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劍鋒
呼倫貝爾市海拉爾區健康街道
松山社區圍繞城鎮區域化黨建新要
求,通過“三個機制”,即“區域聯動”
機制構建聯合黨委責任平臺,“資源
共建”機制激活社區黨建工作發展動
力,“惠民服務”機制強化社區聯合黨
委服務社會職能,構建了區域聯動的
黨建工作新格局。
區域聯動,構建責任平臺。一是
組織聯建。打破行政級別和行業隸屬
限制,由街道黨委委員擔任社區聯合
黨委書記,成員單位黨組織負責人擔
任聯合黨委委員,成立5 個特色居民
黨小組和2個“兩新”組織黨小組。聯
合黨委通過每月一次的聯席會議討論
和決定社區建設與管理、發展與改革
等重大問題,領導和組織轄區單位黨
組織、黨員共同參與社區建設。二是機
制聯創。健全群眾困難聯手解決機制、
在職黨員“雙重管理”和社區“結對共
建”機制。堅持和完善“三會一課”制
度,定期召開組織生活會,廣泛開展談
心談話活動,豐富共建活動內容和組
織活動載體。三是體系聯搭。建立“社
區聯合黨委———社區黨支部———特
色黨小組”三級垂直管理體系,社區黨
建協調會、社區黨建聯席會、社區黨員
大會等長效運行體系。聯合黨委權利
整合下放,理順了區域化大黨建的運
行機制,有效整合了轄區內黨建資源,
實現了黨的組織核心化、資源利用最
大化、社區服務優質化。
資源共建,激活發展動力。一是
培育共建意識。“社區聯合黨委”引導
黨員群眾牢固樹立“駐在社區、關心
社區、建設社區”意識,積極開展“五
齊”活動(公益事業齊參與,社區衛生
齊治理,社區治安齊維護,弱勢群體
齊幫扶,社區發展齊謀劃),使“營造
文明和諧健康家園”成為大家的共同
信念。二是搭建共建基地。整合社區
內物資、人才、組織等各項服務資源,
實現資源優勢互補。社區服務中心的
圖書室、球場等硬件設施免費向社區
群眾和轄區單位開放;轄區機關、企
事業單位與社區黨支部共建黨員管
理、科普宣傳、再就業培訓、文體服務
等基地;社區為在職黨員提供扶貧幫
困助殘、民事糾紛調解等志愿服務崗
位。目前,已有100 余名在職黨員參
與社區建設和服務,社區黨建工作從
封閉式向區域開放式轉變。三是豐富
共建活動。依托文體服務中心,不斷
完善群眾科普宣傳、文體娛樂活動條
件,組建了金秋藝術團、秧歌隊、乒乓
球隊等文體活動團隊,經常性地開展
特色科普、文體活動。建立了全區首
個社區義工服務站、“候鳥兒童服務
站”、“社區媽媽扶助站”,并舉辦了社
區文化藝術節、在職黨員進社區義
診、老黨員紅色收藏展、轄區趣味運
動會等活動,形成有困難大家幫、有
資源大家享、有問題大家解、有活動
大家辦的新型社區氛圍,推動了和諧
社區建設。
惠民服務,強化服務職能。一是
扶貧助困服務。廣泛開展黨員干部聯
系群眾和走訪慰問活動,率先實施
“黨員干部服務群眾一線工作法”,深
入了解群眾意愿,暢通黨群溝通渠
道。二是思想教育服務。精心設計“聯
合黨課”、“社區講堂”、“認領公益”等
活動載體,針對社區服務、社區建設
和民生熱點集思廣益,通過向轄區單
位發放“致轄區居民的一封信”、“便
民服務一卡通”,設立“網上居委會”
便民服務群,舉辦“轄區榜樣、身邊好
人”推薦活動,落實社區黨組織便民、
惠民措施。三是惠及民生服務。動員
社區聯合黨委成員單位共同出資出
力,為居民抽水排污、改造路面、整修
路燈、綠化環境。聯合黨委還建立專
項“民生愛心基金”,接受捐贈物品
500 多件,現金2 萬余元,5 名黨委委
員與5個特困家庭結成幫扶對子,并
動員各界力量對社區的孤老病殘弱
勢群體進行幫扶和照顧,累計救助
100 多戶困難家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