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油能源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術分公司
油田服務企業區域市場一體化建設
袁麗娜 高照立 鐘崢中海油能源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術分公司
某海油企業作為一家專業服務公司,通過加強市場區域化建設,推進產業一體化發展,實現了從以往的生產推銷型向以市場為導向、以滿足顧客需求的營銷方式轉變。該公司區域市場建設的具體做法包括市場結構調整、組織機構保障、生產作業專業化、區域市場建設的流程轉變。自公司推行“大市場”和區域化管理以來,區域公司的窗口與協調作用已經基本建立并發揮了較好的作用。
油田企業;市場區域化;產業一體化
某海油公司作為一家專業服務公司,通過加強市場區域化建設,推進產業一體化發展,實現了從以往的生產推銷型向以市場為導向、以滿足顧客需求的營銷方式轉變。該公司正逐步由過去單一的、分散的業務向產業一體化發展為目標、不斷擴大經營深度和廣度的轉變,由專業公司的授權式管理方式向市場區域化、技術專業化、服務一體化三者形成合力的網絡運營方式轉變。以此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能源技術服務產業,實現“走出去”的發展戰略。
2005年以來,按照上級公司發展的總體部署,該公司完成了組織機構的重組和調整。結合公司產業特點、現狀,公司按照專業劃分,整合南北兩地資源,成立了7家直屬專業分公司,將市場開發工作下放到基層生產服務單位,充分發揮了基層單位專(兼)職人員對市場的敏銳感知和對技術的了解,從而形成由點到線、反應迅速的市場開發和商務管理模式,也稱為“授權式”經營管理模式。在“十一五”期間,該公司采取“授權式”經營管理模式,充分發揮專業公司的主動性和快捷的反應速度,始終堅持“技術引領市場,創新驅動發展”的管理理念,為實施“加強市場區域化建設推進產業一體化發展”的措施奠定了基礎。
“十一五”末期,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全球油公司經營業績下滑,投資大幅減少;國際市場專業服務公司單項技術競爭日趨激烈;總公司內部也出現了個別業務上的沖突;經營環境發生了較大變化。“十一五”是該公司求生存的五年,經營模式走的是專業化道路,但是專業化認識只局限于業務層面。市場局限于本業務市場,經營管理處于業績導向階段,技術處于積累階段,還沒有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支撐外部市場研發、作業服務及管理架構和體系。管理上相對粗放,管理重心靠下,統籌資源的能力亟待提升,向精細化轉變的要求愈來愈迫切。
在上級公司提高產業度和“三分離、三統一”的管理原則要求下,個性化績效考核指標更加側重于經營質量、產業未來發展、能力建設、國際化和外部市場的考量[1]。加快發展方式的轉變成為改革發展各項工作的主線。加強市場營銷的系統化管理、全面構建“大市場”管理格局、實施“走出去”發展戰略成為了該公司跨越發展的大趨勢和必然選擇。
2.1 市場結構調整
(1)建立適應國際化發展的“三統一,三分離”運營模式,實現市場銷售區域化、科技研發一體化、生產作業服務專業化的產業組織格局,努力提高發展質量和發展效率[2]。
(2)在海上油田中,落實渤海、湛江、深圳和上海四大區域的市場區域化管理,輻射中下游市場和陸地市場,適時考慮陸地油田市場的區域化管理布局。
(3)穩步推進南美、非洲、東南亞、中東等國際市場的開拓,籌劃設立運營法人實體,前期以項目服務為主,適時籌建本地化的產業基地。
(4)中下游市場延伸拓展,圍繞中海油煉化產業“兩洲一灣”布局,以惠州石化區為核心,以工業水處理、煉化助劑為重點,培育催化劑產品和防腐技術服務能力,實現產業快速發展和規模化增長。
2.2 組織機構保障
