降,路面出現大量的龜裂和松散,部分路段甚至出現坑槽,這是由于S04為超載運輸多發路線,超載車的數量大、超載率高,對路面造成嚴重損壞。
圖1、圖2為7條公路上、下行方向2012~2013年度PCI變化量。從圖中可見,與其他路線相比,S04損壞狀況指數PCI的衰減量在上行和下行方向中,都是7條路線中最大的,下行方向甚至達到了-14.18,遠高于其他公路。說明在同等養護條件下,S04的路況衰減較其他路線明顯快很多,且下行方向明顯快于上行方向。

圖1 7條公路上行方向2012—2013年度路面損壞狀況指數PCI變化量

圖2 7條公路下行方向2012—2013年度路面損壞狀況指數PCI變化量
從2012年與2013年S04下行方向路面損壞狀況對比圖(圖3)可以看出,S04全線30km中,有23km發生了不同程度的衰減。其中,K11+000~K23+000路面損壞嚴重,主要為次差等級路段,損壞狀況指數PCI最低已達47,按照《公路養護技術規范》(JTG H10—2009),如果路面強度也已不滿足要求,則該路段必須采取大修措施[4],而該路段距上次大修僅過了3年多。由此可見,由于超載運輸嚴重,S04的路面大修年限大幅提前,使用壽命明顯縮短。

圖3 2012、2013年S04下行方向路面損壞狀況指數PCI對比圖
分析S04的路面損壞狀況衰減情況,顯示嚴重的超載運輸會導致瀝青路面病害不斷加劇,最終導致大修工程的提前,路面使用壽命的縮短。下面選取與S04情況接近的二級公路為例,通過計算超載條件下瀝青路面疲勞壽命,研究超載對瀝青路面使用壽命的影響。
依據《公路瀝青路面設計規范》(JTG D50—2006)進行路面設計時,按照每車道、每日平均大型客車及中型以上的各種貨車交通量,作為設計交通等級。計算交通等級時,應將各種不同類型軸載的作用次數換算為一種標準軸載(雙輪組單軸載100kN)的作用次數,換算公式為[1,5]:

從式(1)可以看出,當車輛軸載增加時,標準軸載作用次數不是按比例增加的,而是按4.35次方增加。因此,當汽車超載時,累計標準軸次顯著增加,對路面結構的損壞更為嚴重。
選取五種車型為計算標準車型,計算車型軸重參數及二級公路相關指標參數如表2所示,超載時的交通量中考慮20%的空載率(滿載及超載為80%),先由式(1)計算各種車型空載、滿載、超載10%、超載20%、超載50%、超載80%、超載100%時的換算系數;再分別計算不同車型的標準軸次和累計標準軸次,有載車中考慮50%的超載車數量,即滿載車占50%[6-7]。

表2 計算車型軸重參數及二級公路相關指標參數表

表3 各計算車型對應的換算系數表
累計當量軸次計算結果如表4所示。累計當量軸次計算公式為[1]:


表4 累計當量軸次計算結果
當滿載時,在設計壽命的12年中,二級路的累計當量軸次為5 455 000,而不同超載率對應的累計當量軸載均大于滿載時,說明當有超載車輛時,路面的實際使用壽命會隨著超載的嚴重程度而縮短。假定路面結構按滿載時的累計當量軸次進行設計,反算不同超載率時路面結構的實際使用壽命[6],計算結果見表5。

表5 不同超載率對應的計算實際使用年限
通過表5和圖4可以看出,對于超載率為50%的二級公路,當超載量在10%內時,對路面的使用壽命影響不大;超載量大于10%時,實際使用壽命減少幅度明顯加大;當超載量為50%時,路面的實際使用壽命為4.4年;當超載量達到100%時,實際使用壽僅為1.4年。

圖4 不同超載率對應的路面實際使用年限變化圖
(1)超載加劇了瀝青路面使用性能的衰減速度。在相同養護條件下,對比普通荷載和超限荷載作用下瀝青路面的損壞狀況,顯示超載對瀝青路面的使用性能影響較明顯,表現為超載多發路線路面損壞狀況指數衰減速度較非超載路線快,超載多發路線超載車集中的行車方向路面損壞狀況衰減快。計算表明,S04的路況衰減情況接近理論計算中超載率為50%,超載量為50%時,路面的實際使用壽命僅為3.66年,與實際已過大修時間相近。
(2)通過計算可知,超載運輸會導致瀝青路面性能迅速衰減,疲勞壽命大大縮短,當超載量達到100%時,路面的實際使用壽命僅有1.4年。
[1]JTG D50—2006,公路瀝青路面設計規范[S].
[2] 張衛兵.超載作用下瀝青路面設計方法及合理結構研究[D].重慶:重慶交通大學,2009.
[3]JTG H10—2009,公路技術狀況評定標準[S].
[4]JTG H10—2009,公路養護技術規范[S].
[5] 鄧學鈞.路基路面工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
[6] 張敏江,石巖,王新波.車輛超載對瀝青路面結構的影響分析[J].沈陽建筑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24(1):16-19.
[7] 張兵.車輛超載對瀝青路面使用性能的影響分析研究[D].哈爾濱:哈爾濱工程大學,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