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模仿在作文教學中的作用及理論依據
模仿是學生寫作入門的捷徑,學生習作時能做到成功的模仿可為今后作文的自我創新奠定基礎。通過模仿,教師可有效實現對學生觀察、思維、聯想與想象等能力的提升,也只有如此,才能從根本上提高初中學生的寫作水平。
語文作文教學中模仿的運用,是有理論依據的,是經過長時期的歷史經驗總結出來的。首先,寫作教學中進行模仿教學符合學習遷移理論,模仿可以實現從閱讀到寫作的有效轉換,實現了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的影響。其次,模仿符合初中學生的寫作心理特點,初中學生雖不是初次接觸寫作,但他們對寫作仍存有畏懼心理,模仿是孩子們的天性,通過寫作模仿,可提高學生的寫作積極性,減輕其恐懼心理。第三,模仿符合因材施教理論,當今多數初中生甚至高中生都對寫作課持消極恐懼心態,從教師層面講,是因為未能有效做到因材施教。針對學生作文現狀,語文教師應該“以人為本,以學定教”,有計劃地組織學生進行各種方式的模仿寫作。久而久之,便能有效提高學生寫作水平,實現語文教學目標。
二、積累是模仿、寫作的基礎。
1.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積累寫作素材
“生活是藝術的源泉”,同時生活也是寫作的源泉。法國著名雕塑家羅丹曾說:生活中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這就要求教師及家長打破以往那種封閉式的教學觀念,以學生為主體,豐富學生的業余生活,讓學生真正“潛入”到生活當中,讓他們去感受身邊生活的樂趣。與此同時,語文教師對學生加以理論及經驗的指導,讓學生通過觀察、比較、及自身體驗去感悟生活。學生只有親自去嘗試公交車上給老弱人員讓座,才能真正體會到尊敬與感恩的含義;只有與家人出去野炊,才能了解到野炊的內容與樂趣;只有自己真正去社區、街道、廣場等做“小記者”訪問,才能鍛煉他們的自信與語言反應能力,等等。因此,語文教師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不能一味的讓學生去憑空想象與感悟,必須讓孩子們有時間有精力去融入生活,只有真正經歷了,才能有深刻的體會與感悟,才能在寫作時有話可說。
2.引導學生從閱讀中積累素材
豐富的生活經驗與感悟能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寫作故事與素材,在此基礎上,還需加強學生的閱讀積累。通過閱讀與背誦記憶,可有效豐富學生的詞匯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應幫助學生去“品讀”優秀范文,進而傳授給他們如何做到有效閱讀,提升寫作能力。比如《少年閏土》其中的一個片段,“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一句讓學生去思考其用語的準確性與藝術性。此時教師通過舉例:掛著國旗、掛著地圖,墻上吊著籃子、樹上吊著繩子等進行對比,若是“掛”換成“吊”其意境會怎樣。教師通過類似的指點與教授必定能提高學生對詞語的運用能力。在做好詞匯積累與記憶的基礎上,還應積極鼓勵并引導學生去品味、鑒賞文章。學生通過語言文字與情感經驗的積累,再去品味、鑒賞文章,這便自然而然地掌握了寫作技巧。
三、如何發揮模仿在作文教學中的作用
1.引導學生從仿寫詞語、語句、片斷一直到仿寫整篇。
(1)仿寫詞語。仿寫詞語,也就是仿照詞匯中某一個詞,更換其中部分語素組成新詞,仿詞可分為顏色仿造詞、反義仿造詞、近似仿造詞和數字仿造詞,比如由“黑榜”我們可想象到“紅榜”;“硬指標”、“軟指標”;“國格”可演繹想到“人格”等等。
(2)仿寫語句。仿寫句子表面看起來簡單、機械,但卻是最能鍛煉學生分析理解、概括、語言表達等語文素養能力,但這些能力與素養的養成絕非一日之功,需要學生長期的練習與培養,通過長期訓練與培養肯定對他們的寫作能力有很大幫助。比如平時教學與聯系中對比喻句、感嘆句等的模仿。
(3)仿寫片段。對于剛學習寫作的中學生而言,以段為單位進行訓練是進行寫作很好的突破口,段落是一篇文章的縮影,段落能寫好,整篇文章肯定也沒問題。
(4)仿寫整篇。幫助學生選擇并推薦內容充實、結構嚴謹、貼近生活的寫作模仿文本,尤其是同齡人的好文章。模仿整篇主要分為語言模仿與結構模仿,比如可以通過模仿學生熟悉的流行歌曲,模仿古典詩詞等。
2.充分發揮借鑒在模仿中的作用
(1)擬題借鑒法。所謂借鑒就是跟別的人或事相對照,以便取長補短或吸取教訓。作文題目新穎別致也是吸引眼球的一種方式,通過對歷史、名人名作或歌詞影視、名言警句等的借鑒,使得文章題目既有濃縮凝練的長處,又能把其詩情畫意、哲理韻味融入其中,簡單易學且易操作。比如借歌詞“我的未來不是夢”;借名人“新時代的焦裕祿”等等。
(2)借鑒多種文體寫作方法。文章的寫作方法有多種,文體的選擇決定了整篇文章的取向,借鑒多種文體寫作方法,可有效提高文章的新意與水平,比如,借鑒日記:以日記的形式敘述故事,表達主題;借鑒新聞:以新聞采訪的形式寫文章等等。
(3)借鑒優秀文章的寫作手法:借鑒文章立意、借鑒寫作材料、借鑒優美語言等。首先,借鑒文章立意:學生可在平時閱讀中多注意并積累一些名言警句或名人故事,取其文化精髓作為文章寫作主題。比如《白楊禮贊》一課,從中提取其人堅強、質樸、力求上進的精神,讓學生發揮聯想,聯系身邊人或事進行寫作。第二,借鑒寫作題材:通過平時的學習積累,在寫作過程中可鼓勵學生多借鑒一些名人名事點綴文章,比如司馬遷寫《史記》的事例,現代的徐本禹事跡等等。第三,借鑒優美語言:借鑒優美語句不僅僅是照搬照用,還可鼓勵學生進行創新等。
(4)創新是作文模仿與借鑒的最終目的。作文寫作過程中模仿與借鑒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實現創新,通過模仿他人詞語、文章,培養學生寫作的個性化和創新能力,進而讓學生寫出自己獨具創意的文章來。
(王興茂 甘肅省張掖市沙井鎮中心學校 73402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