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好農廣校事業最為需要的是一個好的帶頭人。有的地方條件基本相同,但農廣校工作大不一樣。為什么有的農廣校就辦得好,工作十分到位,而有的農廣校辦得就死氣沉沉、毫無聲色呢?事在人為。我認為干好農廣校事業,關鍵在帶頭人,只有一位好的校長才能帶出一支好的隊伍,才能辦出一所好的學校,才能推動事業向前發展。農廣校隊伍中,校長能力水平參差不齊,最關鍵的是對待工作的態度不同。為了激勵大家干好工作,一方面要建立校長激勵機制,對干得好的、工作成績突出的進行獎勵,讓那些銳意改革、開拓進取、想干事、會干事、干成事的優秀校長脫穎而出,得到大家的尊重和推崇。另一方面,也要建立校長約束機制。在這方面基層農廣校創造了很多好經驗,如承德市農廣校校長就認真抓縣校校長的管理,將每位校長的工作表現都及時向主管部門反映,做得好的予以表揚,做得不好的建議給予警告,甚至撤職換人,以督促縣校的工作。今后,對干得好的要宣傳;對有實際困難的,要呼吁爭取獲得支持;對工作缺乏干勁、不在狀態、業績平平的,建議進行誡勉或調離。通過獎功罰過、獎優罰劣,在體系上下營造出一種真抓實干、你爭我趕、勇創一流的工作氛圍。
干好農廣校事業最不能缺的是一股拼搏向上的勁頭。農廣教育事業本身是一項艱苦的事業、特殊的事業,需要有持久的工作熱情和拼搏精神。“銅頭、鐵嘴、橡皮肚子、飛毛腿”這些在艱苦創業時期形成的農廣精神在今天仍然適用,基層校校長要繼承這種拼搏進取的農廣精神,以飽滿的熱情和奮發有為的精神去對待各項工作,對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不回避、不推諉、不懈怠,主動想辦法、找對策,敢于攻堅克難。當前,農廣校面臨著難得的發展機遇,但更是嚴峻的挑戰,必須要有一股拼搏的勁頭,充滿激情地投入,持之以恒地追求,扎扎實實地工作,才能抓住機遇、順勢發展。
干好農廣校事業最可寶貴的是一種務實的作風。農民教育培訓和農廣校工作必須認認真真、踏踏實實才能干出成效,想得實,做得實,才能得到各方和廣大農民的認可。這就要求基層農廣校校長不能有急功近利的思想和浮躁的習氣,絕不能空喊口號、只做樣子,要認真研究產業發展和農民的實際需求,要在農民方便的時間和地點,以農民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教育培訓,使農民聽得懂、學得會、用得上。對定下來的事情要雷厲風行,抓緊實施,部署了的工作要督促檢查、一抓到底,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李 丁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