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非一


“生二胎嗎?”春節過后,北京、上海等城市“單獨兩孩”政策落地,那些心心念念再生一個孩子的家庭終于等到了“春天”。不過,有一個現實卻讓人尷尬——就算政策允許、夫妻有意愿,一些夫妻卻很難實現自己的二孩夢。據統計,我國每8對育齡夫婦中就有1對面臨不孕不育的困擾。
據中國人口協會、國家計生委聯名發布的最新《中國不孕不育現狀調研報告》顯示,由于遺傳因素、工作壓力、環境污染等各種原因導致的不孕不育人數正在逐年增長,我國不孕不育患者人數超過4000萬,而且還在呈現出快速遞增的趨勢。生殖醫學專家認為,長期吸煙、酗酒、熬夜,工作壓力大、過度肥胖,過度減肥,多次人流,接觸輻射等,都是導致不孕不育高發的主要因素。
男女都有份
據臨床流行病學相關數據統計顯示,在我國目前不孕不育的患者中,單純女方因素約占40%,單純男方因素約占40%,男女雙方均有不孕不育病癥的約占10%,不明原因不孕不育的約占10%。
其中,女方原因主要表現為輸卵管不通暢、多囊卵巢或卵巢功能不好,人工流產后繼發的感染、慢性炎癥等。另外,生活不規律、過度熬夜,工作壓力大會加劇內分泌失調,加上臨床高發的多囊卵巢綜合征及卵巢早衰,所以,目前的不孕女性也在逐年增多。
而男方原因主要表現為無精、弱精,精子畸形率偏高。據杭州廣仁醫院不孕不育研究所名譽所長陳湫波教授介紹,在她的門診中,有很多家庭在發現丈夫精子有問題時,夫妻兩個都陷入死揪“少弱畸”的誤區中,不僅西藥、中藥一頓“胡吃海喝”,還到處求偏方,甚至找神婆“送子”,摸爬滾打了一段時間后,才想到來正規大醫院求治,才想到要夫妻同查同治。結果往往發現,或是女方輸卵管遠端梗阻且伴有大量積液,或是女方索性患有多囊卵巢綜合征,甚至閉經、根本不排卵。這些患者因為拖延太久,加大了醫療難度。
既然受孕要求生殖道必須通暢無阻,且子宮內環境適合受精卵著床、發育,婦科炎癥無疑是受孕的“攔路虎”,因為其很容易導致輸卵管的堵塞。一些患者感到奇怪,自己并沒有患過婦科炎癥,為什么還是出現了各種問題?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生殖醫學中心主任滕曉明教授推斷說,“這樣的情況很多,因為女性的耐受性相對很強,輕微的炎癥不一定有感覺。所以,對于女人來說,‘沒有明確感染史并不表示‘從來沒有感染過。只要感染過,就會存在輸卵管梗阻的可能。”
除了婦科炎癥,流產史也是輸卵管阻塞的重要誘發因素。據專家介紹,人工流產時,由于機械或藥物刺激,子宮平滑肌會強直性收縮,宮腔內容物也會進入輸卵管腔,滯留機化,很容易造成輸卵管堵塞。而且,如果人流造成了炎癥,也可使輸卵管堵塞。
“目前,多囊卵巢綜合征,已經成為排在輸卵管因素不孕之后,第二位常見的不孕癥原因。” 陳湫波教授介紹說,“多囊卵巢綜合征”的臨床主要表現是卵泡發育障礙,無法排卵。因為不排卵,所以即使合格的精子進入輸卵管,也找不到結合對象,最后自行消亡,當然不能受孕。
越擔心越沒有
除卻上述生理問題,心理因素在不孕不育中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對于大多數夫婦而言,不孕不育癥不僅僅是一種生理狀況,通常還會帶來強烈的情感上、人際關系上的負擔,不孕不育夫婦通常會有挫敗感,他們會被這些情感壓得透不過氣來,而女性往往受此影響更大。”海軍總醫院輔助生殖醫學中心身心醫學科主任醫師張蘭梅教授說,隨著現代社會生活節奏的快速化和生活、工作壓力的增加,很多女性都不同程度地患上了“懷孕焦慮癥”,即“越是想懷孕就越是懷不上”的一種身心現象。
相關研究也表明,婦女如果長期處于緊張焦慮和恐懼不安等不良心理狀態中,不僅會引起植物神經功能的紊亂,也會影響性激素的分泌,從而造成生殖功能失調。具體在臨床上可表現為無排卵性月經、月經稀少、排卵稀少、閉經以及功能性子宮出血,還可引起輸卵管痙攣、宮頸黏液黏稠,不利于精子穿透等。研究還發現,有相當比例的神經官能癥婦女,會有不同程度的月經紊亂癥狀出現,這些都大大降低了正常的受孕率。而育齡男性如果精神過身緊張,也可引起陽痿、早泄、不射精等變化,進而導致不孕不育癥。
