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標確定課
師:同學們自由朗讀《沉郁頓挫的杜甫詩》專題四首詩。
(投影)
導師考核制下高中生語文“導——學”式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策略研究
——以教學《沉郁頓挫的杜甫詩》為例
師:今天我們的課題是“導師考核制下高中生語文“導——學”式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策略研究”,請大家找出這個題目的中心詞。
生1:導師考核、“導——學”、自主學習能力。
師:我們首先進行第一個環節,課前準備環節。
(投影)前期準備,課上考核:
1.每人準備好《高中語文課程標準》《語文考試大綱》,并篩選出關于詩歌教、學、考的要求,形成自己的學習目標;
2.每人準備一本《古漢語常用字字典》,逐字查詩的解釋并質疑;
3.查找“表現手法”“表達技巧”“誦讀方法”等術語概念;
4.熟讀四首詩。
師:第一項準備,準備《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和《語文考試大綱》,《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是老師教的根本。《語文考試大綱》是我們三年后將要參加的高考的命題的重要規范。兩樣都準備好的請示意。
(生舉起《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和《語文考試大綱》示意。)
師:全都有!好的。
師:我們齊讀四首詩。
(課代表起頭,大家齊讀課文。)
師:讀得不錯。下面我們來嘗試確定目標。
(投影)學生確定學習目標步驟:
1)查找《高中語文課程標準》中關于詩歌學習的要求;
2)查找《語文考試大綱》中關于詩歌考查的要求;
3)查找專題語等教材目標要求;
4)復習“意象法”知識;
5)學生形成自己的學習目標,包括必選目標和自選目標兩類。
師:我們確定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將有這五個步驟,這五個步驟幾乎是所有的語文課制定學習目標的步驟,稍加修改甚至可以成為別科制定學習目標的步驟,若從中吸取知己知彼策略可幫助制定人生目標等。我們先來完成第一步。
生2:“在閱讀鑒賞中,了解詩歌、散文、小說、戲劇等文學體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現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關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
師:請劃出其中的關鍵短語。
生2:表現手法,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
師:很好!“用于”兩個字十分重要,準確點明了背景材料的作用。
師:我把你找出的這些內容梳理了一下:
(投影)1)查找《高中語文課程標準》中關于詩歌學習的要求;
二、課程目標
感受·鑒賞目標:“努力提高對古詩文語言的感受力”
“了解詩歌、散文、小說、戲劇等文學體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現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關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誦讀古代詩詞和文言文,背誦一定數量的名篇”。
三、實施建議之教學建議
古代詩文的閱讀,應指導學生學會使用有關工具書,自行解決閱讀中的障礙。文言常識的教學要少而精,重在提高學生閱讀古詩文的能力。要求學生精讀一定數量的優秀古代散文和詩詞曲作品,教師應激發學生誦讀的興趣,培養學生誦讀的習慣。
師:關鍵短語主要有“表現手法”“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誦讀古代詩詞”“背誦名篇”“自行解決閱讀障礙”。
師:我們再看《語文考試大綱》。哪一部分提出了關于詩歌考查的要求?
生3:“考試的范圍和要求”中“古代詩文閱讀”部分全是。
師:我們一起來找出關鍵詞。
(投影)2)查找《語文考試說明》中關于詩歌考查的要求;
甲、必考內容(二)古代詩文閱讀 能閱讀淺易的古代詩文。
1.識記A 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 名句不限于教材內容。
2.理解B ①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
②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用法 常見文言虛詞:而、與、乃、其、所、為、焉、以、因、于、則、之、且、若、何
③理解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斷句、被動句、賓語前置、成分省略和詞類活用。
④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 以直譯為主,并保持語意通暢。注意原文用詞造句和表達方式的特點。
3.分析綜合C ①篩選文中的信息
②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
4.鑒賞評價D
①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注意傳統文化底蘊和表現手法。
②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
生4:默寫、實詞、虛詞、句式及用法、翻譯。
生5:篩選信息、歸納要點、概括中心、鑒賞形象、表達技巧、表現手法、思想內容、觀點態度等等。
師:我們把以上要求的關鍵詞分類會發現前面是知識積累。后面內容主要指向詩文的三塊核心要求,分別是“寫了什么”,“為什么寫”和“怎么寫的”,即“意”“象”“法”。
(投影)3)查找教材專題語;
韓愈說:“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杜甫是盛唐詩壇另一顆耀眼的巨星。他一生坎坷,卻憂國憂民。他的詩歌記錄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巨變,表達了崇高的仁愛精神和強烈的憂患意識,因而被稱為“詩史”。他集前代詩歌藝術之大成,形成了韻律完美、沉郁頓挫的獨特風格。被尊為“詩圣”的杜甫,為后世的詩歌藝術樹立了博大精深的光輝典范。
師:這些內容在教材的哪里?
生齊:教材第26頁。
師:“詩史”,記錄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巨變,崇高的仁愛精神和強烈的憂患意識。這段專題語其實是在提醒我們在重視“知識貯備”的同時,也不能忽視詩文背后的“生命的力量”。endprint
師:還有一段材料,也是來自于教材。
(投影)4)查找卷首語——致同學;
鑒賞唐詩宋詞,是探尋“美”的歷程。你可以鑒賞它的“形象美”——外在的形象,精神的形象,豐富的意象,多樣的意境;你可以欣賞它的“語言美”——豪放飄逸,沉郁頓挫,清空騷雅,密麗質實;也可以賞析它的“技巧美”——象征比興,渲染烘托,虛實結合,動靜相生……
師:“沉郁頓挫”是杜甫詩歌已有定論的風格特征,那我們可以通過本專題四首詩的學習更深入的理解“沉郁頓挫”的內涵,在閱讀中把主觀感受與作品的藝術境界統一起來,在審美享受中達到情感的共鳴和情操的陶冶,從而更深刻的理解杜甫詩歌的“美”的意境。
師:下面我們一起復習一下“意象法”知識。
(投影)5)復習“意象法”知識
意,即“為什么寫”,主體是“情”與“理”。
象,即“寫了什么”,大致分四類——物、景、人、事。
法,即“怎么寫的”,大致分四類,A類是表達方式,B類是表現手法,C類是修辭方法,D類是結構方法。
師:下面進入目標設定環節。大家根據以上提示確定自己學習《沉郁頓挫的杜甫詩》的目標。
(學生在活頁紙上寫自己的學習目標。)
師:下面以四人小組為單位,指定某生記錄,匯總認同率高的學習目標,推薦到課代表處。
(學生小組討論,某生記錄,提交課代表)
課代表匯總交老師投影:
(投影)
1)誦讀 讀準讀通,感受意境、形象,陶冶精神和審美愉悅;
2)使用工具書,自行解決閱讀中的障礙并積累(初步了解杜甫的生平事跡及其所生活的時代背景);
3)鑒賞詩歌的“象”(物、景、人、事);
4)鑒賞詩歌的“意”(思想和情感態度);
5)鑒賞詩歌的“法”(形成“沉郁頓挫”詩歌風格的表達技巧等);
6)背誦(《旅夜書懷》《詠懷古跡》《客至》),熟讀(《兵車行》);
7)自選目標。
師:這些是根據我們的課程標準、考試說明、教材、意象法等四大外部要求和自己需求,分五個步驟匯總出我們下節課學習《沉郁頓挫的杜甫詩》的目標。這節課就到這里。我們將帶著大家制定的學習目標,進入第二課時——《沉郁頓挫的杜甫詩》學習指導課。
(朱明慧 江蘇省丹陽市第五中學 2123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