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第軼
盡管時間才過了兩個月,但已經感覺到今年形勢之復雜可能會再次超出市場的預期。這不僅包括國內的,也包括世界的;不僅包括經濟層面,還包括政治和社會層面;不僅直接對資本市場產生影響,也會對資本市場產生影響。套用流行語來說,當面臨主權需要其他國家的保護才能保障時,我們對和平發展有了新的認識。當鮮活的生命倒下時,我們對穩定是發展和改革的前提有了更深的理解。內憂外患倒逼改革,內憂外患更需要穩定,因此必須站在更高的角度,來分析經濟形勢和改革的破局。
當前來看,國企仍然是中國經濟最主要的組成部分和增長動力。國企改革對于兼顧深化改革和穩定增長的改革目標最為重要,在諸多改革中的確定性也最大?!皟蓵笔菄蟾母镞M程的關鍵時點,混合所有制模式成為新的熱點議題,標志著國企改革進程已進入“深水區”。
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邵寧日前表示,經過國有企業之前的改革后,目前國企總體分為公益性國企和競爭性國企兩種類型。前者既包括具有一定的資源壟斷或者政策許可,但同時也要提供公共服務、履行社會保障職能的企業,還包括涉及國計民生的戰略性企業。對于大型和特大型國有企業而言,改造成為整體上市的公眾公司,讓國有企業徹底實現多元化。
此外,國企改革主題機會將引發傳統行業的估值重構,近期市場風險偏好的進一步上升,使得風險特征正逐步向傳統行業滲透擴散。業內認為,對傳統行業成長性的發掘是投資的關鍵,這些也將成為最具彈性和爆發力的品種。國企改革帶來的制度紅利和企業經營的改善,能夠引發傳統行業的估值重構,是發掘傳統行業成長性的重要標桿。
國企改革主題行情的投資邏輯主線集中體現在以下兩大方面:國企集團上市公司平臺價值的再發現;國企經營從“做大”轉為“做強”,對相關公司帶來的估值提升。對于前者,國資集團和國企上市公司之間相互關系的重構,將成為本輪國企改革主題投資的重要主線。在專業化重組、市場化運營的前提下,將盈利和成長性良好的資產單獨上市或注入上市公司,同時剝離上市公司旗下非主營的其他業務,將對公司市值的提升和融資功能的發揮形成積極影響。以此通過上市公司專業化的溢價,實現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對于后者,國企改革對傳統國企“做強”的推動,將主要體現在推動條件成熟的行業領先企業向戰略新興行業轉型,鼓勵國有企業積極“走出去”,加快培育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國有跨國公司。
如果靜止的看,我們現在面臨許多問題,產能過剩、債務風險、地產困局、影子銀行等都是問題,但如果放在國家一直所堅持的“在守住底線的基礎上推進轉型”的思路上看,這一切可能又不是太大的問題。細想來說,混合所有制的加速推進、中誠信違約風險的平穩解決、發改委對于允許城投債借新還舊的表態、新年以來資金的超預期寬松,以及可能的新的地方政府融資方式的引入,可能都不是偶然的,而是解決這些盤根錯節的系統性風險的一環。未來肯定還會充滿各種變數,還有很多預料到的和沒有預料到的沖擊,但在改革的推進下,結果可能不會像靜態分析那么過分悲觀。也許更應該做的是分析數據背后的邏輯,在動蕩中尋找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