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劍青,劉鵬飛,張巧芬
(1.延安大學醫學院,陜西 延安 716000;2.延安大學附屬醫院,陜西 延安 716000;3.延安市寶塔小學,陜西 延安 716000)
健康評估是從基礎護理課程轉入臨床護理課程的橋梁課程,然而在健康評估的教學實踐中,由于其具有覆蓋面廣、內容繁多、實踐性強及各章節缺乏連貫性等特點,所以護生掌握起來比較困難,加之現代護理教育理念旨在培養具有積極的專業態度、高層次認知技能、良好的人際溝通能力及合作與組織能力的護理人才[1],因此,在我院2008級本科護理班健康評估課程教學中嘗試采用案例與情景教學法。通過角色扮演等手段,把要求學生掌握的知識點、操作技巧巧妙地融入教學過程中,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現將具體的實施方法及效果介紹如下。
選擇我院2008級54名本科護生為實驗組,2007級53名本科護生為對照組,年齡21~23歲,均為全國普招生。兩組護生在年齡、性別、已學課程平均成績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兩組護生在授課教師、使用教材、教學大綱、教學時數及教學進度方面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
1.2.1 教學方法(1)實驗組采用案例與情景教學法相結合的方法進行教學,引入典型的案例,進行情景模擬和角色扮演。現以“臨床常見癥狀問診——疼痛”的護理評估為例:①案例編寫。課前教師根據教學目標的要求,精選典型的腦膜炎(頭痛)、大葉性肺炎(胸痛)、消化性潰瘍(腹痛)患者各1例,由病例引出本次課程的主要學習目標:疼痛患者的常見病因、臨床表現、問診要點及相關護理診斷。將實驗組護生隨機分為3組,教師于課前1周把3個病例分別布置給3組護生,要求護生在預習時認真閱讀教材,鼓勵護生利用多種資源查閱資料,進行病例分析和討論。②情景設計與角色扮演。根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進行情景設計,包括標準化患者、患者家屬、護士、護理單元等的準備。課堂上讓護生分別扮演不同的角色,利用問診技巧,盡量囊括本節所有學習要點,最后教師進行總結,歸納本節課的重難點,使知識系統化。(2)對照組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以講授為主,由教師制訂詳細的教學計劃,結合“臨床常見癥狀問診——疼痛”課程標準的要求,在明確教學目標的前提下,講述重難點內容。
1.2.2 評價方法(1)理論考核成績:課程結束后統一命題,對實驗組和對照組護生進行基礎理論考核,由授課教師閱卷,比較兩組成績。(2)案例與情景教學法的評價問卷:課程結束后對實驗組護生發放自制調查問卷,了解護生對案例與情景教學法的效果評價。調查問卷統一發放,當場回收,共發出問卷54份,回收有效問卷54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100%。
1.2.3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 15.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均采用(±s)表示,兩樣本比較采用t 檢驗。
表1 實驗組護生對案例與情景教學法的效果評價[n(%),人]
實驗組(85.26±5.32)分,對照組(73.22±6.74)分,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3.154,P<0.01)。研究結果顯示,情景教學法與案例教學法相結合在健康評估教學中的應用效果顯著優于傳統教學法。
健康評估是護理程序的第一步,健康評估課程的學習效果直接影響后續護理專業課程的學習。然而,健康評估課程概念多、數據多、醫療術語多且知識點之間缺乏關聯性,學習難度較大。為了能夠調動護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護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我們將案例與情景教學法引入健康評估課程教學中。案例與情景教學法是在教師的指導下,根據教學目標,通過引入典型案例,組織護生查閱、思考、分析、討論和交流,并有目的地創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及教學導向的生動具體的場景,加深護生對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教給護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并使護生的心理機能得到發展的教學方法[2]。
采用案例與情景教學法進行健康評估課程教學,教師通過引入典型的案例,讓護生分組進行角色扮演,使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形象化、趣味化,以吸引護生的注意力,從而激發護生的學習興趣[3]。本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有94.44%的護生認為該教學法能提高學習興趣,促進自主學習。
案例與情景教學法是以護生為中心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互動式教學方法,它使護生在預習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將理論與臨床病例有機結合,并將理論應用于實踐,提高了護生問診的技巧,使護生全面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理論知識[4],并將理論知識綜合運用于模擬護理工作中,提高了護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5]。研究結果顯示,87.04%的實驗組護生認為該教學法有利于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與應用;實驗組護生的理論成績明顯高于對照組(P<0.01);83.33%的實驗組護生認為該教學法有利于提高實踐技能及解決問題的能力,與胡小芳[6]的研究結果相似,提示此教學法將是培養現代護理人才的有效方法之一。
在案例與情景教學法中,每位護生努力達到的目標是一致的,通過護生之間的交流與討論等合作互動過程,共同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一起實現學習目標,從而共享探索成就、體驗協作快樂,培養了護生的團隊合作精神[7]。本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有90.74%的護生認為該教學法有利于提高社會交往與溝通能力,有85.19%的護生認為有利于培養團隊合作精神。
案例與情景教學法讓護生直接接觸臨床案例,縮短了教學與臨床的距離,有助于護生臨床思維和技能的培養[8],也促進了護生對護理專業角色的適應。護生帶著問題去查閱大量的資料,利用圖書館、網絡等資源搜集信息,對信息進行過濾、篩選、整理、歸納和總結,提高了文獻檢索與資源利用能力。本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有81.48%的護生認為該教學法有利于培養創造性思維和臨床思維能力,有74.07%的護生認為該教學法有利于提高文獻檢索與資源利用能力。
[1]Gaberson K B,Oermann M H.Clinical teaching strategies in nursing[M].New York:Springer Publishing Company,2010.
[2]孫水英,黃學英,董翠紅,等.情境教學法在老年護理技術教學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0,24(11):3091-3092.
[3]許慧紅,金玉筑.情景教學在基礎護理教學中的應用[J].護士進修雜志,2009,24(14):1301-1302.
[4]鐘碧橙.案例與情景模擬聯合教學法在臨床護理教學中的效果研究[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0,7(4):86-88.
[5]肖梅,張海平,王海燕. PBL 教學模式在臨床護理教學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07,13(7):90-91.
[6]胡小芳.案例教學法在護理程序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全科護理,2010(19):1775-1776.
[7]楊曉明,李勝玲.小組合作性學習對護理本科生綜合能力培養的探討[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0(2):122-123.
[8]葉志香.PBL 教學法在外科護理教學中的應用[J].全科護理,2010,8(7):1773-1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