張蘭梅教授指出,人的感情作用對生理功能的發揮有著重要的影響,樂觀開朗的精神狀態有利于各種生理功能的發揮,也包括生殖功能的發揮。“有的不孕不育夫婦在治療多年無效的情況下,抱養了一個孩子,不久卻又意外懷孕。這主要就是因為抱養孩子之后,精神不再焦慮,心理壓力消除了。”
因此,不孕不育夫妻的心理調節也格外重要。張蘭梅教授建議,最簡單的辦法是不斷地去說服自己、學會放松,或者和老人、同伴多進行交流,減輕心理上的壓力,甚至可以和丈夫徹底拋開一切,去風景秀麗的地方旅游十天半月,放松緊繃的神經,調節調節內分泌。
環境是個因素
“國內外的多項研究均已證明,食品污染、空氣污染、工作壓力大、生活不規律等社會、環境、自然因素,使得現代男性精子數量下降、運動能力降低和畸形率升高,從而大大降低了男性的生育能力。”上海市計劃生育研究所研究員周維謹從事生殖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研究多年,在他看來,男性不育,其實還帶有一定的“職業”特征。比如精子怕高溫,如果局部溫度升高,就易降低精子活力,所以如司機、廚師、電焊工的不育癥發病率尤其高,生育能力偏低。還有一部分經常接觸有毒有害物質的職業,如理發師、高磁場工作者,都可能因為工作影響到其生育能力。再就是一些不良的生活方式,如嗜煙、喝酒或經常泡澡、泡溫泉、洗桑拿等等,對精子質量、活力、畸形率的影響也很大。
業內一位專家還特別指出,我國不孕不育的預防工作目前做得還不夠,整個社會缺少應有的性教育體系,生殖健康保障水平嚴重滯后,也是導致當前不孕不育高發的又一大原因。“早期性教育幾乎是空白,到青春期性萌動、性發育了,還沒人告訴孩子們性是怎么回事、意外懷孕該怎么辦?所以,年輕人們只能遮遮掩掩,也不知如何保護自己,結果導致過早地發生性行為、頻繁地人工流產等一系列問題,如果再處理不當,也會成為不孕不育的‘苗子。”無疑,性知識的普遍缺乏,已經成為當前影響生殖健康的關鍵因素。
盡管不孕不育的發生率逐年走高,但據周維謹研究員介紹,不孕不育其實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可以預防,甚至可以完全避免出現的。專家認為,除了避免過度晚婚晚育外,輔助手段就是要積極調整生活方式,規律飲食、正常起居。首先,男女都應該避免體重不足或超重,因為肥胖會影響男性精子的數量和活力,也可能導致女性月經異常。其次,要心情開朗,減少精神緊張,避免過度勞累。特別是高齡育齡人群或結婚數年不孕不育的夫妻心情更加緊張,從而干擾了神經內分泌功能,反而增加了不孕不育的幾率。
此外,要減少手術,重視第一胎孕育。有些不孕不育患者曾因診刮、人流或子宮頸息肉摘除等手術,引起月經不調或宮腔粘連等,這些病癥均會影響生育。周維謹研究員同時強調,不少夫妻結婚后忙于打拼事業,一再推遲生育時間,身體透支勞損,甚至出現閉經等早衰癥狀,最終錯過了最佳孕育期,是非常遺憾的。
黑診所猖獗
伴隨著“不孕不育潮”的來臨,很多夫婦無奈地加入了求醫的行列,雖然醫學上輔助生育的技術水平不斷提高,但是要想成功懷孕也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有的不人僅精神上受到折磨,經濟上也付出沉重代價。
筆者了解到,不止是一些二三線的小城市黑診所肆虐,即使是北上廣等一線大都市,雖然已經杜絕黑診所,但目前治療不孕不育的醫療市場仍然是十分混亂的,一些醫院通過低價格、打保票、虛假宣傳等手段拉攏病人,最后無疑使得患者的求醫路更為坎坷,也同時增加了他們的身心創傷。
滕曉明教授對此特別建議,患者最好還是到國家衛計委批準的生殖醫學中心或是三甲綜合醫院生殖門診以及婦產科、婦幼保健等專科醫院選擇就醫。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