2010年該公司實施內部資源整合,成立了工程研究院,這是提高產業集中度、加快公司國際化發展的首要舉措。在科技研發一體化方面,繼續完善了研究院的組織架構,組建形成了7個研究所、4個實驗研究中心、1個信息研究中心,擁有了31個研究室、73個項目隊。隨著鉆采院的成立,各業務板塊職能發生重大轉變,技術的專業化必然要求市場及支持的區域化。在此情況下,該公司提出了區域市場建設計劃,開啟了構建“大市場”管理格局的動力車。
借鑒上海分公司的經驗,做實南海分公司,成立深圳分公司和印尼分公司,以及國際公司運行和渤海總部虛擬的區域化運作,該公司“三分離、三統一”的經營模式初步形成,兩級市場管理和營銷模式基本建立,專業市場管理和區域市場開發進一步理順,海外市場“走出去”的工作力度今后將進一步加大,“大市場”管理格局基本形成。
2.3 生產作業專業化
在生產作業專業化方面,進一步優化形成3個作業公司、20個作業服務中心、2個化工生產中心和3個作業支持基地,劃分成立了84支作業隊伍和103個作業班組。
2.4 區域市場建設的流程轉變
2009年公司初步建立了一套較為完善的市場管理體系,梳理了區域公司和專業公司的工作分工,明確了市場管理工作的重要節點和流程。2011年,市場管理體系全面納入公司的內控管理體系范疇,滿足了能源發展“一管到底”的基本要求,同時也進一步規范了區域公司和專業公司的協作分工,為區域市場建設建立了體系保障。圖1顯示了區域市場建設的流程轉變。

圖1 流程轉變示意
(1)做實南海分公司。2010年5月,南海分公司全面實施和強化湛江地區的市場區域化管理職能,開拓了區域新市場和海外市場,提升了公司的品牌效應和知名度。2011年,南海西部地區全年產值突破3.9億元,較2010年增長30%。
(2)形成高效有序的管理機制。有效統籌區域市場規劃、市場開發、商務管理和客戶關系管理,建立高效的市場快速響應和信息溝通反饋機制;組織協調公司范圍內的技術服務力量,完成市場銷售和技術服務項目。
(3)區域市場建設為一體化發展提供了保障。海渤海油田作為公司產業在區域的推進者,體現了公司的產業在區域的發展壯大,為穩健開拓當地市場提供了組織支撐。
(4)繼往開來再上區域產業發展新臺階。南海分公司圍繞區域市場“一體化服務”開展中長期營銷工作,建立起滿足客戶需求的快速反應督辦協調機制,穩固了老市場,開發占領了深水技術服務及外部新市場。
(5)整合研究力量推動油藏技術一體化服務。油藏技術服務產業是貼近油公司的技術服務產業,區域公司同時以專業公司鉆采院實驗中心、地質油藏研究所為主要力量,以地球物理研究所、信息研究中心為輔,聯合開拓油藏技術研究服務項目,取得了可喜的業績。
(6)實施“整體籌劃,獨立運營,重點突破”的開發策略,海外區域拓展初見成效。目前,公司海外市場格局基本形成,劃分為中東、美洲、非洲、東南亞四大板塊。印尼公司的成功注冊,伊朗、迪拜、烏干達、安哥拉、巴西、委內瑞拉等國均已駐點,此外還開拓了非中海油的外部市場。
自公司推行“大市場”和區域化管理以來,區域公司的窗口與協調作用已經基本建立并發揮了較好的作用。從產業發展來看,區域公司對公司產業的推動作用在戰略層面上基本建立起來;區域公司和專業公司形成的良性互動與促進作用,為產業發展提供默契,使協調發展更加步調一致。市場營銷網絡的建設過程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是一項系統工程,目前區域市場的建設只是公司管理轉型的第一步,該公司將繼續深化落實市場區域化、技術專業化、服務一體化管理模式轉型,加強海外市場戰略布局,推進公司國際化發展。
[1]馮連勇,鄧玉輝,牛燕.世界大型油田服務公司發展趨勢分析及對中國公司的建議[J].石油大學學報,2005,21(4):1-5.
[2]鐘崢.石油企業管理知識讀本[M].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2014.
(欄目主持 楊軍)
10.3969/j.issn.1006-6896.2014.7.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