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冰倩

到倫敦以來,一直帶著旅者的好奇心,時時刻刻去發現這個繁華大都市帶給我的驚喜。在這里,倫敦的,是世界的;中國的,也是世界的。
到倫敦以來,一直帶著旅者的好奇心,時時刻刻去發現這個繁華大都市帶給我的驚喜。
大倫敦
我就讀的倫敦大學國王學院的地理位置非常優越,可以說占據了倫敦中心城區寸土寸金的黃金地段。Strand和Waterloo兩大校區于泰晤士河畔遙遙相望,每每十分鐘步行過滑鐵盧大橋,我還是會對著河邊的倫敦眼和大本鐘感慨,我目之所及的風光旖旎,是真真切切的倫敦。
倫敦,是我每日透過窗子看見的四角天空,是我走出宿舍大門和保安們說的“How are you”,是地鐵里各種膚色各種裝扮各種語言的人來人往,是調皮可愛的小鴿子三三兩兩地在馬路上閑庭信步,是大本鐘鐘聲敲響時的厚重與神圣,是牛津街攝政街邦德街各色商店的琳瑯滿目,是歌劇戲劇演唱會裝點的不夜城……
在倫敦,你感慨英國國旗紅白藍的簡單配色竟然可以變化出如此紛繁的藝術感;在倫敦,乘坐巴士的時候你總是喜歡坐在二層的窗邊,巴望著窗外不一樣的風景;在倫敦,每每經過古典的紅色電話亭,你總是想停下腳步給遠方的牽掛帶去一份問候;在倫敦,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讓麻瓜們也幻想通過九又四分之三站臺去霍格沃茲旅行;在倫敦,金融城鱗次櫛比的高樓和川流不息的人群牽動的是世界經濟的脈搏……倫敦這個名詞早已不再陌生,而我總能在我熟悉的生活中,發現新的驚嘆,大倫敦,還有更多的精彩等著我去探尋,去體驗。
中國味兒
到倫敦之后,我們這些東方面孔并沒有感覺格格不入,大概這就是倫敦這個大都市的包容。在這里,倫敦的,是世界的;中國的,也是世界的。
在靠近市中心的唐人街,黑頭發黃皮膚的我們似乎找到了心底的歸屬感。耳邊流淌的普通話和粵語是你熟悉的簡單對白;街道兩旁店面招牌盡是你不用翻譯就可以了然的文字;櫥窗里熱騰騰的包子饅頭蒸餃讓你垂涎三尺;就連超市里的“老干媽”都是你熟悉的味道。所有的親切感,讓你仿佛忘記了你在“倫敦”。唯有看價格時,心里默默乘以10的習慣,提醒你,倫敦畢竟是倫敦,包子在這里是一磅三,不是你熟悉的一塊三。
在倫敦,你看見那么多那么多的中國人,你忽然冒出一個想法,你很想試試,只說中文,可不可以在這個古老而又現代的西方大都市生活下去。運氣好的時候,小便利店的印度服務員會熱情地用蹩腳的中文和你說“你好”、“再見”;在地鐵站,與你擦肩而過的,也可能是林宥嘉、蔡依林、蕭敬騰、梁靜茹等等明星的演唱會的廣告牌;如若馬路上不小心碰撞了陌生人,也許你脫口而出的“對不起”,換來的是東方面孔的微微一笑和你熟悉的“沒關系”……中國人,中國味兒,東方元素讓這個城市更多元,賦予了倫敦一抹神秘的東方色彩。
且歌且行
也許正因為不同文化的沖擊和融合,增添了倫敦的魅力。所有小資的,動感的,嚴謹的,青春的,沉穩的,靈動的,恬靜的都是倫敦;所有歐洲的,美國的,中國的,日本的,印度的,中東的,非洲的都是倫敦。所以,你很難用文字完整地描繪倫敦的樣子,她千姿百態、婀娜多姿,她風度翩翩,特立獨行。這樣的倫敦真是令人著迷。
我想,你也會和我一樣,習慣這里,愛上這里,因為這里,是倫敦。