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陳惠仁把企業應對結構性下行的舉措劃分為三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是加大力度。該層次涉及企業各方面工作,如強化管理,降低成本,狠抓質量,搶占市場等。該層次是企業普遍采取的舉措,是企業應對市場危機的本能反應。
第二個層次是改變“打法”。我國機床產業競爭力弱的一個主要體現是產品質量不可靠,為此某企業建立“質量責任追溯機制”,使產品在用戶使用中暴露出的所有問題最后總能在企業內部某個環節找到原因,從而追溯到責任者。該層次涉及更深層次,涉及管理或工藝創新。
第三個層次是企業重新進行戰略定位,或叫優勢重建。在新的市場環境下,企業要重新梳理自己的戰略定位,即企業究竟要為哪些市場服務?怎樣在鎖定的市場中建立自身獨特優勢?企業不再戰略趨同,不再一味“做大做強”,不再一味追求“包打天下”,而是在特定領域建立起自身獨到優勢,走市場專業化道路。而事實上,如果不做市場專業化的思考和調整,國內機床工具企業很難進入航空航天、汽車發動機、集成電路等一些高端細分市場。
陳惠仁強調,在機床工具企業轉型升級過程中,這三個層次的努力都在發揮積極效應,而第三個層次的努力則尤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