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是情感的釋放,是愉悅的享受。當一篇作文完成,學生內(nèi)心應(yīng)充滿了幸福。而事實卻是:很多學生將作文當成了“頭痛”學科,要么落筆無言,文字蒼白;要么人云亦云,缺乏內(nèi)涵。作文成了升學考試的一種工具,背背范文,照貓畫虎,這樣的作文豈會生動吸引人?歸根結(jié)底,作文還是缺乏了“情感”二字。人類具備豐富的情感,學生之所以無感而發(fā),是由于缺乏適宜的引導與激發(fā)。
一、觸景生情,勾連回憶
觀察生活,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很多時候,生活潤澤了我們,而我們也在不知不覺中觀察了生活,只是不自知,未及細細品味,但那些美好的回憶、感受與感悟,卻深深地埋藏在腦海中,適時觸動,便會源源不斷地流淌出來。習作課堂上,教師費盡心力地創(chuàng)設(shè)情境,正是想幫助學生勾連起那些深埋的回憶,使情感迸發(fā)出來,匯于筆端,一氣呵成。
創(chuàng)設(shè)情境的方式多種多樣,依作文的不同類型而定。如寫景類習作,教師或播放景觀視頻,或直接組織學生去郊外觀賞景色,引導學生作好觀察筆記。筆記的記法不僅僅白描景觀,而是引導學生記下內(nèi)心感受,收集情感;并適時啟發(fā)學生回憶以往生活中遇到的類似景觀、景象,作以對比,以激發(fā)興趣,產(chǎn)生情感共鳴。當回到課堂進行習作練習時,這份“情感回憶錄”便成了重要的寫作素材。
在寫人類習作中,觀察的重要性尤為顯現(xiàn)。學生最熟悉的人是父母,每天朝夕相處,盡管學生不在意,但學生的言行舉止都帶有父母的印記,那是原生家庭永恒的烙印。教師可在課堂上引導學生模仿父母的習慣動作或語言。在模仿中學生體會到了父母的艱辛,對自己滿溢的愛,這些都是潛藏在記憶深處、卻常常被學生忽略的回憶,也是寫作中最具代表性的素材,是情感迸發(fā)的突破口。
二、推己及人,情感遷移
初中生的生活閱歷尚淺,寫作時常常感到文字蒼白無力,或心有千言、落筆淺淺兩行。特別在寫人類習作中,明明設(shè)計了很多人物的特征和故事情節(jié),可是文字的表述與想象全然不同,問題出在哪里呢?還是情感!缺少了情感的遷移。盡管習作中所寫都是學生熟悉的人,但“子非魚,安知魚之樂”的典故告訴我們,憑空揣測,不如親身體會來得真實。人類的情感具有一定的共通性,這是情感遷移塑造人物的重要范疇。“情感遷移”與憑空揣測人物性格相比,具有實在的感受,是推己及人,通過遷移的方式將“情感”移植到描寫的人物身上。
如學生用第三人稱口吻來塑造一位為子女甘愿奉獻、付出的母親,展現(xiàn)母親的光輝形象。在習作教學中,可啟發(fā)學生講述自己與母親的生活瑣事,尤以難忘的經(jīng)歷為主,詳談感受。進而啟發(fā)學生將文中的母親視作自己的母親,將自己與母親的經(jīng)歷遷移到塑造的人物身上,這樣落筆飽含了學生的親身體驗,感情真摯、情節(jié)真實,既便于學生構(gòu)思布局,又使得文章蘊含了豐富的情感。
再如學生寫一次難忘的經(jīng)歷,教師可組織學生進行有益的社會實踐活動,引導學生運用白描的手法,記錄下活動中的人、事,甚至對話,記錄下活動中的真實感受。先以座談會的形式引導學生各抒感受,再匯集起來,行成作文,自然情真意切。
三、熱點述評,言為心聲
情感的前提是興趣,興趣的前提是好奇。學生對什么感興趣,行文素材就偏向哪方面,學生對什么好奇,就拿什么來啟發(fā)引導。盡管初中生尚未正式涉足社會,但作為社會的一員,從父母、親友那里聽來的,從網(wǎng)絡(luò)、電視等多媒體渠道搜集來的熱點新聞,同樣是寫作的重要素材,也是正向引導學生情感釋放、品德培育的契機。
所謂“言為心聲”,語言是內(nèi)心情感的外化,是學生在表達看待問題的方法與角度時,表露出個人的品質(zhì)與情操。尤其議論文中,學生針對某一事件所發(fā)表的看法、邏輯思維,體現(xiàn)了學生的個人思考、處理問題的能力。但很多時候,生硬地將一道作文題放在學生面前,學生一時之間也很難搜集理解論點收集、論據(jù)。
教師可在課堂上組織一場討論,就某一時事熱點,如近期輿論熱議的“攙扶摔倒的老年人”這一事件,鼓勵學生暢所欲言,無關(guān)乎對錯,只要真實地表達內(nèi)心看法即可。教師將這些看法匯總羅列出來,不做好壞評價,由學生自主評價、篩選,哪些看法作為論據(jù),入選作文素材之中。學生在習作的過程中,認識到自身思想覺悟、見地與他人的差距,自主品評修正,吸納優(yōu)秀、摒棄不良,將自身認識、對事件的正確態(tài)度寫進作文中,也將個人情感融入到了文字之中。
心中有情,落筆才有情。心中有故事,文思才泉涌。在習作教學中,引導學生自我醞釀感情,控制感情的張弛,是提高寫作水平的重要手段。在習作課堂上,設(shè)置情境,勾連學生的回憶,以達到觸景生情的效果,是情感激發(fā)的第一步;進而啟發(fā)學生將自己的感受推己及人,換位思考,通過情感遷移手段豐富作文中人物的性格與情感。在引導選材方面,特別是議論文,由于中學生生活閱歷尚淺,可盡量選取學生關(guān)心的熱門話題,啟發(fā)學生暢談心聲,積累寫作素材。總之,通過感官刺激,激發(fā)學生的情感,使其做到融情入文,從而提高寫作水平。
(張喜平 甘肅省天水市張家川縣張棉中學 74150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